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8545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课件(共22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3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及美日欧关系的演变,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 2、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1)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等多种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崛起; (2)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 (二)、含义 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尚未定型。 2、“极”经济实力或政治影响力;,(三)影响 1.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2.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的共同意愿和利益; 3.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利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

2、平衡发展。,二:二战后美日欧关系的演变,(1)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占领和被占领的关系,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消除军国主义,改革两年后扶植日本。 由敌对到伙伴关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向日本订购“特需订货”,促使美国对日和解。1951年9月日美签订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两国之间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伙伴关系。 从伙伴到同盟关系,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0年日美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美国也把冲绳的主权交还日本,日美经济摩擦增加。,冷战后日美关系,冷战结束后,

3、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美国为了实现其“一家独霸”的野心;日本为了实现其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梦想,日美对安保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联盟体系,日美走向世界性同盟。同时日美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将继续扩大。,(2)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的实力两大因素制约。以冷战的结束作为分水岭,美欧关系在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各经历两个阶段。 冷战时期的美欧“特殊关系” 1.二战结束至50年代。二战后,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点。1947年美国施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至1949年北约成立,美

4、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确定。由于冷战局势依然紧张,美欧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 2.60年代至冷战结束。随着冷战形势趋缓以及双方实力的消长,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凸显。美欧“特殊关系”总体上呈衰落之势。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对西欧态度复杂化:一方面继续支持,另一方面开始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大西洋同盟中的领导地位。,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历史性调整 1.90年代构成第三个阶段。期间,美欧关系完成了冷战后最初的调整,并在调整后仍保持了同盟关系。1993年克林顿微调了对欧政策,波黑战争也使美欧关系改善。90年代末,美欧关系重新恢复到大体稳定的状态。随着1999年初欧元

5、的启动和欧盟共同防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美欧关系越来越难控制。 2.进入21世纪后,美国和欧盟的对外政策进一步调整。欧盟方面,在加速推进内部一体化的同时,对外力图把自己塑造成强有力的世界一极。伊拉克战争使美欧关系危机在严重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它使美欧关系降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点。,三:美国的战略重心,1:冷战期间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是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二战结束以后,欧洲的经济军事实力被大大削弱,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大举介入西欧的经济复兴,帮助西欧重建,以增强资本主义阵容的实力。同时在欧洲布置了大量的驻军和军事设施

6、,开始与苏联进行冷战,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约”军事同盟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展开对峙。,整个冷战期间,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同样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两者都是军事超级大国,视对方为自己的最大战略威胁。欧洲成为两个大国角力的主要阵地,两个国家都把最主要的海外军事力量放在了欧洲地区。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把欧洲视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战略阵地,而在亚洲、非洲、中美洲这些地区的争夺相对来说是出于局部的战略利益。 结论:美苏两国的战略重心理所当然都放在了欧洲,这是由当时客观存在的世界政治经济地缘格局所决定的。,2: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战略竞争对

7、手,但是其战略利益的重心仍然放在欧洲,美国同欧洲的经济政治联系是最密切的,其绝大部分的海外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依然放在欧洲。对于美国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地区依然还是在欧洲。表现如下:,(1).经济上,美国同欧洲的联系,尤其是同欧盟的经济联系依然是美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利益所在。,在对外投资方面,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9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额约为2633亿欧元,欧盟吸引外资额约为2217亿欧元。其中,欧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投资额为690亿欧元,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26.2%。欧盟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为美国,吸引的外资额为968亿欧元,占总额的比重为43.7%。接近于一半的比例。

8、而中国对欧盟投资额约为3亿欧元,所占比重约为0.1%。相比较一下,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则少很多,从2001年到2009年美国对中国的累计直接投资不到700亿美元,显然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度相差甚远,(2).政治上,美国通欧洲的政治联系一直非常紧密,虽然冷战结束之后欧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是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中,美国同欧洲的政治利益存在很多的共同基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西方八国集团也主要是欧美国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欧美国家居多。在讨论各种全球性议题中,美欧国家依然在政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是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的主要制定者。虽然近年来,8国集团已经改

9、为20国集团,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和话语权有所提高,但是基于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依然在国际体系格局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尤其是20世界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美国在伊拉克发动的战争中,欧洲的伙伴国家依然是美国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是美国和欧洲共同的政治基础。,(3).军事上,美国海外军事重心中东地区欧洲地区,截至2009年6月30日,美国在伊拉克的驻军总数为172万人,是美国海外驻军人数最多的地区;其次是驻阿富汗美军,人数为59万人。此外,美国在其他海外地区的驻军人数约为315万人。在欧洲地区,美国驻军总数约为8万人。其中驻扎在德国的兵力最多,约为54万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10、美国驻军总数约为74万人,兵力主要驻扎在日本和韩国,人数分别为33万和29万。近东、北非及南亚地区除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外,共有驻军约5600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亚地区以及南美洲地区也有少量美国驻军,人数约为3700人。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依然非常强大,北约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同盟组织。,(4)、文化上,美国和欧洲所坚持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相同,这是双方关系发展的一个文化基础,相对于东亚地区复杂的文化价值观体系,美国同欧洲地区国家在处理关系中更为自如,双方的关系也自然比较密切。,3:美国战略重心的发展趋势,当前美国的战略利益的重心依然还在欧洲,但是美国的战略重心也会随着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

11、局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这一现象就是美国近年来正逐渐将战略重点目标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于整个西方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使美国看到了东亚地区对于美国国内发展所具有的巨大经济利益。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明显加大了同亚太地区国家交往的密度和强度,同时积极介入东亚地区的区域化建设,深化了在东亚地区同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尤其是自去年朝鲜半岛危机以来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各种政治交涉以及军事演习行动,显示出美国意在提高自身在东亚的影响力和威慑力。逐渐把战略目光转向东亚的企图。,(1)、经济上,中国、日本、东盟、韩国和澳大利亚都已成为美国重要的经贸伙伴。 (2)、政治上,美国同亚太地区国家

12、的政治联系越来越密切,美日韩同盟伙伴关系深化,近年来明显加大了同中国的接触力度,频繁与中国进行政治交往。 (3)、军事上,强化了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关系,以美日韩军事同盟为核心,构筑以美国为主导、双边与多边结合的集体安全体系。,(2014福建文综)如果要给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文字“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反映了欧洲的复兴和走向联合的道路,而“”(美元)与“镰刀斧头”(共产主义)则代表了美苏在欧洲的冷战对峙,所以综合上述内容,图片整体反映的

13、是二战后欧洲的格局,故答案选C,A B D三项图片信息不能直接显示。,(2014浙江文综)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看出,加入这一国际组织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等国家,都是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据此可以判断这一组织应该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不包括意大利;1946年的联合国成员应包含苏联等国家;1967年的欧共体只有法、德、意、比、荷、卢六个成员国,英国等国当时并未加入。故A、B、D均可排除,C项正确。,(

14、2014新课标)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识记能力。本题的解决关键是图上欧盟的标志,依据这个可以排除ABC三项内容。,(2014山东文综)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美国的政策。注意材料提示的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材料“

15、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说明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反苏,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组织建立;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应选A。,(2014新课标)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A选项正确。BD中“消除了.领导地位”的用语过于绝对化,C说法与欧盟各国经济实力相关,所以BCD均排除掉。,(2014福建文综)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