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5095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讲中国古代学前 教育 主讲:王恩春,绪 论,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 1.本课程主要研究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状况和幼儿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等。 2.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为学前教育的实践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主要学习参考资料,教材: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陈文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 1.学前教育史,唐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学前教育史,周玉衡、范喜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中国学前教育

2、史资料选,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5.中外学前教育史, 6.外国学前教育史,周采、杨汉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主要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资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http:/) (课程说明、实施方案、教学辅导、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作业及评讲、自检自测、复习指导) 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http:/),主要内容,专题一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专题二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专题三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专题四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 专题五 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一)、(二),主要内容,专题六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专题七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3、 专题八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专题九 外国现代学前教育 专题十 外国当代学前教育,专题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专题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发展情况;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时间: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公有,无阶级,成员之间平等互助 儿童教育形式:儿童公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教育者:无专职人员,主要是老人 教育地点: “庠”(原始社会后期产生),小资料,庠,音xang,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在各种文献中记录为养羊或存放粮食的地方,由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看管,后演变

4、为儿童公育场所,教育内容:,(1)生存教育:劳动技能与生活习俗 (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 (3)美育:歌舞、音乐、绘画(与宗教祭祀有关) (4)体格与军事训练:锻炼体魄、使用武器、作战方法,主要教育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多样 (4)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观察模仿,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时间:公元前2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形态:产生阶级,进入奴隶制社会,实行“家天下”的宗法制和贵族专政 儿童教育形式:家族教育或家庭教育 教育者:有专职人员(如:三公、三母) 教育地点:天子和诸侯的王宫内 教

5、育内容:婴幼儿身体养护;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礼仪训练;文化知识启蒙,2.1 有计划的学前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pn )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 礼记内则(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记录),最初的早教“课程表”,礼记内则(编者注:礼记为反映周代历史的文献,儒家经典之一)中记载了一份婴幼儿教育年序表: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同食 意即:婴儿刚会吃食就教他使用右手,能说话了就要教他恭敬听话。以后依次教习数

6、数、辨认方向,教育他男女有别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张“课程表”比较侧重于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与现代意义上的早期教育所强调的情绪、气质、智力等多方面的调教还有些距离。但后来,较成熟的观点很快缩短了这个距离。,2.2 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 保傅教育制度始于殷商,完善于西周,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物的制度。,关于“三公”“三少”“三母”师保傅分别指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太保负责保育身体,太傅负责道德培养,太师负责传授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另设少保、少

7、傅、少师,合称“三少”,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教育道德行为规范,慈母负责供给衣食和其他需要,保母负责料理睡眠。,2.3 奴隶社会的胎教 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的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生长、发育的教育过程。 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始于西周,并建立有明确的胎教制度。,小资料,西周文王之母太任、成王之母周妃后,均在怀孕时对胎儿施以胎教,以孕贤君,后人誉为“贤妣”。,2.4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1)宗法家族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 (2)学前教育局限于奴隶主贵族阶层 (3)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年龄划分 (4)能随儿童年龄增长制定相应

8、教育计划 (5)学前教育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建立了保傅、乳保、胎教制度,想一想:为什么在奴隶社会能产生专职学前教育人员,能产生学前教育计划,能重视胎教?,根本原因:阶级的产生君权的至高无上统治者德行培育的重要性天下兴盛、国祚绵延。 推动力:对胎教、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了初步认识。,3.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时间:春秋战国鸦片战争(1840)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下的宗族家长制,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 儿童教育形式:家庭教育 教育者:统治阶级有专职人员,普通家庭为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 教育地点:宫廷或家庭,3.1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3.1.1 封建社会学前家庭

9、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人才(统治者角度) (2)齐家治国的基础(理想角度) (3)光耀门楣(家族角度),小资料,“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礼记.大学,3.1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3.1.2 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1)生活常规:童子礼,卫生习惯 (2)思想道德:孝悌、崇俭、诚信、为善、立志 (3)文化知识:识字(“三百千”)、诗赋 (4)身体保健:抗疾、游戏,小资料,“三百千”指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3.2 封建社会的胎教,胎教

10、研究的历史线索,3.2 封建社会的胎教,(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古代胎教,实指母教,间接影响胎儿, 直接影响母亲,母亲接受常规、性情、道德、学识等训导后可对胎儿出生后的继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3.3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点,(1)打破“学在官府”,平民家庭开始实施学前教育 (2)教育内容丰富,并出现相关教材 (3)挖掘幼儿潜能,增加了教育内容的广度和难度 (4)教育目的功利化,重教轻养 (5)主要受儒家思想指导,专题一:思考题,1.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2.封建社会的胎教给后人留下的影响和经验有哪些? 3.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总的特点是什么?,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