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831538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水利工程专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 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摘要:中国是一个多灾之邦,治国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安民兴邦。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动员亿万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中国以仅占世界平均水平 1/4 的人均水资源量,实现了经济社会连续 20 年的高速发展;以占世界 9 ?耕地,解决了占世界 22?口的粮食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关键词:21 世纪 中国水资源 严峻形势 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利的改革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主要为农业服务,逐步向服务于

2、国民经济和全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下的运转机制,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以社会效益为主,逐步向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转变。特别是把水利建设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标志着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十年来,水利建设对防御水旱灾害,保障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1 世纪水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水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巳构成重大威胁。如何解决好中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环境恶化这三大灾害,直接关系

3、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大灾害问题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经受 1998 年特大洪水的考验后,中央领导针对水利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治水方略,这是 21 世纪制定中国水利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治水方针。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水利必须转变观念,及时调整治水思路,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特别要重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依法治水、科学管水、

4、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 一、21 世纪面临的重大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但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 2200 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 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2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

5、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尤其北方地区发生水危机已不是危言耸听。 (一) 主要灾情 进入 90 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 1.1 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 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00 亿元的年份有 1994 年(1797 亿元)、1995年(1653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000 亿元的年份有 199

6、6 年(2208 亿元)、1998 年(2684 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 100 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 2300 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 100250 亿 kg(正常年份,如 1996 年减产 100 亿 kg,较旱年份,如 1994 年、1995 年减产粮食 250 亿 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 500 亿 kg(如 1997 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 100 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 476 亿 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

7、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 350 亿美元。 (3)水环境: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 1 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 30 亿吨,其中 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 540 亿美元,

8、占年 GDP 的 8%。这就表明,水环境质量在继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上这三大灾害合计年均经济损失达 1000 亿美元,占全国年 GDP 的 15%左右。从这三大灾害损失来看,进入 21 世纪这三大灾害,水资源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主要矛盾 1. 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五十年来,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 21%。特别是近 20 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19781998 年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 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 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 2.5 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降雨与径流关系,产流与

9、汇流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己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2000 年发生的旱灾,经济损失严重,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抗旱能力的脆弱性,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 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近 400 亿 m3,其中,农业每年缺水 300 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 4 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 200 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 60 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 2300 多亿元; 农村还有 2400 多万人饮3水困难;在全国 668 座城市中,有 400 多座缺水,其中 100 多座严重缺水。天津市由于连续四年

10、遭受华北干旱影响,为天津供水的潘家口水库水位已接近死库容,于桥水库已无水可供,直接威胁到天津市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尽管采取一系列限制用水措施,但今冬明春用水水源仍难以保证。为此,国务院批准了水利部制定的“引黄济津”应急输水工程的实施方案。 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 2.水已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严重问题 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 36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38%,其中水蚀面积1

11、79 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 188 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海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 多万亩,流失土壤 50 多亿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旱和风沙灾害。我国自然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 全国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又不能得到回补,目前年超采量达 80 多亿立方米,已形成了 56 个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导致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下游有些尾闾与湖泊消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胡杨林

12、大面积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此外,有些灌区和绿洲,由于大水漫灌、排水不畅,导致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能力衰减。 1999 年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 606 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 67%,生活污水占 33%。根据 1999 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 11.36 万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类水河长只占 30%,类水以上的河长占 70%(其中类水河长占 5.5%,类水河长占 24.5%,类水河长占 32.4%,类水河长占 12.6%,类水河长占 7.8%,劣类水河长占 17.2%)。 二、21 世纪水利面临的十大挑战 邓小平同志指

13、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要研究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有力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水利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水利建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一)人口增长出现峰值,人均水资源量降到低谷。我们面临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 2030 年人口增长达到峰值总人口就达到 16 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 1750 立方米。人口的增长不仅增加对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水的有效利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 50 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 (二)水的供需矛

14、盾更加尖锐,开发利用更加艰难。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专家们根据国际上评估的标准认为,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10000-11000 亿立方米,1997 年,我国年总用水量达到了 5623 亿立方米。按照21 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初步估计,我国未来水需求将达到 7500-8000 亿立方米,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 1500-2200 亿立方米的供水4能力。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经济开发的水源不仅受到区域性的限制,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艰难,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三)经济快速增长相应废污水排放量将急剧

15、增长。未来 50 年,这种发展趋势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基于目前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的现状,如果未来 50 年工业用水成倍增加、城市化水平成倍上升、小城镇快速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将面临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更加尖锐,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可能更加严重。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尤其是

16、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见未来 50 年内,水旱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五)北方地区缺水形势严峻,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是随着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加剧的。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黄河断流的原因虽然有许多因素,但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管理不善和用水浪费造成的,还包括区外引水等因素。专家们分析认为,在未来 10-30 年内,黄河每年将缺水 40-150 亿 m3,如果未来 50 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量增加,有可能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 70 年代、80 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进入 21 世纪如果北方缺水不能未雨绸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粮食增长主要在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在中国历史上水利与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盛唐时期生主要经济区在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