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348440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建瓯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分) (1)水何澹澹,_ _。(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王湾次北固山下 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 ,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

2、固山下是律诗。B.曹操是我国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龟虽寿短歌行等。C.背影骆驼祥子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是他的作品。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wn转的曲子,时而pi徊在碧绿的菜畦,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经过时光的洗礼,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1)写出加点字正确的拼音。菜畦( ) 酝酿(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wn( )转 pi ( )

3、 徊 (3)画线句子有语病,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二、阅读(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4分)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句中“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这首曲用极其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D这首曲的题目是“秋思”,“秋思”的意思是“对秋天的思考”。5、这首曲寓情于景,用九种景物表达诗人怎样的

4、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0 分)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 (4)入门不顾(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B.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5、信;C.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D.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友人惭,下车引之。 9、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0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

6、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10、文中“盼望着,盼望着”连用,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2分) 11、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三幅动

7、人画面,它们依次是“ ”、“春花”、“ ”。(2分)12、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中“赶趟儿”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3、作者在写春风时,通过人的哪几种感觉来写的?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10分)我们是一家人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

8、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

9、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

10、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

11、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4、“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2分)(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2) (3)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15、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1)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从人物描写角度) (2)“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句中加点的“悄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16、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选一个方面,结合文章具体分析。(2分) 17、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亮点,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2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6分)材料一:【新闻现场】本报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