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331902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必备知识回顾】 读山区(甲)与平原(乙)聚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聚落: (1)概念:人类从事_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 _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 施。 (2)类型:按性质和规模不同分为_和_。,生产生活,房屋建筑,乡村,城市,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平原,团聚型,分散,3.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开阔,大,地形,河流,【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1】(2018芜湖模拟)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2、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1)、(2)题。,(1)图示信息显示 ( )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2)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 )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 【尝试作答】(1) ,(2)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东南,正南,西南,C,A

3、,【解题技法】 影响聚落形成因素的分析方法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具体影响表解如下:,【高考模拟精练】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2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生物,2.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 )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 便于搬迁和居住 A. B. C. D.,【解析】1选A,2选B。第1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史前居民点布局在河流沿岸较高处,说明聚落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2题,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不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3、4题。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27,3.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4.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

5、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 A. B. C. D.,【解析】3选C,4选B。第3题,地断裂抬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地断裂下沉,但不位于黄河干流上;地断裂下沉,由黄河干流泥沙冲积而形成;地断裂抬升,以侵蚀作用为主。第4题,由题干可知,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处土层较厚,且地势较高,是最理想的场所。,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

6、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6.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解析】5选C,6选A。第5题,读图可知,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低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 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 2和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第6题,塔里木盆 地海拔在8001 300米,黄土高原海拔多在1 000 m以 上,江南丘陵海拔多在200600 m,局部山地较高,三

7、江,平原应在200 m之下。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地村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 250 m以上,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故应是黄土高原。,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必备知识回顾】 读交通线选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_、气候、_等。 (2)社会经济因素:_、资源、_、工农业生 产水平、_等。,地形,水文,人口,城镇分布,科学技术,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网状,较少,“之”,字形,较,多,【知识链接】 山区交通方式首选公路的原因 山地修建交通线路的成本高、难度大,而建造公路的成本低、技术难度小,且公路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机动灵活。,【

8、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2】(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地形起伏,地质结构,【尝试作答】(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

9、(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解题技法】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方法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要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内容: (1)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如典例2中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的分析。,(2)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尽量少占耕地等。,【高考模拟精练】 (2014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28,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

10、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解析】1选D,2选B,3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1 000米等高线修筑,沿线地形相对平坦。第2题,交通线的建设应多穿过城市及居民点,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而该铁路的修建距离图中城市较远,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受水源的制约明显,图示区域的城镇多分布于绿洲

11、地区,而受交通线的布局影响较小。,4.(2018富阳模拟)图中之所以修建“之”字形公路,主要是该地 ( ),A.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 B.经济落后,修路技术差 C.景色优美,旅游景点多 D.人口密集,聚落较分散,【解析】选A。本题以某地区的道路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修建“之”字形公路判断,该地地处山区,“之”字形公路可以减缓山区道路坡度。,【加固训练】 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该岛主要的地形是 (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的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虚线处是鞍部 B.

12、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解析】(1)选B,(2)选D。第(1)题,由图可知,图示国家为日本。日本是岛屿国家,而且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所以铁路分布在沿海地区。第(2)题,甲乙之间位于岛屿内部,地形应是较崎岖的山地,所以铁路没有沿直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两地间等高线密集,地形复杂,工程量较大。,(金榜原创)下图所示为我国台湾省基隆河附近地图,据此,完成问题。,(1)简述该区域聚落分布特点,说明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2)分析图中甲处房屋建筑相对密集的自然原因。 (3)分析图中铁路线平直延伸的原因。,【素养链接】,【尝试作答】(1)多分布于平原地区,沿河流干支流布局。 地形、河流。 (2)地处河流凸岸,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地形平坦且地基稳定;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西部沿河谷穿行,东部区域以平原为主,铁路沿线受地形条件限制少;为节约耕地,提供运输效率,因此呈直线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