总论2013教学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00140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论2013教学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总论2013教学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总论2013教学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总论2013教学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总论2013教学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论2013教学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2013教学版.(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青岛市市立医院 消化内二科 辛永宁,传染病学,2,2个问题,1988年春上海甲肝大流行,甲肝感染者超过35万人,死亡31人。谁知道罪魁祸首是什么? 2003年,非典时期,从内蒙古疫区来了一个发热的病人,如果你是接诊的患者,你检查完患者,发现患者没有肺炎等表现,你该怎么做?,3,一首诗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这首诗是谁作的?小虫这里指什么,4,5,6,2003年4月30日,地坛医院一病区。几位医生不顾有创气管手术最易受感染的威胁,正紧张地抢救一名非典重症患者。,7,Why

2、to learn lemology? 它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某些老的传染病或消灭,如:天花、人间鼠疫 新生儿破伤风等;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质 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但某些老的传染病却变得 突出,如:结核病等。 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E-mail: ,8,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如80年代初发现了世纪瘟疫“艾滋病”,病死率高达90以上,1996年在美国由空调设备污染而引起的军团菌肺炎爆发,此外,埃波拉病毒、拉沙病毒、以及“ 疯牛病”、禽流感在人间流行,SARS的流行,更引起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 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如血吸虫病、淋病、梅毒,9,第一章 总论

3、,七 节: 感染与免疫 发病机制 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体征 诊断 治疗 预防,三个概念: 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的基础学科,10,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定义: 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定义: 指由病原体感染 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 染性感染性疾病。,第一个重点,11,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感

4、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者才称为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12,传染病学(Lemology),传染病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个学 科, 其重点在于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止结合的目的。,目的:掌握传染病的基本规律和与传染病作斗争的方法,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传染病学 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13,传染病学与其它学科存在密切有机联系,个体水平-临床医学;,微观水平-基础医学;,群体水平-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基础 学科,其它临床学科,流行

5、病学,14,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1个概念:感染 1个表现: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2个作用: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感染过程免疫应答的作用,15,感染(infection):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与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一、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 and immunity),*病原体 (pathogen)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 *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无临床表现的感染)为主。,第二个重点,16,二、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5种表现):,特点: 表现主要取决于

6、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 5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17,病原体被,清除,(一)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中和,18,(二)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无轻免疫病理损伤 临床无任何症状、体征、生化变化 免疫学检查可发现 转归 病原被清除:获巩固/部分免疫力 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19,(三)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 (clinical infection),引起免疫应答/变态

7、反应:组织病理损伤。 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改变明显。 少数传染病(麻疹)大多感染者表现为显性感染。 转归:病原被清除:稳固的免疫力(麻疹、伤寒); 不牢固,再受感染发病(菌痢,阿米巴痢疾等) 病原携带(小部分),20,(四)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带病毒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 带菌者 带虫者 按携带病原体时间分 急性携带者(三个月以下) 慢性携带者(三个月以上) 按发生显性/隐性感染之后分 恢复期携带者(显性感染后) 健康携带者(隐性感染后),21,(五) 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

8、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常见的有 :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疟疾)和结核杆菌等感染。,22,一般来讲 隐性感染最常见, 病原携带状态次之, 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后者一旦出现易于识别,感染过程的表现(五种) 重要!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显性感染(overt i

9、nfection)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三个重点,23,病原体,病原体被清除,感染建立,隐性感染 (无症状),亚临床感染 (有症状,但轻微,难发现),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不是传染源,重要传染源,死亡,痊愈,携带者,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人体,24,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致病能力(pathogenecity),侵袭力(invasiveness) 毒力 (virulence) 数量(quantity)

10、变异性(variability),25,毒素: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组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合物,可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病原体的致病力,-毒力=毒素+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数量,invasiveness,virulence,quantity,variability,侵袭力,毒力,变异性,第四个重点,26,(一)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扩散的能力 侵入形式: 直

11、接侵入人体(钩端螺旋体、钩虫丝状蚴) 经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志贺杆菌、结核杆菌) 病毒性病原体常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内 侵袭力较弱的病原体,需经伤口进入人体(破伤风杆菌、狂犬病病毒),27,(二)毒力: 内毒素(G-杆菌的脂多糖) 外毒素(白喉、破伤风、霍乱弧菌) 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 侵袭能力(痢疾杆菌) 溶组织能力(阿米巴),毒 素,毒力因子,28,(三)数量: 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数量与致病力成正比 不同传染病中,病原体数量与致病力差别很大 (四)变异性: 致病力减弱: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如卡介苗; 3个特点 致病力增强: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如肺鼠疫; 免疫逃逸:病原体

12、的抗原变异,如流行性感冒 病毒、丙肝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2个特性,如:伤寒10万个菌体才致病,而细菌性痢疾仅需10个细菌就致病,29,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熟悉) 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 免疫应答 应答; 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30,机体的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机械屏障作用,体液因子,吞噬作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外屏障: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存在于各种组织,其中中性粒细胞最为重要,这些细胞内含大量溶酶体,可杀灭被吞噬的病原体.,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

13、菌酶, 备解素(properdin),血管活性肽和各种细胞因子(如TNF)等都可起清除病原体作用,31,(一)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1、天然屏障: 皮肤、黏膜、分泌物、各种屏障(血脑/胎盘) 2、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系统 非特异性吞噬系统 清除体液中颗粒状病原体 3、体液因子: 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IL、-IFN、TNF等),32,(二)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 3个特点 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主动) 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33,A 细胞免疫: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起作用 (针对细胞内

14、寄生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感染) CD4亚群 CD4+细胞识别表达HLA- II类抗原细胞 CD8亚群 CD8+细胞识别表达HLA- I类抗原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细胞,34,T细胞被激活后介导3大功能: 辅助和促进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 CD4+细胞完成 抑制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 CD8+细胞完成 杀伤靶细胞 CD8+细胞完成 CD4+ 和CD8+细胞的功能可相互重叠,35,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又称无标记细胞或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亚群。 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Fc段的受体 能介导 依赖抗体的细胞毒细胞(ADCC) 天然杀伤(NK)细胞作用(免疫监督)。 淋巴因子活化杀伤(LAK)细

15、胞 可在体外或体内产生高水平IL-2而发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36,B 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免疫球蛋白)起作用 (针对细胞外寄生的微生物) 按化学结构分:IgG、IgM、IgA、IgE、IgD 按感染过程出现的顺序: IgM 首先出现 IgG 恢复期出现 抗毒素 抗菌性抗体 按作用分为 中和(病毒)抗体 调理素,37,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三个内容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38,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组织损伤的机制(三种),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急性期),体温升高,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39,1、入侵门户: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痢疾/霍乱-经口 破 伤 风-伤口 2、机体内定位:每种传染病都各自有其规律性。 与病原体的组织亲和性有关。 3、排出途径:是病人/携带者/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 重要因素。 单一途径:痢疾只经粪便排泄 多个途径:脊髓灰质炎病毒经粪便/飞沫排泄 虫媒叮咬/输血:疟疾、丙肝等。,3个阶段,一、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即疾病的发展阶段性,40,1、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