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35254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_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目标导航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分析促使毛泽东发生伟大转变的原因。 2.概括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突出贡献,认识毛泽东与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了解毛泽东在建立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做出的贡献,分析毛泽东晚年出现错误的原因。 4.总结毛泽东一生的主要活动,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一、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

2、国革命 1.求学经历 (1)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近代科学知识。 (2)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2.思想变化:由信仰改良主义到信仰 。 3.投身革命:1920年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马克思主义,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1.领导工农运动 (1)中共一大结束以后,回湖南建立地方党组织并开展工人运动。 (2)从1925年起,认识到 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并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2.开创革命道路 (1)提出理论: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秋收起义后提出“ ”理论,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 (2)革

3、命实践: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建立 革命根据地。 (3)发表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归纳总结,思维点拨,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1925年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历史认识,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战略转移 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 (1)内容:取消了 错误领导人的最高军

4、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影响:在会后不久,成立了由 、周恩来和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在其领导下,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第五次,“左”倾,毛泽东,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问题、矛盾与分歧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毛泽东事实上成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四、建立新中国 1.领导抗日战争的胜利 (1)实践上 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 。 领导八路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取得了 、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 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成为抗

5、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平型关战役,(2)理论上: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完备的 。 (3)思想上延安整风运动 内容: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 和党八股。 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民主主义理论,宗派主义,2.领导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背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赴重庆谈判。 结果:宣传了中共的主张,签订了 。 (2)解放战争:用三年多时间,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政权。,双十协定,3.建立新中国 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6、受尽外国欺凌的、 的历史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重点精讲,思维点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地总结和概括,展示了他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理论水平;其中,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为什么说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整风运动彻底清算了党内“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统一了认识。 (2)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 (3)整风运动使全党统一在以毛泽东为中心的正确领导下。,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

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背景: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 (2)过程 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大改造:在农村,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了 的发展道路;在城市,通过 的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1956年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入_ 社会。,集体经济,和平赎买,社会主义,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正确探索 经济上:1956年春,发表 的讲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政治上: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 的问题重要讲话,指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2)

8、失误 1958年,不顾客观规律,发动了“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 晚年发动的“ ”,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论十大关系,人民内部矛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3.评价毛泽东 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他的历史功绩相比,所犯错误是第二位的。,思维点拨,易错提醒,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论十大关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成

9、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知识图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史料一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情形下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内部的不统一和充满着各种矛盾,由于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主题一 毛泽东对

1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贡献,史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史料解读 (1)史料一分析了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大,指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指出反革命阵营内部充满矛盾,指明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从而论证了中国革命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当时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

11、的第二次结合应该是。,答案,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核心观点,归纳毛泽东持上述观点的理由。,答案 观点: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理由: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大,农村中敌人的力量弱小;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反革命营垒内部矛盾重重;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答案,(2)史料二中“第二次结合”具体指什么?探索初期毛泽东有哪些著名论著?,答案 具体指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论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史论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1)萌芽: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

12、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初步形成:在土地革命中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成熟: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成熟地掌握了三大法定,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重大发展: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又写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著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特别是创造性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史料一,主题二 全面评价毛泽东,图

13、一 图二 图三,史料二 不妨重复地说,他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名著所体现的方法论对我影响极深。尽管有些同志对他的著作作了教条主义的理论,或者不谅解他晚年某些影响深远的错误,我仍然深信他那“实事求是”、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好就一切皆好,绝对好”的形式主义学风的观点的正确性。 王朝闻我印象中的毛泽东,史料解读 (1)史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是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开国大典。由此可知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及毛泽东的重大历史举措。 (2)史料二中的是把毛泽东思想教条化;否定毛泽东;说明了作者对毛泽东主张的评价。,答案,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三幅图

14、片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有哪些对中国革命产生过重大历史影响的举措?,答案 图一是井冈山会师;图二是进行长征;图三是开国大典。 图一: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图二:遵义会议上重新取得军事指挥权,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图三: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依据史料二分析,现实中对待毛泽东出现了哪两个极端?作者主张如何评价毛泽东?,答案,答案 两个极端:把毛泽东思想教条化或是借毛泽东晚年错误否定毛泽东。 主张:实事求是、两点论、重点论评价毛泽东。,史论总结 全面评价毛泽

15、东 (1)历史贡献: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局限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特别是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3)总评: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主要是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 A.领导阶级和主力军问题 B.领导阶级和革命进程问题 C.对象和动力问题 D.对象和道路问题,1,2,3,4,答案,解析,1,2,3,4,解析 在国民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