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808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下)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神经的解剖和临床 (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董可辉,眼球运动神经合并损害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 床 综 合 征 损 害 的 颅 神 经 眶尖综合征 、1 眶上裂综合征 、1 前海绵窦综合征 、1 中海绵窦综合征 、1、2 后海绵窦综合征 、1、2、3 岩尖综合征 1、,临床意义,眼球协同运动障碍 侧视障碍:皮层刺激 损毁:短暂 脑干刺激 损毁:持久常伴同侧外展神经麻痹 垂直运动障碍:玩偶眼头迅速前屈或后仰时双眼反射性仰视或俯视,病变接近Darkschewitch核;如病变位于此核,则此种反射消失。 会聚麻痹:Perlia 核或 E-W核 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意义,核间性眼肌麻痹 患侧内收不

2、能, 对侧单眼眼震? 患侧单眼眼震, 对侧内收不能?,临床意义,瞳孔的改变: Horner 综合征: 阿-罗氏瞳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会聚调节反射存在。多为双侧性。病变部位:顶盖前区与E-W核之间的对光反射通路的传入纤维受损。 强直性(Adie氏)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似均消失,如光照10秒、会聚5分钟,瞳孔可缩小。病变部位:副交感神经纤维或睫状神经节。 Adie Syndrom:多见于青年女性,瞳孔改变+同侧膝、跟反射消失。,不同部位损害引起的霍纳综合征,三叉神经(),解剖: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 眼支- 眶上裂 上颌支眶下裂圆孔海绵窦半月神经节 下颌支-卵圆孔 () 脊束核(痛温觉) 脑干

3、 感觉主核(触觉)部分交叉 () 中脑核(本体觉)丘脑内囊 () 中央后回下1/3 ,三叉神经(),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内囊三叉神经运动核桥脑腹侧出脑,经半月神经节卵圆孔颞肌、嚼肌、翼内肌、翼外肌。 小结: 感觉核多且长,所以核性损害可有感觉分离 周围神经损害按三支分布,核性损害可呈“洋葱头”样分布,核的上部在中央,核的下部在外周 与其它颅神经有联系:角膜反射、泪腺分泌 眼心反射,临床意义,刺激症状:疼痛+感觉异常 三叉神经周围支: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 继发性 半月神经节:带状疱疹感染疼痛(多为1)+感觉及相应区域的疱疹 运动支 (3):咀嚼肌紧张性痉挛(牙关紧闭) 咀嚼肌阵挛性痉挛 (咀嚼痉挛

4、) 见于急性桥脑病变、MS、脑炎,还可见于破伤风,临床意义,损毁症状: 感觉障碍 运动麻痹:张口下颌偏向患侧+肌萎缩核及核下性 双侧咀嚼肌麻痹+下颌反射亢进(双侧皮质 延髓束损害),三叉上颌支带状疱疹,2,三叉眼支带状疱疹,颞肌,咬肌萎缩,结膜充血,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偏斜,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内囊面神经核上部 下部内听道面神经管出茎乳孔,经腮腺支配除嚼肌、提上睑肌以外的面肌及耳部、枕肌、颈阔肌(分5支),面神经,中间神经:在内听道以后解剖上与面神经合成一个神经,包括感觉、副交感神经。 舌前2/3味觉通路: 舌前2/3味蕾舌神经鼓索支膝状神经节 3 周围支() 上下涎核涎腺味

5、觉引起涎腺分泌 孤束核上部丘脑外侧核内囊味觉中枢海马回、 () () 岛叶前回、岛盖 ,面神经,副交感通路: 上涎核中间神经膝状神经节鼓索舌神经颌下神经节(换元) 舌神经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泪腺核(桥脑) 中间神经膝状神经节岩浅大神经翼管神经蝶腭神经节(换元)泪腺神经(1)、颧颞神经(2)泪腺 感觉通路: 面肌深感觉中间神经中脑核 鼓膜、外耳道、耳廓外侧面、耳后乳突中间神经脊束核,运动: 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 味觉: 舌前2/3味觉 腺体分泌 舌下腺、颌下腺、泪腺 感觉,-面神经,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刺激症状: 面肌抽搐:见于功能性、Bell氏麻痹恢复期、基底动脉迂曲、桥小脑肿瘤等。

6、鳄鱼泪现象:神经再生过程中应长入涎腺的纤维长入泪腺,出现进食时流泪。 损毁症状: 中枢性面瘫:病变在核以上,病灶对侧下半部面瘫 周围性面瘫:(各不同部位),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位听神经,解剖: 耳蜗神经: Cortis双极细胞螺旋神经节耳蜗神经 交叉 () 耳蜗腹核斜方体外侧丘系内侧膝状体 () () 耳蜗背核室底同侧外侧丘系内侧膝状体,之后二者纤维均经内囊终止于颞叶的听觉中枢。 内侧膝状体及下丘还发出反射性的联络纤维,经顶盖延髓束与顶盖脊髓束至眼球运动神经核及其它颅神经核,使听觉与眼肌、头部运动发生联系。,位听神经,前庭神经:空间定向、平衡 半规管 椭圆囊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丘脑

7、 球囊 () () ( ) 皮层前庭功能区(颞上回、中央后回、角回、6区) 前庭神经核发出纤维通过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与眼动神经(、)、副神经核、网状结构、脊髓前角细胞、小脑(绒球、小结、顶核)发生联系。 视、触、深感觉对位向感觉起辅助作用。,-前庭耳蜗神经,解剖生理,前庭神经,耳蜗神经,-前庭耳蜗神经,蜗神经 耳聋 耳鸣,前庭神经 眩 晕 平衡障碍 眼 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耳蜗神经: 刺激:耳鸣 损毁:耳聋 耳聋:传导性耳聋:耳蜗及传导通路正常 感音性耳聋:周围性 耳蜗性(耳蜗基底膜) 神经性(螺旋神经节、 耳蜗神经) 中枢性 一侧病变无耳聋,弥散病变双侧受损皮层聋,但听反射保存。,临床

8、表现,鉴别: 类别 Weber Rinne 音调丧失 传导性 偏患侧 ACBC 低频为主 感觉性 偏健侧 ACBC 高频为主,临床表现,前庭神经: 刺激症状:眩晕、眼震、自发肢体偏斜(自发指误、闭目难立、星形足迹) 损毁症状:前庭反应减弱或消失 Meniere氏病:眩晕、呕吐、耳鸣、水平眼震,常常伴有听力减退,眩晕发作随耳聋的加重而减少甚至停止。 前庭神经元炎:感染后眩晕、呕吐、前庭功能下降、肢体偏斜、眼震、无耳鸣、耳聋,数周后恢复,无复发。,后组颅神经,解剖: 、均具有感觉、运动、副交感三种功能 感觉:内脏感觉纤维孤束核 上-中间神经 中-舌咽神经 下-迷走神经 运动:运动纤维发自疑核 上-

9、舌咽神经 中-迷走神经 下-副神经 副交感:神经起自下涎核-舌咽神经 迷走背核-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解剖生理,后组颅神经,舌咽神经:咽部运动、咽舌后1/3味觉、腮腺分泌 运动:中央前回内囊膝部疑核(上部),出脑干颈静脉孔咽上缩肌吞咽功能 感觉:舌后1/3、咽上部、中耳、外耳道、后颅凹、硬脑膜岩神经节孤束核中部内侧丘系丘脑 () () 交叉 () 中央后回 味觉岩神经节孤束核味觉丘系丘脑味觉中 () () () 枢 副交感:下涎核岩神经节鼓室神经鼓室丛岩浅小神经耳神经耳神经节腮腺,后组颅神经,迷走神经:外耳道感觉、吞咽、发音、内脏运动、内脏感觉、心血管运动 运动:中央前回内囊膝部疑核

10、中部,出脑干颈静脉孔软腭咽环甲肌声带 感觉:外耳道、鼓膜下部颈静脉神经节三叉神经 脊束核三叉丘系丘脑内囊中央后回 味觉:会厌结状神经节孤束核下部味觉丘系丘脑味觉中枢 副交感:迷走背核结状神经节支配平滑肌:咽、气管、食道、胃、小肠、结肠上段;心血管;胃肠胰腺分泌;内脏活动,后组颅神经,副神经:起自脊髓和延髓。作用:转颈、耸肩 中央前回内囊疑核、迷走背核,向外至颈静脉孔,与脊髓部合并,经颈静脉孔出颅,与脊髓部分分离,经结状神经节与迷走神经汇合支配咽、喉、软腭。 中央前回内囊副神经核(C1-5前角),经枕大孔入颅,与副神经延髓部合并,经静脉孔出颅,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转颈皮层中枢:在运动方向的

11、对侧皮层运动区,如头向左转。系右侧皮层运动中枢的作用;癫痫时,头转向对侧。,副神经损伤造成的斜方肌无力,翼状肩,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伸舌 中央前回内囊膝部舌下神经核(延髓下1/3背侧)经舌下神经管出颅,走向舌的底部,支配舌骨下肌群(双侧)及对侧颏舌肌。其主要作用是伸舌。,-舌下神经,解剖生理,支配舌肌的运动: 颏舌肌舌伸向外(对侧) 舌骨舌肌舌回缩 单侧支配#:直接受对侧的皮质延髓束支配,-舌下神经,一侧麻痹 舌尖偏向患侧 两侧麻痹 伸舌受限,周围性损害 伴舌肌萎缩/纤颤 中枢性损害 舌肌无萎缩 伴肢体偏瘫,临床表现#,周围性舌瘫,上运动神经元瘫不伴萎缩,下运动神经元瘫伴萎缩,临床表现,颈静脉孔综合征及其它综合征: Vernet(颈静脉孔)综合征:、 Sicard-Collet综合征:、 Villaret综合征:、及颈交感神经干损害,球麻痹,运动功能丧失:言语困难、发声困难、进食困难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呼吸、循环衰竭、唾液分泌障碍,真性 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