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3126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幻灯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1了解本文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的相似之处,了解作者的科学理念。 2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严谨的结构。 3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2、。,1题目解说 “社会”本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而作为生物也有一定的社会组织,也和人类的社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作为生物的社会”蕴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强调动物生活的社会性,指动物界存在群居性的社会活动;二层是指人类社会中应融合生物界本来的特性,生物界的集体活动应是人类行为中应该继承发扬的一部分。课文中是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这个题目强调了社会的进化发展,但其活动的集体性却不可忽视,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1)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一生担任过儿科学、内科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教授职位

3、,曾任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和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最后的职位是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医院院长和荣誉院长。著作有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最年轻的科学,聆乐夜思,脆弱的物种和等等、等等。,3背景概览 1970年,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在一次关于炎症现象的讨论会上,主办者要德高望重的托马斯来一番开场白,给会议定个基调。不知道与会者要提出什么观点,他只好随意独抒己见。他讲得又轻松又偏颇,为的是让会议不像平常这类讨论会一样沉闷。讲话的部分内容大约就是细菌一篇。没想到主办人将他率意为之的讲话录音整理,分发给与会者,并送了一份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杂志的编辑原是托马斯高一年级的校友。他尽管不尽同意托马斯的

4、观点,却喜爱那篇讲话的格调,于是就约托马斯写一组风格类似的专栏文章,每月一篇,内容自便,编辑不改一字。托马斯起初抱着听命于老大哥的心情连写了六篇,便央求罢手。但此时读者和评论家已经不允许杂志和托马斯停止他们的专栏了,于是,托马斯欣然命题。后来有一家出版社答应将这些篇什不修不补,原样付梓,托马斯欣然应允。于是,以排在前头的一篇为名的这本书于1974年问世了。,4相关链接 细胞生命的礼赞 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是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

5、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十八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做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刘易斯托马斯新著”就够了。,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霎(sh)时间 梭(su)子 鳟(zn)鱼 木屑(xi) 迄(q)今 苜蓿(m xu) 蜂窠(k) 毗邻(p) 海滨(bn) 筹(chu)划 疏(sh)远 蚁冢(zhn) 家畜(ch) 鲱(fi)鱼 乱窜(cun) 真菌(jn) 阈(y)值 梗

6、(n)节 拱券(xun) 触(ch)角 迷惑(hu),4熟语积累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庞然大物:原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很虚弱的事物。 富丽堂皇:指气派华贵,建筑宏伟。也指文章的词藻华丽。 瞎猫碰见死老鼠:比喻侥幸有好的遭遇或意外收获。,5佳句品读 (1)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

7、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幽默的语言,意在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论述的问题便于读者接受。 (2)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 “这时”“后来”“于是”这些表时间的词语,准确地写出蚂蚁搜寻不同细枝的过程,显得条理清楚。,1主题概括 本文选取了独特的视角,打破禁忌,将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指出蚂蚁、蜜蜂、粘菌、鱼类和鸟类等生物在集体行动中表现出的高度的组织性,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同时,又有对传统生物学

8、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批判,也有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的警示。,3文本探究 (1)如何理解第1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这篇自然科学论文,提出了人和群居性动物的共性社会性,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话题,但如果就事论事,很容易枯燥乏味。作者却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指出:“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采用比拟的手法暗示说人类的事务跟群居性昆虫的活动相类似。这样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探讨作为生物的社会性问题。所以第1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一个生动的引导作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引出了本文的主题,更显出了科学的求实精神,借以引起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2)文章

9、描述了很多生物的社会组织,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说明人与其他生物的同一性比其特殊性更为重要。 人相信自己是万物的灵长和主宰,相信自己有高于其他一切生物的品质和权利,相信自己是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在杜撰的人与外部环境的对立中,人能控制一切,战胜一切。其实人不是独立的、自足的实体,人是由具有独立的生命、独自复制繁衍的细胞和细胞器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人,这种生物圈的后来者,发展经济文化,但也产生了傲慢一切的态度。而宏观地看,人又是社会、城市这些巨大生物的细胞,是无名的组成部分。因而,人的自尊自大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必要的。 作者以超人的学识洞察力,关注整个生物界,把握了所有生命形式的共同特点社

10、会性。很明显,作者是在自己最拿手的领域内,批判和嘲讽着人类的傲慢和人类沙文主义。,4技巧总结 (1)思路明晰、结构严谨。 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提出了一连串激动人心的想法。他把群居性昆虫看作是整体的、有生命的活的系统。课文先概括阐释自己的科学理念,然后具体介绍,举事例来阐释,最后再作综合分析、阐述。作为一篇自然科学论文,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服。本文结构严谨,增强了说服力。,(2)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 举出实例来说明事物,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叫做举例子。在本文中,为了阐释群居性昆虫可能有一些是集体性的社会,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来阐明事理。蚂蚁、白蚁

11、和蜜蜂等例子很有代表性,阐释群居性动物具有社会性,具有联合的智慧。这样,事例为读者熟悉,阐释的事理易于读者接受。需指出的是,自然科学论文中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相同的是,二者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化、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明显的区别是,议论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自然科学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阐明事理的。,比较说明 本文当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蚂蚁、蜜蜂、白蚁和黄蜂等生物的社会组织。当它们群居起来时,就会由思考产生思想,又由思想统一支配着这一庞大群体的所有活动。作者把这些小动物群居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性特点,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统一行动,高度的自觉性

12、,严密的组织纪律性等,与人类社会相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类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社会性最为典型集中的,它比上述生物的社会性特点更具有代表意义。作者通过与人类社会的比较,得出两点:各种昆虫、细菌等既是单独的有生命无思想的生物体,同时又是一个整体的有生命的活的系统。群居性昆虫群是一个生命,鱼群、鸟群是一个生命;且个体都是一个会思考、有思想、具有社会性的这个群体的细胞成分。这两个特点中的第二个与人的生活特点的确非常相似。,比喻说明 作者把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上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比喻成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然后,仍从生物学昆虫生活的习性角度形象地阐释说明了参加年会的科学家

13、们的所作所为。这种说明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运用比喻说明时,喻体也各有特点:有的将人的行为比作群居性的昆虫行为,如第一段;有的将群居性生物的行为比作人的社会属性,如蚂蚁、白蚁的生活形态;有的将群居性生物的行为用专门的生物专业术语作比,如对蜜蜂的生活形态进行说明,曾这样介绍:“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离远一点看,它们像是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对称多边形晶体。”蜜蜂分群时,分开的两部分“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3)比照映衬以及幽默、含蓄的语言特点。 自然科学论文一般是用通俗

14、易懂,简洁幽默,意蕴深刻的语言介绍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的知识,阐述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本文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整篇文章以文学笔调来介绍昆虫世界,文字非常优美,但不乏幽默和含蓄,十分耐读。例如:将一群医学家描写成动物的活动状态,在描写蚁群时将它们描述为“小机器”,“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描写一只独行的蚂蚁时,说它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对粘菌的细胞一段的描写:“多个单独的动

15、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阿米巴状细胞在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然后,一阵铃声,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像鳟鱼一样结实,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

16、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5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文章开头就指出,“从适当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上,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同样是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每隔一段时间,那群体都要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假如木板不是牢牢钉住,那么,看到他们一块儿筑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