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68299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及术语(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外科学 范围、命名及术语,2,教学内容,【教学目的】 了解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分类方法和病名含义。 【教学内容】 中医外科的范围和特点,中医外科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性质、范围 、大小、传染性等来命名的举例,中医外科疾病的分类释义。 【教学重点】 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中医外科疾病的分类释义。,3,一、中医外科的范围,中医外科的范围是包括疾病生于人的体表,能够用肉眼可以直接诊察到的,有局部症状可凭的,如痈、疽、疖、疔、发、流注、流痰、瘰疬、乳房病、瘿瘤、岩、皮肤病、肛肠病、虫兽咬伤、水火烫伤、眼、耳、鼻、咽喉(包括舌、唇、齿)等。,4,二、中医外科疾病命名,中医

2、外科疾病命名从含义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是依据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5,命名依据 疾病举例 以部位命名 如颈痈、背疽、手发背。 以穴位命名 如人中疔、委中毒。 以脏腑命名 如肠痈、肺痈。 以病因命名 如冻疮、水火烫伤、破伤风、 漆疮。 以症状命名 如红丝疔、麻风、乳头破碎。,6,命名依据 疾病举例 以形态命名 如岩、蛇头疔、鹅掌风。 以颜色命名 如白癜风、丹毒。 以疾病特性命名 如烂疔、流注。 以范围大小命名 如小的为疖,大的为痈, 更大的为发。 以传染性命名 如疫疔。,7,三、分类释义总纲类,疡 有时也称外疡,是一切外

3、科疾病的总称,外科称疡科,外科医生称为疡医。 疮疡 广义的说,是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的说,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8,痈 分内痈、外痈。外痈指生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热痛,范围6-9cm,少数初起皮色不变;内痈指生于脏腑的脓肿,如肝痈、肺痈、肠痈。 有头疽 初起有粟米状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破后,状如蜂窝,范围常超过9cm以上,甚至大逾30cm。,9,发 其病变范围较痈大。红肿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3-5日皮肤湿烂,变成色黑腐溃,或中软

4、不溃。 疖 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局部红肿热痛,突起根浅,肿势限局,范围多在3cm左右,易脓,易溃,出脓即愈。 疔 凡发病在颜面、手等部位,病势急剧,易迅速蔓散,可造成损筋伤骨,或引起走黄危险的就称为疔。,10,无头疽 发于骨骼及关节间,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是一种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流注 流注是由他处病灶的毒邪,随血流扩散到肌肉深部,停留而发生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并有此处未愈而他处又起,容易走窜的特点。 丹毒 是皮肤突然变赤,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突发局部焮红肿胀,迅速向四周蔓延,或间有大小不等水疱,有时一面消退,一面发展。发于头面部的

5、称抱头火丹;发于腰胯部的称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的俗称流火。,11,走黄 疔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化脓性感染。颜面部疔疮合并走黄者多见。 内陷 凡生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于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而引起的全身化脓性感染,称为内陷。 瘰疬 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称瘰疬。是阴证,属淋巴结核,发生在颈侧、腋下、乳房、腹股沟等部位。,12,流痰 好发于骨关节间的疾病。西医称骨关节结核,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流脓清稀,有败絮样(干酪样)物质,不易愈合,多损筋骨。 疫疔 其疮形为中黑凹陷,形成脐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与一般疔疮不同,多见于畜牧业或皮毛制革工作者等。 烂疔 最易腐烂,其

6、势更急,可危及生命,与一般疔疮不同,西医称为气性坏疽。,13,膁疮 发生在小腿下1/3踝骨上10cm的内外臁处的慢性溃疡,日久难敛,易复发。西医称为下肢慢性溃疡。 结核 泛指一切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是一种症状,不是病名, 除了急性化脓性疾患引起的臖核、慢性淋巴结炎引起的痰核外,还包括皮下囊肿及小的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14,疮 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腐烂的疾病统称为疮。 疳 凡粘膜部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液不多的称为疳。 斑 皮肤的色素改变称为斑,斑乃有色点而无头粒。 疹 浮小而有头粒,凡皮肤间起发丘疹,如痱子、痤疮等皆为丘疹性疾患。,15,陪 皮肤上的汗疹称。 痘 皮肤上起小水疱

7、,内含浆液性的疾患称痘。 癣 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的皮肤病统称为癣。 疥 一是指有传染性,皮损为丘疹的皮肤病称为疥,二是全身性剧痒的皮肤病。 疣 皮肤上良性赘生物。,16,痔 痔有峙突的意思,凡肛门和耳、鼻孔窍等处,有小肉突起者,都可称为痔。发病以肛门部多见,故归属在肛门病类。 漏 凡溃疡疮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好像滴漏一样,故名为漏。病理改变一为瘘管,二为窦道。 肛裂 指肛管内深及全层皮肤的棱形裂口。 肛痈 肛门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即西医所称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脱肛 指直肠粘膜或直肠壁的全层脱出。,17,瘿 瘿如缨络之状而得名,病变多发于颈部结喉正中之处,分气瘿、肉瘿、血瘿、筋瘿、

8、石瘿等五瘿。 瘤 凡瘀血、浊气、痰滞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因其聚而成形结成块物者称为瘤。分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脂瘤等六瘤。 岩 凡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状似岩突,破溃后疮口中间凹陷很深,形如岩穴,故名岩。,18,失荣 为颈部的恶性肿瘤。病的后期,面容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枝枯皮焦而命名。即西医称颈部淋巴结继发或原发恶性肿瘤。 翻花疮 为皮肤肿瘤,病损部位破后不愈合,胬肉突出疮口外翻,似花蕊,头大根小,伤后流血不止。即西医所称的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及良性乳头状瘤。 锁肛痔 为肛门部的恶性肿瘤,凡直肠内赘生物堵塞肛道,引起肛门狭窄,犹如块物锁住肛门者,称锁肛痔。,19,风 多与风邪有关,多数为起病较急,发病较快的急性疾患。 毒 因病种庞杂,不能代表某一种性质的疾病。一时不能定出确切的病名,也常用毒来取名。 痰 大多发于皮里膜外,肿硬似馒,皮色不变,按之有囊性感,将溃皮色转为暗红,溃后,或出粘液,或脓中夹有败絮样物质等表现,相当于西医的结核性疾病,腺体性囊肿性疾病。,20,1. 中医外科的范围应如何确定? 2. 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依据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3. 简述疮疡类疾病的释义。 4. 中医外科皮肤病、肿瘤病各包括哪些疾病,分别具体说明。 5. 风、毒、痰的特点是什么?有何临床表现?,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