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4089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5讲--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 免疫调节,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基础知识整合】,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 或 的场所,如骨髓、 、扁桃体、脾、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 作用的细胞,主要有 和 ,其中 后 者 又 可 分 为 和 。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 、T细胞分泌的 以及溶菌酶等。,生成,成熟,集中分布,胸腺,免疫,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抗体,淋巴因子,2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 组成 第一道防线: 、 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

2、:体液中的 (如溶菌酶)和 细胞。 特点:人人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组成:主要由 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作用:抵抗外来 和抑制肿瘤等。 方式: 和 。,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生来就有,免疫器官,病原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知识拓展】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别提醒 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例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

3、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抗体抵抗天花病毒、溶菌酶杀死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 D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白细胞吞食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典例精析】,考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 【基础知识整合】 1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叫做抗原。 2抗体指机体受 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 3B细胞主要靠产生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4.免疫系统除了 外,还有 和 功能。,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蛋白质,抗体,直接接触靶细胞,防卫功能,监控,清除,【知识

4、拓展】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特别提醒 记忆细胞的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特别提醒 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吞噬细胞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而浆细胞则不能识别抗原。 3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系统具有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抵抗抗原的入侵,

5、防止疾病。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癌细胞)。,考点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 【基础知识整合】 1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 而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 2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 ,反应 ,会造成 地将 当作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不足或缺乏,过强,过度,敌我不分,自身物质,3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 接受 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是将 (如细菌、病毒等)及其 ,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6、 (2)临床上利用 来检测组织内的抗原,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的 问题。,再次,相同的抗原,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标记的抗体,排异,【知识拓展】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特别提醒 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例2】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 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性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活细胞,【典例精析】,(

7、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 ;当 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 。,抗体,同种,接种病毒,实验组的处理:接种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 。 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 、存活率 。,疫苗(

8、含疫苗的接种物),不同浓度的病毒疫苗,低,高,【例3】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爆发了非典(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属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和 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 (2)甲 型 H1N1 流 感 病 毒 属 于 混 合 型 重 组 流 感 病 毒,此 病 毒 发 生 重 组 的 是 。,蛋白质,核酸,寄生,RNA(遗传物质;基因;核酸),(3)某同学参加传染病防

9、治宣传活动,绘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图,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C,(4)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空气(飞沫)传播,(5)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见右图)。图中曲线在a点前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a点 以 后 发 生变 化 的 原 之一 是 患 者 体内形成了 。 (6)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抗体,不合适;理由是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7)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

10、甲型H1N1流感,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见右图)。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写出除此以外另两个预防措施。,注射疫苗;采用隔离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考查类型】本题综合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 【解析】(1)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自己不能独立存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是吸附、注入遗传物质DNA、DNA复制与蛋白质合成、细菌内病毒组装、病毒释放。 (4)乙肝主要是通过饮食,血液,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

11、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 (5)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以后发病人数减少是因为经过治疗人体产生了抗体所致。 (6)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一类代谢物,主要作用于细菌。 (7)防治传染病传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

12、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D,2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有关知识,疫苗的接种是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但记忆细胞(淋巴细胞)的种类是不变的,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

13、,就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C,3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B图中示意的是体液免疫,病毒、细菌等都可能成为1,C2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丁中与2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C,4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在和所在的阶段中,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A,5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

14、过程。细胞、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 B C D,C,6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A,7(2011全国)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