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830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幻灯片(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小组活动相关知识培训课件,捷信汇智 2010.3,2,第一部分 QC小组基础知识,3,一、质量管理小组简介,QC小组的概念 QC小组的历史 QC小组活动的作用 QC小组的类型 QC小组的任务 QC小组活动的特点,4,QC小组的概念,企业职工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以改进质量、改进管理、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自动组织起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统称为质量管理小组,即QC小组。,5,QC小组的历史,质管圈QCC的英文全称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起源并风靡于日本企业,1962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首创。香港、台湾

2、称为质管圈,台湾始于1966年,香港始于1983年。 我国的小组活动是随着1978年通过引进全面质量管理,获得迅速发展,我国的一些工业企业首先开展此项活动。1979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此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工业战线扩大到邮电、商业、服务等领域。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到2004年我国QC小组累计已达2123万个,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累计3584亿元。,6,QC小组活动的重要作用,实现全员参与,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一种方法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QC小

3、组的类型,现场型:主要以班组、工序、现场服务职工为主组成,为稳定工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 攻关型:一般由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组成,以解决有一定难度的质量关键为目的。 管理型:以管理人员为主组成,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与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 服务型:由从事服务性工作的职工组成,以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 创新型:不是针对现状存在问题作改善活动,而是想追求一种新的境界,或使工作更加卓越,为此探寻新的思路、创造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研究并采用新的方法等,这些通常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故被称为

4、“创新型“课题。,8,QC小组的任务,学习和宣传质量管理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贯彻执行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数据说话、预防为主及用户至上等观点。 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结合现场实际,主动开展工序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技术革新、服务改进 、环境改善、科学管理等多种内容的活动。 研究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探索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特点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新路子、新经验。 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开发人才。 创造一个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文明整洁的生产、工作环境, 推动班组建设。,9,QC小组活

5、动的特点,1. 明显的自主性 2. 明确的目的性 3. 严密的科学性 4. 广泛的全员性 5. 高度的民主性 6. 运作的灵活性,10,二、推行QC可产生的效益,1、对个人的效益 1)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必需与同事们合作,可借此学习如何培养并增强人际关系。 3) 意见被重视,可实现个人理想,获得自信心。 4) 获得他人赞赏,增加成就感。 5) 机会接受训练,使自己不断成长、充实。,11,二、推行QC可产生的效益,2、对组织的效益 1)有利于开拓全员参加质量管理的途径,普及全面质量管理(TQM)知识,提高了职工的质量意识。 2)有利于加速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使公司质量文化的核心价

6、值得到有效传递。 3)加强沟通与协调,培养干部领导统御才能。有利于造就人才与企业整体素质。 4)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形象。,12,三、QC小组的组建,1、组建原则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2、小组的注册登记: 每年进行一次,参与性改变程序图,13,四、QC小组活动,(一)活动的基本条件 1、领导层思想重视,行动支持 2、群众有认识,有要求 3、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骨干 4、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 (二)活动的程序 1、基本程序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十个步骤,2、具体活动程序: 四个阶段十个步骤,14,1、选择课题, 课题来源多样:指令性,指导性,自选 选

7、题要有依据: 上级要求(方针、目标、任务、指标); 现存问题(技术、管理); 顾客意见和期望; 小组成员一致认可 选题范围不受限制(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 选题宜小不宜大 课题能以特性值表达,且有可比性,15,项目,标准,选题举例(小组共12人,每人每格最高分为5分,汇总成此表),16,课题名称举例,降低寻呼机返修率; 提高口腔溃疡治愈率; 降低国内出港航班责任延误率; 缩短行李包交付时间; 降低复印纸消耗; 提高循环水系统的制冷温差; 提高国产皮鞋销售比例;,17,2、现状调查, 要用数据说话,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 从已有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收集 到现场实地测量或调查 收集的数据应与课题有

8、关: 数据要有客观性 要有时间约束 对数据要分类整理,以找出症结,18,举例,课题:降低某塑料制品不合格率,从已有统计报表中得到1-3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128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陷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XX制品缺陷统计表和排列图。,XX不合格品缺陷统计表,19,XX不合格品缺陷排列图,20,3、设定目标, 目标要量化,并与课题一致 目标值不宜多,通常是1个 目标值要有依据:水平对比、测算分析 (4)目标值设定的水平,举例:如前例 课题:降低XX制品不合格率 1-3月份统计报表显示:平均不合格率为8%,排列图显示“顶部充不满”缺陷是关键(症结),占1-3月份全部缺陷项目的60%。 小组讨论分析认为

9、该缺陷可全部解决。该制品不合格率可降低程度,经测算得:,8% (1-60%)= 3.2%,该课题目标设定为:不合格率降低到3.5%,21,4、分析原因, 要针对课题的症结分析原因 集思广益,找出可能存在的全部原因 逐层展开,分析到底,直至可直接采取对策 “5M1E”是展示原因全貌的类别 (5) 正确恰当的选用分析原因的工具,如因果图、树图和关联图,人(Man) 设备(Machine) 材料(Material) 方法(Method) 测量(Measure) 环境(Enviroment),22,举例,某QC小组针对产品“基座”在四工位的回转工作台组合机床上加工生产的缸孔直径小的问题分析原因,其因果

10、图如下:,23,5、确定主要原因, 应对全部末端原因逐个确认 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 (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 判定是否主要原因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不要用主观认定的方法确定主要原因,如举手表决、加权平均法等 ()在末端原因较多的情况下,为使确认做得严密有序,可制定确认计划,24,举例一:对3个末端原因进行确认, “冷却水压低”:7月4日进行现场实测,如表:, “冷却水管有堵塞物” 现场拆下打胶机夹层进水管和出水管,发现管内有水垢沉积,管径缩小。 结论:是主要原因。 “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查阅培训记录,均经过250小时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并于

11、7月7日再进行一次技能考核,其中3人优秀,其余都合格。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25,下表所列是判定标准不合理的实例,举例二,26,6、制订对策, 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 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后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 分析研究对策的有效性,能否消除主要原因 分析研究对策的可实施性、经济性、技术可行性、难易程度等 避免采取临时性的应急对策 尽量采用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对策 “5W1H”是对策表所列内容的概括,见下表,对策表,27,对策表填写的注意事项,要注意“对策”和“措施”的区别,对策是相对宏观的,措施是相对具体的。 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如果确实不可能量化,

12、要做到可以检查。 负责人可以是小组组长,也可以是其他组员。 对于固定场所活动的小组,地点可以不写。 应杜绝使用“加强”、“争取”“、尽量”、“减少”“等抽样词语。,举例,一服装商店QC小组针对“服装款式陈旧”要因,提出了四项对策,见表:,对策的综合评价与选择,见表:,29,由于对策2必须由商店领导决定,故暂选对策3实施。经过对该店11个供应厂的服装销售数据的调查分析,提出具体措施。制定对策表如下:,30,7、实施对策, 严格按对策表中的措施逐条实施,并做好活动记录; 每项对策实施完毕,及时确认效果是否达到其目标; 必要的时候要修正措施的内容; 实施过程中可适当穿插有关的学习、训练活动。,8、检

13、查效果, 全部对策实施完成后,在新的生产(或工作)条件下,收集数据,检查总效果; 与课题目标值进行比较,说明效果; 检查是否有其他方面副作用(安全、环保、管理、成本等); 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一般计算活动期(包括巩固期)的净效益; 也应关注社会效益; 效果要经财务主管部门的确认。,31,9、制定巩固措施, 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应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办法); 修订标准,需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执行; 巩固措施的表述应精练、具体、明确,能检查。,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总结本次课题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对小组成员素质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提出下一次活动的

14、课题。,33,五、QC小组活动的推进,企业应做好五个方面工作:,1、自始至终抓好质量教育,“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2、制订企业年度QC小组活动推进方针与计划; 3、提供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 4、对QC小组活动给予具体指导; 5、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热情 科学 艺术, 关心 鼓励 支持 帮助,34,1、整理过程应是QC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总结提高的过程; 2、严格按QC小组活动的程序进行整理; 3、成果报告要重点突出; 4、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多用图表,少用文字; 5、尽量少用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术语,必须用的,要通俗解释; 6、企业情况或小组情况简介应与本次课题有关。,六、成果报告的整理

15、,35,(一)发表的作用,七、QC小组成果的发表,1、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鼓舞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3、现身说法,吸引更多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 4、提高QC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活动成果的能力; 5、使评选优秀QC小组和优秀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发表的组织工作,1、发表的形式服从于发表的目的,不搞一个模式; 2、积极引导听众对发表成果的提问和答辩; 3、组织评委专家对成果进行讲评; 4、邀请主管领导参加成果发表会,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三)QC小组如何发表成果,1、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图片、实物、“预演”; 2、发表人必须是小组活动骨干,以讲为主;

16、3、发表完毕,应礼貌、简洁、恰当地回答提问; 4、发表用“道具”应朴实、清晰、简单、实用。,36,37,(一)评审的目的,八、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1、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不断提高QC小组活动水平; 2、表彰先进,落实奖励,使QC小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二)评审原则,1、从大处着眼,指出主要问题 活动程序是否科学 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 方法运用是否恰当、正确 2、客观有依据 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提出评审意见 3、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 4、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评优,38,(三)评审的标准,八、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1、现场评审 评审重点是QC小组活动及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发表评审 总体评价:成果的主要特点,在程序、方法、数据等方面总的情况 不足之处:具体指出每一个不足点及其根据。,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只写修改之处,修改时间:04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