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计划利用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6063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计划利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土地计划利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土地计划利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土地计划利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土地计划利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计划利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计划利用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土地计划利用,第一节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基本体系 第三节 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第一节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一、土地计划利用及相关概念 二、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 三、土地计划利用与市场配置的关系,一、土地计划利用及相关概念,土地计划利用:按照事先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对土地加以利用。,土地利用计划: 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的统筹安排。,规划: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 计划: 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具体的近期的安排。,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

2、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的具体的近期的安排。,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联系与区别:,空间布局与数量结构 中长期与近期 依据与实现,二、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土地自身的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2.社

3、会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实行计划利用 3.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自身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各类土地利用之间联系密切,自然特性: 面积有限性等 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 实行土地计划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又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减少或避免因土地用途改变造成的损失。,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实行土地计划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第四条和第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有关部门颁发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和建设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等。,三、土地计划利用与市场配置的关系,(一)市场体制下政府调节的必要性

4、(二)两种经济体制下计划调节的区别,(一)市场体制下政府调节的必要性,市场配置有其局限性市场失灵 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失灵的表现: 1.企业不能处理好宏观层次的土地配置 2.土地利用中存在外部性问题 3.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4.公共和公益部门的存在 5.土地在中国农村具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二)两种经济体制下计划调节的区别,范围不同: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方式不同:间接调控与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的政府调节,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节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对市场的影响发挥作用,第二节 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基本体系,一、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构成 二、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特点,一 、中国土地利用

5、计划体系的构成,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二、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特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由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构成的体系 土地利用计划实行分级管理 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计划体系,第三节 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一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内容 二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 、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方向,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内容,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实现土地资源的计划利用,达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根本目的。,决策,编制程序,监督检查,执行,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基础薄弱 (二)管理的内容有待扩展 (三)管理手段不够完善有力 (四)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地租地价、财政、税收等,行政手段: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等,法律手段:立法、司法等,信息手段:GIS、GPS、RS等,思 考 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2、中国土地计划利用体系的特点 3、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 4、中国应如何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