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331936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28(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闽江学院思政部,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速写,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

2、要任务 1949-1952:主要矛盾是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问题。 1953-1956: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二,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第三,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第四,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

3、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党内形成了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用15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先建设、后改造”;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再“一举过渡”。 1952年,民

4、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原来的设想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12月,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

5、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路线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建设和改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

6、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一,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1952年,工业生产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生产水平仍然很低,工农业总产值仅827亿元,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8%,钢产量仅135万吨,棉布每人平均仅约9米,至于汽车、飞机、拖拉机、机车车辆、重型和精密机械工业,以及国防工业,则完全没有。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的遏制和经济上的封锁,特别是美国与我们实际上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不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不仅无法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广大劳动人

7、民不能摆脱贫困状态,而且也无法巩固人民政权、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2.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同时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第一,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资本比重小,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第三,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以及私营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之间

8、,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加上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的内容。“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9、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在实践中,作为“两翼”的改造,越来越走在了工业化这个“主体”的前面。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小脚女人”的批判,直接导致了改造过程中“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等急于求成的偏差。,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何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党和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社会

10、主义改造的原则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来实现的。,具有中国改造道路的理论基础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剥夺 “剥夺者”,使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人民的财产,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条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无偿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 列宁曾设想通过国

11、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的反抗,使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和平赎买 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中获取一部分利润。,和平赎买的必要性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第一

12、,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第二,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第三,我国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四,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实行统购统销,割断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村的联系。,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是一种对工人和社会主义国家有利的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13、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第一步,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定息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开始决定付息7年,后来又延长3年,共计10年。 定息和“四马分肥”中的股息红利两项合计大约32.5亿元。,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

14、导、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改造中,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失误和偏差 “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失误和偏差的原因 在指导思想上: 急于求成,不够谨慎。 在工作方法上: 简单划一,工作过粗。,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产生失误和偏差的原因 在认识上: 第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

15、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第二,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 第三,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尽管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

16、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有人提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问题,对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