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831595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 荆:是今天湖北省。吴:是今天江浙一带。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3 分)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参考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 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 分)。 (2)“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

2、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2 分)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2 分)。 【译文】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之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为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由此可见,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叙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宽

3、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意同“天涯若比邻”,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往往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胸怀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着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转到正题上来,语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全似信手拈来,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恨“君去”太

4、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鲜明对比。阔大者愈显阔大,渺小者愈显渺小。因此而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纵目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铺垫充足,结句点破,水到渠成。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

5、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诗人怅然远望的送别之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颇富神韵。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 分) (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

6、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3 分) 【参考答案】 (1)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战乱图景。(3分) (战乱图景,2 分;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 1 分) (2)最后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1 分)以“一”与“万” “荣”(成)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的意象,揭示出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1 分)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一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1分) 【赏析】作者用这一句来感叹战争的悲惨无情,也是借此讽刺一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

7、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

8、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

9、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 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 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

10、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 (1)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解析本事写了灞原、大雁、落叶、树、寒灯、人、空园、白露、孤壁、野僧等意象。 首联描写了风雨刚停下来的秋天傍晚,在灞上的原野上,大雁一群群急急飞过的画面;通过二、三联的环境描写,借助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孤壁、野僧等意象表现了诗人独处他乡,孤独落寞的处境和心境,(2分),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2 分)。 (2)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

11、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4 分) 答案解析 首先写萧瑟的秋气,营造了一种低沉的情感氛围;接着写落叶飘飞,诗人对寒灯,默默沉思,以显一种凄凉孤独的心境;然后用烘托手法,强化诗人处境的孤独;最后直抒胸臆,道出了怀才不遇是苦境和晋升希望的渺茫。此诗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使诗的感情一步步升华。【诗意概说】A.从情景关系角度看,是触景生情:诗人异乡羁留,见落叶而思故乡,对寒灯而觉孤独;B.从炼字的角度看,“寒”“独”二字相互映衬,写尽客居他乡凄凉孤独的心情。C.从句法的角度看,属于名词叠加句法(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增加了意象容量,在简短的句子中,把诗人的孤独流落之感,既高度凝练、又

12、十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答到任意两点,均得 4 分)诗写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写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秋气萧森: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而生悲,以及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赏析】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我们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

13、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下面我们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呢?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

14、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试想,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还有什么比这更寂静

15、的呢?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

16、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好事近 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 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 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 分) (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 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