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668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问题解决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第三章 问题解决的策略,注意重要的信息,假设你是一名公共汽车司机。在第一站上来6个男人和2个女人。在第二站2个男人下车,1个女人上车。在第三站1个男人下车,2个女人上车。在第四站3个男人上车,3个女人下车。在第五站,2个男人下车,3个男人上车,1个女人下车,2个女人上车。请问,公共汽车司机叫什么名字?,一个问题,九点连线问题 要求:笔不离纸, 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2019/4/23,,2019/4/23,,答案,问题解决概述,研究性学习策略(自学),2,主要内容,问题解决概述,2019/4/23,,智力指标之一:问题解决能力,Sternberg(1982)发现,普通人

2、和专家都认为,有智力特色的行为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 能“正确地估计情景”, “抓住问题的核心” ,然后能“逻辑地推理”的人通常都被认为具有高的智力。 因此,当一个人在不熟悉的情景下力图达到一个目标时,认知心理学家对其中发生的心理事件感兴趣是很自然的。,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怎么把它们连起来呢?,问题是指疑难或“难题”,即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这里强调的是难题,而非简单的问题,难题的解决需进行认知操作,而简单问题的解决可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立即做出回答。,(一)问题的定义,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定义要点

3、,如果你已经知道怎样根据已知的情境去行动(或系列行动),那你实际上就不存在问题。 只有当你不知道采取什么步骤达到目标,或者必须采取中介行动时,你才算遇上问题。,按照已知的定义条件,下列问题属于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吗? A: 2+3=? B: 23738=? C: 2+(?)=5 D: 2:(?)=6 为什么?,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操作,2019/4/23,,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通常由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认知操作三种成分构成。 初始状态一开始时的不完全的信息或令人不满意的状况; 目标状态你希望获得的信息或状态; 操作为了从初始状态迈向目标状态,你可能采取的步骤。,

4、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移动气球,用最少的步骤将a变成b,2019/4/23,,例子:气球问题,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b)目标状态,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例题:问题的任务是用从0到9的数字分别代替这些字母并要求算式计算正确,作为提示,D=5。,(二)问题解决,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常规性问

5、题解决,指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只需要使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是通过发展新方法、新步骤实现的。 常规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往往是相对的,有些问题,对新手来说可能是创造性的,但对专家而言,可能只是常规性的。,问题解决的类型,Reitman(1964)根据问题的明晰程度,把问题分成界定清晰和界定模糊两类。 1、明确限定性问题(界定良好或结构良好的问题) 2、非明确限定性问题(界定不良或结构不良的问题),1、明确限定性问题,明确界定问题是指对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最终会有一个明确答案。 Greeno(1978)按问题的方式不同把问题分成三种:归纳结构问

6、题、转模问题、排列问题。 归纳结构问题 三种类型 转换问题 重新排列,(1)归纳结构问题,要求问题解决者对自己所面临问题中诸成分的关系作出鉴别,并要在它们之间建构一种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如 类比“拍”与“皮球”,那么在“乒乓球”的前面应该写什么呢? 律师:客户:医生:( ) (护士、病人、药物、医学博士),(2)转换问题,要求问题解决者运用一系列算子或者操作过程,把问题的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3)重新排列,要求问题解决者对所面临问题中诸成分在脑中进行重新排列,或者以满足某一种方式进行重新组合。 如把用“PYOLGSCHOY”较快的时间改排使其具有意义。,2、非明确限定性问题,非明确限定

7、性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以及可能的认知操作都不清楚,或没有明确说明,使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这个故事象一个笑话。一个年轻男子有一次去请一个算命人看手相。当他听了算命人的预言时,他大笑起来,而且大声说算命人说的全无意义。年轻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算命人是一个魔法无边的女巫。不幸的是,年轻人极大地触怒了女巫,所以,女巫把一个符咒投在年轻人身上。她用符咒将他变成一个既强有力的赌徒,又是一个永远输钱的人。他不得不去赌博,却又赢不到一分钱。年轻人赌场失意,但却是情场得意。他刚刚与一个非常富有的女人结婚。她每天都十分高兴地陪丈夫去赌场。她给他钱,当他在赌桌上把所有的钱都输掉时,她却面带着幸福的微笑。就

8、这样,他们一起过着幸福地生活到永远。为什么年轻男子的妻子这样喜欢看他输钱?,假设有张方格板,板上 有64个黑方格和白方格 。还有32张多米诺骨牌, 每张骨牌在方格上占两个 方格,这样可以用32张骨 牌摆满整个方格板。 现在,假设把这张方格板 一条斜对角线上的两个方格 去掉,如右图。现在有62个 方格,能否用31张骨牌 摆满这62个方格呢?为什么?,问题解决的共同特点 解决问题是解决新的问题,即所遇到的问题是初次遇到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包括概念)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问题。因此,原先习得的简单规则,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的素材。 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

9、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高级规则(已有规则的组合)贮存下来构成学生“知识宝库”(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后遇到同类情景时,借助回忆即可作出回答而不再视为问题了。所以解决问题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活动。,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解决,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发现问题 主体活动的积极性 主体的求知欲望 主体的知识经验,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过程 明确问题 即认清问题的关键。要明确问题,就必须分析问题。 分

10、析问题就是要分析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过程,2019/4/23,,有一个用20个硬币围成的正方形,其要求是使四边的硬币数相等,条件是只能挪动一个硬币(如下图)。,问题的关键是从右上角取出的硬币必须当成2个使用,即它应既是“左边”的一个,又应是“下边”的一个。从右上角取出那个硬币重叠放在左下角那个硬币上就行了。,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过程,巧取硬币,问题解决过程 提出假设 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提出假设是具有创造性的阶段,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没有假设,问题就无法解决。 提出

11、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 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过程 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一个假设在付诸实施之后如获得预期的结果,就是正确的。 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检验。有些假设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直接检验,就需要进行间接检验。通过推论,选择最佳方案,这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常用的检验方法。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直接检验的结果来证明。,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方法,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分为

12、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类 算法式 :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计算:1+2+3+4+5+10000=? 试误法:对如何从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没有任何线索也没有理论指导,只能盲目尝试。 启发式:指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 。人们在处理日常问题上大部分都使用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法 爬山法 逆向反推发,2019/4/23,,启发式:手段-目标分析法 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 例如,写一篇20页的论文对某些学生而言是十分头痛的问题,但如果将这个任务划分

13、成几个子任务如选题、查找信息资料、阅读和组织信息、指定大纲等等。(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方法,启发式:爬山法 爬山法的基本思想是设立一个目标,然后选取与起始点邻近的任一节点,逐步向目标方向接近。 这就像爬山一样,如果在山脚下,要想爬到山顶,就得一点一点地往上走,一直走到最高点。有时先得爬上矮山顶,然后再下来,重新爬上最高的山顶。因此,爬山法只能保证爬到眼前山上的最高点,而不一定是真正的最高点。爬山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方法,不少实际的问题是靠这种方法解决的。,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方法,“传

14、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 在河的同一边,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他们都要过河,大家都会划船;现在只有一条船,一次只能载两人,任何时候野人多于传教士时传教士就会被吃掉,他们将怎样渡过河去?,psychology,起始状态:在河的同一边,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他们都要过河,大家都会划船;现在只有一条船,一次只能载两人,任何时候野人多于传教士时传教士就会被吃掉; 目标状态:传教士和野人都安全过河; 中间状态:传教士和野人怎样搭配渡河?,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方法,野人与传教士过河问题,你去书店想找一本书,Hortense著的一个月赚一百万,你不知道这本书在那个位置上。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是怎样的?可以用启发式吗?,启发式:逆向反推发 逆推法是从目标出发,反方向推导。 适合问题:从初始状态出发有多种可能;但对目标而言,只有一种可能方法的问题。应用反推法,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的问题,这种方法对解决几何证明题有时非常有效。,2019/4/23,,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方法,例如,已知图中的ABCD是一个长方形,证明AD=BC. 从目标出发,进行反推时,学生会问:“如何才能证明A D与BC相等?如果我能证明三角形ACD与BDC全等,那么就能证明AD等干BC。”下一步的推理就是“如果我能证明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