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9739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0.7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南大学文学院 杨 亭,绪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学思考,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 二、巫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原始推动力 三、巫文化的价值内核,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一)巫术的概念 是指运用超自然力量并通过特定仪法控制客体的神秘手段,它追求直接的现实效用,往往表现出不敬神灵的态度和自信自夸的倾向。 马林洛夫斯基:“当人类遇到难关,一旦知识与实际控制的力量都告无效,而同时又必须继续向前追求的时候,我们通常便会发现巫术的存在。须知人类一旦为知识所摒弃、经验所不能援助、一切有效的专门技术都不能应用之时,便会体认自己的无能,但是,这时他的欲望只是更紧迫着他,他的恐怖、希

2、望、焦虑,在他的躯体中产生一种不稳定的平衡,而使他不得不追寻一种替代的行为。”文化论2002.72 这种“替代的行为”,就是巫术。 于是,巫术成为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用进攻态势积极主动地解决生存问题的行为模式。,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二)中国巫术分类 可以按照施术者对待灾异、邪崇的态度和攻击力度的不同,分为预测、禁忌和禳除三大类。 1、预测性巫术:通过与预测对象毫无内在联系的神秘方法来推断这些对象未来的走势和结果。这种巫术不直接干预生活进程。 2、禁忌性巫术:在已经知道孰吉孰凶的情况下,对那些能给人带来危害而人们又无力改变无力消灭的神秘力量采取一种躲避、退守

3、的策略。,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3、禳除性巫术:是以积极的姿态和攻击性的手段直接干预自然、社会和个人生活发展进程的那类巫术,它最能反映巫术直接打击邪崇、立刻解除灾祸和蔑视一切、妄自尊大的本质特征。 小结:从发生的角度看,因蒙昧无知而无所畏惧的禳除性巫术可能最早出现。禁忌已懂得敬畏,容易将人引向祭拜神灵之路,所以它有接近宗教的一面。预测性巫术往往超出常人的经验和学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直觉。,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三)史前巫术: 中国巫术的萌芽时期,应该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 20世纪30年代,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遗址的下室有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躯干骨,引人注目的

4、是在这些人骨上面和周围撒有很多赤铁矿粉末。(巫术行为)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用红色矿土涂画身体和装饰尸体的风俗。用红色涂身具有灌注生命和力量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的血液崇拜和尚赤观念以及与之有关的巫术活动,在新石器时代的丧葬习俗中有更为明显的反映。,龙里观音山,贺兰山岩画,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A.仰韶文化遗址中多次发现当时人使用涂朱术的痕迹。譬如,洛阳王湾第一期文化层中发现的25座土坑墓里,人头骨涂朱现象更为普遍。 在一些地区民众的丧葬习俗中,仍然在沿袭有关头盖的灵魂居所的传统观念。,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B.新石器时代的俯身葬法在被用为一种反常的埋葬方式时往往带有巫

5、术性质。 新石器时代,除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比较流行屈肢葬,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比较流行俯身直肢葬以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中的葬式都以仰身直肢葬为主。 一般来说,在以仰身直肢葬为基本葬式的地区,俯身葬是对非正常死亡者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镇压这些凶死者的灵魂使之不能作祟于人间。,罗家坝遗址,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C.与生殖崇拜相关的生育巫术也发源于新石器时代。 那时的巫师是通过用陶祖、石祖触及妇女身体的方式来给她们灌注生育的能力。 D.新石器时代各族群已习惯使用特定的巫术灵物来达到辟邪、预知和通神等目的。其中尤以龟甲最突出。,

6、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E.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用神秘图像控制鬼神或辟除邪崇的巫术,这种图像就是古代术士常用的巫术灵符的前身。 譬如,仰韶文化半坡陶器上的人面、鱼、蛙纹饰,大地湾陶瓶器口上的人头形,都应具有巫术意义。,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解读年画中的鱼、莲、顽童的文化学内涵,通过梳理民间鱼、莲族艺术形象,可以归纳出图案的基本表现形态:鱼与莲优游相戏鱼头由花蒂钻入花中并与花房相叠合鱼头穿过花心莲花心上显化出童子的面目童子从花心中向上露头,探出上半身、全身新生的孩童与鱼、莲相亲嬉。 这是今人通常意味上所说的鱼和莲吗?这是当地环境中真实的鱼莲嬉戏吗?

7、 它是通过对自然界鱼莲形象的借用、改造,隐喻人类的性爱与生殖活动,它是人类生命繁衍的艺术化和审美化的升华。在这种艺术反映中,鱼和莲分别象征了人类两性。 “鱼钻莲”、“鸟穿莲”纹象又集中于婚妆婚征中,故“戏莲”、“采莲”实与“钻莲”、“穿莲”同为男女交合事隐语。 简而言之,鱼莲形象即为民众对生殖崇拜的艺术表征。,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F.从巫术意识出发的纹身,与巫术图画的性质颇为相近。 G.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最早的巫术乐舞和巫术咒语。,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新石器时代是巫术得到全面发展的时期。 随着巫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需要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和组织巫术活动,而经济的发展和财富

8、的集中也为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提供了保证。让一些巫术手段高明的人脱离生产,专门负责维特人解围济困,不但成了社会的需要而且有了现实的可能。这时,被视为人神之间的使者,垄断了通神降神事务的专职巫师便应运出现了。,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四)巫术与民族心理 中国巫术凭借着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参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塑造并一直影响着它的发展。 巫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巫术意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或中华民族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以下两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巫术的兴盛导致了与巫术密切关联的低级观念的发达,从而抑制了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其次,巫术的兴盛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保留了更多的原始思维残

9、余,由此形成了一种贬低概念分析、崇尚神秘直觉的风气。 中国人的宗教意识不够发达,中国本土生长的各种宗教学说比较庞杂和粗糙,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应该是巫术的盛行,巫术意识长期支配着下层民众的精神世界。,一、巫文化的文化根性与历史考量,巫术与宗教: 两者都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都包含某些仪式和行为规范,都试图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问题。 但是,宗教经常着眼于未来,经常关注如何拯救灵魂、如何摆脱世俗的困扰、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宗教所描绘的理想世界是超现实的彼岸世界。成熟的宗教特别是那些世界性宗教一般不许诺直接给人带来某种利益,而是力图把信徒引入一种虚幻的超功利超世俗的精神境界

10、。 而巫术总是着眼于对当前具体问题的解决,总是直接谋取眼前的利益,总是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以讲,宗教是一种虚幻的理想,巫术则是一种虚妄的技艺。 另外,宗教神学以崇拜神灵为基础,态度偏于敬畏和恳求,而巫术对神灵和其他各种超自然力的态度“更经常的是骄傲而不是谦逊”。巫术从本质上讲,是不敬神灵的,总是试图操纵、打击或消灭神灵。,二、巫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原始推动力,巫术意识的历史沿袭: A.尚赤观念人生礼仪 B.俯身葬法土葬 C.生殖崇拜生殖信仰 D.巫术灵物法器 E.神秘图像符箓 F.纹身纹身、纹面 G.巫术乐舞和巫术咒语道具戏、傩戏,二、巫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原始推动力,A.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11、祖先崇拜 B.词物同一物我同一祖我同一 C.原始杂乱性关系族内婚族外婚 D.索取型文化再造型文化创造型文化 E.实用性精神性道德性,三、巫文化的价值内核,1、占卜对于自信心的激励机制 人类的本能或天性是趋吉避凶。 巫术所担负的都是人的现实能力所不能及的事,都是用人们一般生产和生活技能所不能控制的事。越是力所不及,越是不能直接控制,就越是产生出控制的欲求,于是便借助巫术来达到这个目的。 占卜就是为了判断人们现实智能所不能把握的事情的吉凶,以此来解除人们的焦虑。,三、巫文化的价值内核,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与交感巫术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揭示的是天地间异性事物相交感而化生万物,以及同性事物相

12、感相应的普遍规律。,弗雷泽,巫术的原则,接触律 相似律,交感巫术,三、巫文化的价值内核,3、咒语巫术 发端于原古先民的词物同一。 从符号学或是信息学角度来看,咒语属于声符,它所发出的语音信息,具有一定场力。 案例: A.“夜郎哭咒语”习俗。 这一习俗同穿百家衣、吃百家饭习俗相类似,目的在于借众人之阳气以祛邪。民间认为,一切疾病及死亡均由于阴邪之气侵袭所致,人属阳,众人之阳,其力量当然无比巨大。在路边贴上“夜郎哭咒语”,经由众口念诵,就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阳气,通过巫术的交感作用而使病孩康复。这也就是“夜郎哭咒语”习俗长期广泛流传的意识基础。,三、巫文化的价值内核,3、咒语巫术 B. 海外星云2002年12月中旬号登载的水能感受喜怒哀乐文章。 C. 文摘周报2006年9月15日摘引今晚报韩少功蛇贩子黑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