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736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5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上海市普陀区上海市普陀区 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质量调研(一模)试题 (满分:150 分,完成时间:100 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 27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 分) (一)默写(15 分) 1. 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雪尽马蹄轻。观猎 3.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5. 所以动心忍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 6 7 题(4 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2、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 和夕阳。(2 分) 7.下列理解恰当的是( )(2 分) A. 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 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 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 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 10 題(9 分)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 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3、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 诱敌。 8.本文作者是 ,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 (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 对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2 B.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 一 13 題(12 分) 试焚宫室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 ”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

4、而必。君欲知之, 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 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 之势也。 【注】必:果断,决断。比死敌:比,等同;死敌,死于敌,为抗敌而死。降北:此指投降败敌。 被濡衣:被,同“披”;濡衣,湿衣。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 (1)吾欲伐吴( ) (2)吾赏厚而信( ) 12. 翻译画线句: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 (2 分) 13. 越王欲伐吴,试焚宫室。下令前民众“ ”;下令后民众 (用自己的话概括)。由此,越王明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 (6

5、 分) 二、现代文(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一 18 題(20 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尤其新媒体的“星”闻报道存在着一“热”一 “冷”两种现象。对娱乐明 星的花边轶事、生活八卦,一炒再炒,文字、图片、视频,甚至还用上了直播、H5 等新技术。与此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曾率部队抗洪救灾保护 42 万人生命财产的“流泪将军”董万瑞、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 的两弹元勋任新民相继离世,相关报道却显然冷清不少。这种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同一的价值 取向。 娱乐明星知名度高、粉丝众多,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关注,很容易成为镜头的焦点、版面的热点,适 度报道

6、无可厚非。但是,个别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视听率,过度追捧娱乐明星、络红人,极力炒作个人隐 私、情感绯闻,大肆宣扬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使“星” 闻弥漫着庸俗、低俗气息。娱乐化、物质化的信 息大行其道,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倾向泛滥, 大大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 这些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 才是真正的璀璨之星。但这些“星”往往甘于寂寞、埋头奉献,所从事的领域也不为人熟知,而媒体或报道 过少,或用心不够,使人们很难了解、无从体味其中藴含 的宝贵精神力量。事实证明,只要潜心挖掘、深 入报道,他们就会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众人

7、学习的榜样。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成为明 星,激发了国民勇攀科学高 峰的热情:专题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让人 感受到默默坚守、孜孜以求的伟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很 多人敬佩不己。 追什么“星”,推出什么“星”闻,媒体责任重大。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不 能为吸引眼而 3 “失真”,不能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更不能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 无节操的“爆料”淹没我 们的生活。媒体的价值引领,不是关注谁要结婚生子、谁又离婚出 轨,而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 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应多一些激浊扬清、 少一些哗

8、众取宠,多一些积极向上、少一些庸俗格调, 把更多镜头和版面投向那些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苦干实干的科学巨星、令人敬重的学界泰斗,投向那些爱 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崇真扬善的道德先锋,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激励全社会不懈奋进的强大力量。 “铁肩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媒体只有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把那些筑梦路上的巨 匠大师和无名 英雄从幕后推到台前,用他们书写的绚丽篇章去感动社会、去影响社会,使之成为人人景仰和追逐的明星, 才不辱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和使命。 14.第一段“星闻报道”中“星”加引号,其特殊含义及表达效果是 (3 分) 15.第段画线句连用多个“不能”的表达效果是 (3 分) 16.本文

9、针对社会上 的具体现象展开论述,第段论述 了 ,第段论述了(6 分) 17. 以下对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B.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同一的价值取向。 C.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坚守和价值引领。 D.把握正确导向是媒体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18. 第段画线句不宜删除。请阐释理由。(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9 一 23 题(20 分) 冬夜说书人 馀鲁 我怀念,小时候在故乡山村漫长的冬夜里,那些走村串巷的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那 时,一进入腊月的门儿,所有的农活儿都忙活完了,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就开 始盼望着,说书人快点

10、来到。 “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小孩子们会飞奔着把这个好消息瞬间传遍全村。他们 背着背着的三 弦琴、牛皮鼓,还有鼓板、鼓架和铺盖,用竹竿一人牵着一人排着队走来,正是我们盼望很久的说书人,排 在最后面的那少年是“瞎子小光”,他是我童年时代的好朋友,这些说书人全是盲人,没有谁知道,他们什 么时候学会说书的,又是怎样互认识然后组合在 一起,走村串巷给大家说书。 说书人一来,就在村头的孤身老人满大爷家住下了。满大爷的小屋里是那么温暖,因为炕洞里整个冬 天都生着牛粪火。漫长的冬夜里,热热的土炕上,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挤在一 起,听这些盲人说书。鼓板一 响,说书开始了。鼓板声和笑声不断地飞出满大爷的小屋,

11、整个小村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孩子们都咧着 缺了门牙的嘴巴,开心大笑着,乡亲们一张张 写满艰辛和沧桑的睑上,也露出了难得的陶醉的笑容,有时 候听到后半夜了还不愿意离开。 小光和我一样大,当时也就十来岁。每次到来,他都穿得干千净净的,崭新的夹袄里面露出了雪白的 衣领,刚刚修剪的小分头,梳理得整整齐齐。“小光,你也看不见,为啥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干净整齐呢? ”我问小光。他一边整理衣领,一边回答说:“我看不见, 可乡亲们都看得呀!”他整理衣领时,好像对 着一面明亮的镜子。感谢我慢慢观察到,每位说书人,都穿戴得那么干净整洁,每一颗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 的,每个人的衣领都洗得干干净净的。 4 父亲告诉我,

12、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那时我最喜欢小光和他的师父说“大刀史更新”那一段。说这段时,小光给他的父拉 胡琴,过一会 儿,小光又打起了鼓板。他的鼓打得又急又狠,再怎么想打瞌睡的小孩,也提起了精神。 “小光,你教我学说书好不好?”我打心眼里羡慕小光,我也很想做一个说书人。“不行,你要上学 念书的。“那你教我打鼓板好不好? ”他笑着把我推到了那架小鼓面前。我一手捏着鼓棒,一手拿着鼓板, 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学着他的样子,就像一个真正的小盲人 那样煞有其事。这时,在我的心目中,好像 失明也是一种“本事”。我听见了自己敲出的响亮的鼓板声 “小光,春天和秋

13、天,你们在哪里呢?” “春天和秋天,我们也要各自回家干农活儿呢! ”他们什么也看不见,还会干农活儿? 那一瞬间, 我觉得,小光和他的师父们,真的是一些了不起的人! 说书人佳了半个多月后,又开始收拾铺盖,要离开这去邻村了。“小光,明年冬天一定再来哦!我们 等着你!”我爬到村扣的老枣树上大声喊道。大家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过了小石桥。 他们是冬夜里的说书人,是给我的童年带来过温暖和梦想的人。直到今天,我还记着父亲对我说过 的话: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是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现在,说书这门手艺,在大部分乡村里都己经失传了吧?我们这代人也早己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 我童年时

14、的朋友“瞎子小光”,当然也早己长大了。 小光,你现在在哪里呢?你们还在冬夜的山村里给乡亲们说书吗? 19. 第段中加点的“本事”的意思是 (2 分) 20. 第段画线句“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与后一句中的“ ”一词相照应,表现了。(3 分) 21. 第段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4 分) A.从侧面表现了乡村冬夜的漫长,让人感到无聊单调。 B.照应了开头“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 C.为下文“我”想让瞎子小光教“我”学说书做铺垫。 D.突出了说书人为贫穷寒冷的岁月带来的欢乐和温情。 22. 父亲说说书人是“一些有尊严的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有尊严”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

15、6 分) (1) (3)以精湛的技艺打动人,鼓舞人; 23. 本文标题“冬夜说书人”不能改为“童年的朋友”。请简述由。(5 分) 三、综合运用(1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24 26 题(10 分) 10 月 29 日早上 7 点 30 分,2017 上海国际 10 公里精英在苏州河水上游览码头起跑。作 为“上马”的 前预热,这一赛事己连续两年落户普陀区。这不仅展示了普陀全民健身风采,提升了普陀城区影响力,也为 沪上高品质路跑赛事平台増添了更丰厚的羽翼,树立了城市精 品路跑赛事品睥的新标杆。 5 24.以上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则新闻稿,请为其拟一个标题。(3 分) 25.如有问题询问赛事志愿者,以下问题,问得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猫宁,敢问 X X 路在何方? B.你这样站在这里,是不是志愿者? C.我要到对面去,能否穿过赛道? D.请问,医疗补给站里有水吗? 26.比赛当日,公安部门将对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下图红线为临时交通管制路段。居委会要通过微信提 前将此消息告知附近居民,请代拟一条微信文字。(不超过 80 字)(4 分) 四、写作(60 分) 27.题目:这才是值得珍爱的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