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323719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教学—精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节 精 浊,精浊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综合征。 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炎。,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有菌性和无菌性、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区别,其中以慢性无菌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最为多见。其临床特点是会阴、小腹或睾丸有不适感或胀痛,排尿不适,尿道灼热、尿道中常有白色分泌物溢出为主。发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特点,在中医文献中,本病属于“白浊”、“白淫”、“劳淋”或“肾虚腰痛”等范畴。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少腹冤热而痛。出白。”即指小腹部胀痛不适,小便后滴出乳白色的混浊液体而言。因病位在精室,故以“精浊”名之。,古籍寻踪,本病多由湿热蕴结精室或寒湿凝滞肝脉而成 湿热下注瘀滞不化,

2、水道不利而诱发本病。 寒凝肝脉致厥阴经络受阻,精室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而生本病。 肾虚毒侵湿热易于乘虚侵袭精室,气化不利而成;或肾阴不足,相火炽盛,精室不能闭藏,则发精浊。 气滞血瘀精窍不利而为本病。或湿热、寒湿之邪久滞不清,则致精道气血瘀滞,使本病迁延难愈。,病因病机,西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是因长期酗酒、过食辛辣、纵欲、受寒、长期骑车骑马等导致前列腺慢性充血而发;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是由于致病菌通过血行和淋巴传播到前列腺,或后尿道及泌尿生殖系其他部位的感染向前列腺直接蔓延所引起,或尿液逆流入前列腺管所致;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如淋菌性、支原体或衣原体性前列腺炎,则多

3、因致病微生物直接经尿道上行感染而致。,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患者可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灼热不适或排尿不净之感;有的在排尿终末或大便用力时,自尿道滴出少量乳白色的前列腺液。 直肠指检,前列腺多为正常大小,或稍大或稍小,触诊可有轻度压痛。有的前列腺可表现为软硬不均或缩小变硬等异常现象。,临床表现,前列腺分泌物涂片检查,白细胞每高倍视野在10个以上(正常为10个以下)或成堆聚集,而卵磷脂小体减少。尿三杯试验可作为参考。前列腺液培养有利于病原菌诊断,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绝大多数,细菌培养多呈阴性。,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慢性子痈(附睾炎)阴囊、腹股沟部隐痛不适,类似慢性前列腺炎

4、。但慢性子痈(附睾炎)附睾部可触及结节,并伴轻度压痛。 精癃(前列腺增生症)大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病,尿频且伴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或分叉,残余尿增多。B超、肛诊检查可进行鉴别。 前列腺结核症状与精浊相似,但有泌尿系结核及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史;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呈不规则结节状;附睾肿大硬变,输精管有串珠样硬结;前列腺液直接涂片或结核杆菌培养可以找到结核杆菌。,鉴别诊断,治疗,辨证论治,外治,内治,其他疗法,西药、针刺等,湿热下注证 寒凝肝脉证 阴虚火旺证 肾阳虚损证 气滞血瘀证,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抓住肾虚(本)、温热(标)、瘀滞(变)3个基本病理环节,分清主次,权衡用药。,避免频繁的性冲动,戒除手淫习

5、惯。 禁酒,忌过食肥甘及辛辣炙博食物。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要久坐或骑车时间过长。 调节情志,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感冒,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保持外生殖器清洁和卫生的性生活,避免非配偶间的性生活。,预防与调护,本 节 完,证候: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刺痒,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偶有白浊,小便黄赤,会阴、腰骶、睾丸、少腹坠胀疼痛;伴全身发热,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方药: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热下注证,证候:会阴、腰骶部坠胀酸痛,少腹及睾丸抽痛,阴囊湿冷,尿后余沥或有白色分泌

6、物滴出,或见阳痿、早泄、遗精、射精困难或射精痛,前列腺硬小,前列腺液不易取出;伴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肝散寒,活血通滞。 方药:暖肝煎、天台乌药散加减。,寒凝肝脉证,证候:排尿或大便时偶有白浊,尿道不适,遗精或血精;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阴虚火旺证,证候:多见于中年人,排尿淋漓,少腹、阴囊发凉,甚则阳事不兴,勃起不坚;伴形寒肢冷,腰膝酸痛,小便频数而清;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助阳。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肾阳虚损证,证候:病程较长,会阴、腰骶坠胀不适、疼痛

7、为主,痛引少腹、睾丸、尿道、阴囊,有排尿不净之感,或见血精,前列腺硬韧而小或有硬结、压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前列腺汤加减。,气滞血瘀证,坐浴:朴硝30 g,野菊花15 g,黄柏20 g,血竭9 g,苏木10 g,煎汤坐浴,每晚1次,每次15min左右。亦可温水坐浴。未婚或虽婚但未生育者,不宜坐浴。 栓剂:野菊花栓或前列栓塞入肛门内34 cm,每次1枚,每日12次。 保留灌肠:黄柏15 g,白芷12 g,苦参lO g,苍术15 g,天南星10 g,川朴12 g,浓煎10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外治,西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前列腺周围封闭:0 .5普鲁卡因20ml加入可的松25mg及庆大霉素8万u,在前列腺周围封闭。 物理疗法:可采用超短波理疗、局部超短波透热或局部有效抗生素离子透入治疗。 针灸:可选用腰阳关、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命门穴、志室、三阴交、足三里。,其他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