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64841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2章第3课时通.(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答案】 c b a e d,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血糖调节 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 和 葡萄糖;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 。 胰高血糖素:促进 分解,并促进一些 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提取,利用,储存,降低,肝糖元,非糖物质,升高,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

2、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后持续发挥作用() 【提示】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 3激素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细胞() 4激素对细胞的代谢起催化作用() 【提示】 激素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2水盐平衡调节 (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产生渴感。 (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 作用于 ,使其重吸收水 减少。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判断改错) (1)内分泌腺都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提示】 有些内分泌腺间接受神经调节。 (2)激素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提示】 神经调节为主。,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尿量,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虽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 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是酶。 【答案】 B,2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糖含量升高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 B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血糖的分解 C在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调节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解析

4、】 在血糖浓度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可抑制肝糖原分解并促进血糖的分解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答案】 C,3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解析】 人在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的情况下,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胰高血糖素会增多维持血糖稳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维持渗透压的稳态。 【答案】 C,4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5、),A是指促甲状腺激素 B是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是指甲状腺激素 D作用于下丘脑促进的分泌,作用于垂体前叶抑制的分泌 【解析】 本题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考查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实现反馈调节。 【答案】 C,5正误判断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T5C)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提示】 肾上腺素等激素都通过血液运输。 (2)(2011天津高考T3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3)(2011海南高考T7D)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

6、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提示】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4)(2012南通模拟T10 C)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受体,没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提示】 两种受体都有。,6下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结构的化学成分是:_。 (2)如果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_;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表示的激素是_;当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叫_。,(3)如果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使促进细胞进行的生理反应有_。 (4)型糖尿病病人

7、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分析型糖尿病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 【解析】 (1)结构与细胞膜的识别有关,化学成分是糖蛋白。(2)是信息分子,如果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其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如果表示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3)如果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4)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血糖浓度较高。,【答案】 (1)蛋白质(或糖蛋白) (2)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3)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加速葡

8、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写出任意两项即可) (4)胰岛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受体发生改变),各种激素之间的联系: 1激素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 如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反馈调节,性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间的反馈调节。 2协同关系 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再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以作用于新陈代谢,共同使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促进产热等。 3拮抗关系 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1(2010海南高考)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经系统兴奋性

9、提高、体温下降 【解析】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耗氧量增大。甲状腺激素还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大鼠为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体温不会有下降或上升。 【答案】 C,2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内填相应字母),(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 在激素调节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的两种激素是 _和 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和垂体分泌的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机制。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和_过程,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

10、解析】 (1)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图中a、b、c、d激素分别是:性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在受到寒冷刺激的激素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使细胞的代谢增强,机体的产热增多,故两者是协同作用。(2)当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以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多,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

11、升高。 【答案】 (1)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d甲状腺激素 b 肾上腺素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3)c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1)神经间接调节即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内分泌腺(胰岛A、B细胞及肾上腺)分泌激素,再通过激素控制血糖浓度。 (2)激素直接调节。,2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是增加产热的有效途径。 (3)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

12、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3水盐调节的过程,下丘脑中有调节水平衡的中枢,也有感受外液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还是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效应器。 4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1)图示如下,(2)下丘脑功能总结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 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 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

13、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3(2012岳阳模拟)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项是( ) A参与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 B感受渗透压变化 C合成抗利尿激素 D分泌促胰岛素释放激素 【解析】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没有促胰岛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 【答案】 D,4(2011南通模拟)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请据图回答:,(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时,激素A释放量增加,该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_。 (2)正常人饥饿时,血液中_(填字母)激素含量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_(途径)使血糖浓度发生改变。 (3)受到寒

14、冷刺激时,激素B、E、F中分泌量首先增加的是_,F的增多对B、E分泌的影响是_。 (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激素D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预期血液中激素D的含量_。,【解析】 根据图解过程判断AF表示的激素分别为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正常人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平衡。胰岛B细胞破坏后,血糖浓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 【答案】 (1)升高 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2)D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3)B 抑制 (4)减少,考向一 血糖平衡及调节,1血糖平衡及调节是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重要内容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次考到且多为非选择题,如2011年上海高考T4,2010年福建高考T4、广东高考T27、江苏高考T31、天津高考T8。 2对本内容的考查结合图解或实验考查识图和实验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高考的方向。,1(2012株州模拟)糖尿病是由于血糖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可分为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其中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