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637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年报和2014年法定传染病调整及及时性统计规则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培训会 主讲:韦连玉 2014年4月22日,主要内容:,1、2013年传染病信息报告统计年报 2、国家计生委关于调整部份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的通知 3、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及时性报告与审核质量评价统计规则 4、四川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检查方案,2013年绵竹市传染病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统计报告,第一章 概 述,一、资料来源与统计规则 (一)资料来源 (二)统计规则 二、基本信息 (一)各级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报告情况 1、指标定义 2、网络报告率 2013年全市符合上述条件的县级及以上传染病诊疗机构总数(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维护为5个,网络报告数5个,网络报告率100

2、.00%,与2012年持平。全市乡镇级传染病诊疗机构总数为24个,网络报告数24个,网络报告率100.00%,与2012年持平。,3、报告单位类型,2013年本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共维护单位类型4 类,30个机构。其中卫生院最多,共24个,占机构总数的80.00%;其次为医院,共4个,占13.3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占3.33%,精神病医院1个,占3.33%。 2013年全市共报告2060张报告卡,其中以医院报告最多,占总报告卡的64.03%;其次为卫生院,占17.5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占14.17%;三位合计报卡占总数的96.77%。,第二章 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一、传染病

3、网络报告信息质量综合评价 (一)传染病报告卡填报情况 2013年,本市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卡片(包括疑似病例,剔除已删除卡)2036张,卡片填写不完整1张、不完整率0.05%;无逻辑不符卡片;不准确卡1张、不准确率0.05%。 完整性:不完整卡片为现住址未填至街道、门牌号。 逻辑性:无逻辑不符卡片。 准确性:不准确卡片为:现住详细地址属于本市区,而归类为本省其它市。,1、机构网络报告率 2013年我市传染病诊疗机构总数29个,具备网络报告条件机构数29个,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有病例网络报告机构数29家,机构网络报告率100%,直报数29个,代报数为零。 2、及时报告性 2013年,全市报告法定

4、传染病卡片1573张,从诊断到报告的平均时间为2小时,及时率达100%。 3、审核及时性 2013年,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及时审核率达100%。 4、重卡率 通过对系统报告病例的姓名、性别、现住址、病种等四项指标进行查重,2013年无重卡,重卡率为零。,二、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2013年对35家零缺报单位进行传染病督导检查,统计当天门诊量,抽查上月至检查当天的内科、儿科、发热/腹泻、妇产科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未发现瞒报、漏报、未及时报告传染病情况。 5月20-24日对我市24个镇乡卫生院和4个社区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抽查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

5、、检验/放射登记本、异常信息反馈登记本。发现有缺项和漏登现象,个别医疗机构个别门诊医生字迹潦草,不理解异常信息反馈登记本的作用,什地卫生院使用电子门诊病例存在漏登病种。针对存在问题建议完善和改正所涉及问题,认真做好传染病自查工作。全市传染病报告率100.00 %,及时率:100.00%,完整率99.12%,准确率100.00%,一致率100%。,10月8日至11月13日对辖区内29个网络直报单位、3个私立医院、剑南春酒厂职工医院进行督导检查。被检查的医疗机构,抽查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验/放射登记本、异常信息反馈登记本。针对39种法定传染病和要求网络报告的其

6、它传染病,共抽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检验登记1987256份,查出传染病12种,163例,其中法定传染病125例,非法定传染病38例(水痘34例、尖锐湿疣3例、生殖器疱疹1例),报告率100 %。各医院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片共163张,报告及时率:100.00%。卡片填写完整率:100.00%,准确率:95.71%,逻辑符合率:100.00%,录入正确率:100.00%,录入一致率:100.00%,第三章 2013年绵竹市报告传染病 总 论,一、传染病监测分析 (一)发病死亡概况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2013年绵竹市报告法定传染病共12种1608例,死亡2例(肺结核1例、其

7、它感染性腹泻病1例);年报告发病率337.56/十万, 死亡率0.42/十万,病死率0.12%;与去年比报告发病率上升3.57%,死亡率下降0.05%,病死率下降7.69%,甲类传染病:本年度无鼠疫、霍乱报告。 乙类传染病:本年度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炭疽、伤寒+副伤寒、流脑、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布病、钩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报告,其余 8种(艾滋病、肝炎、乙脑、痢疾、肺结核、猩红热、淋病、梅毒)报告 1226例,较去年下降1.45%,死亡(肺结核)1例;报告发病率32.63/10 万,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

8、依次为:肺结核(433例)、乙肝(376例)、丙肝(172 例)、梅毒(145例)、痢疾(56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 96.41%。,丙类传染病:本年度无风疹、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流行性感冒报告,其余 4种(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报告 38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24.03%;死亡(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6.07/10 万;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201 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88 例)、流行性腮腺炎(71 例),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4.24%。,图1 2013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比较

9、,图2 2013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比较,图3 2013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比较,图4 2013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比较,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位次,乙类传染病发病构成:,按不同传播途径划分,2013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第一位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705例,占发病总数的57.50,主要报告病种为乙肝、梅毒、丙肝;居第二位为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437例,占发病总数的35.64,报告病种主要为肺结核;居第三位为肠道传染病,共报告83例,占发病总数的6.77,主要报告病种为痢疾、甲肝、肝炎(未分型);居第四位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共报告1例,占发病总数的0.08,报告病种为乙脑

10、。与去年相比,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分别下降1.95%和23.15%,呼吸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分别上升5.30%和1.95%,传染病死亡构成:全年死亡2例,其中:肺结核1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例,肺结核病死率与去年持平,乙肝病死率同去年比下降64.41%。 绵竹市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在德阳市6个县市区排名第4位,其中:甲乙类发病率排第1位,丙类发病率排第5位。,(二)三间分布情况,1、时间分布 2013年传染病发病率总体走势较为平稳,全年在一极小的区间内波动,其中:1-6月呈缓慢上升态势,随后缓慢下降至8月平衡运行至10月又缓慢上升,12月达到全年最高峰,主要是报告的手足口病最高

11、,共报告73例。2013年发病率在五年传染病发病率中排第二位,2013年与前4年平均值比较,1-9月唯6月与前4年平均值持平,其余月份低于前4年平均值,至10月起逐渐走高,且高出前4年平均值。(详见图4),图6 2013年和前四年平均传染病发病率月分布,2、地区分布 2013年度全市21个镇乡都报告有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五位的镇乡分别为:剑南镇、孝德镇、汉旺镇、新市镇、富新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镇乡分别为:齐天镇、清平镇、富新镇、剑南镇、新市镇(附表3-1-2、图7)。 绵竹市重点疾病发病率居前的镇乡:艾滋病前三位:汉旺镇、遵道镇、土门镇,甲肝前三位:板桥镇、齐天镇、富新镇,乙肝前三位:西南镇、齐

12、天镇、汉旺镇,丙肝前三位:齐天镇、新市镇、剑南镇,肝炎(未分型)前三位:清平镇、拱星镇、齐天镇,乙脑:土门镇,痢疾前三位富新镇、汉旺镇、绵远镇,肺结核前三位:天池乡、清平镇、金花镇,猩红热前三位:金花镇、东北镇、剑南镇,淋病前三位:九龙镇、什地镇、遵道镇,梅毒前三位:清平镇、剑南镇、绵远镇,流行性腮腺炎前三位:九龙镇、什地镇、兴隆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前三位:清平镇、金花镇、兴隆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前三位:广济镇、土门镇、富新镇,手足口病前三位:新市镇、剑南镇、板桥镇。,图7 2013年绵竹市传染病发病率地区分布,图8 绵竹市2013年传染病发病数居前8位的病种分地区发病率前三位情况,3、人群分

13、布 年龄分布:2013年全市报告传染病发病年龄在0-80岁以上之间,主要集中在1-3岁之间和20-70岁之间,男性发病是女性的1.51倍,1-3岁组发病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职业分布:发病职业主要是农民,占61.94%,发病病种主要是乙肝、肺结核和梅毒,其次为散居儿童,占8.83%,发病病种主要是手足口病。,图9 绵竹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数年龄分布,(三)绵竹市重点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特征,1、甲乙类肠道传染病 2013年我市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4种共83例,分别为甲肝(13例)、戌肝(4例)、肝炎(未分型10例)、痢疾(5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报告发病率17.42/十万,占甲乙类传染病的

14、6.77%。,(1)甲肝,2013年全市报告甲肝病例1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2.73/十万,较去年发病率下降53.59%。从1999-2013年甲肝发病情况可见,甲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从 2007年开始下降明显,随后在低位运行。 流行特征:2013年我市42.57%的镇乡发现有病例,其中:板桥镇、富新镇和齐天镇为甲肝高发地区,3-11月均有发病,男性发病是女性的3.33倍,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6.92%;全年走势除4月高于五年平均值外,其余月份低于五年平均值,且1、2、12月出现零报告。 流行趋势预测:近年来我市甲肝发病在低位徘徊,与经济条件、卫生习惯改善和甲肝疫苗接种有关,5

15、.12地震后,我市对高危人群进行了查漏补种,且接种甲肝疫苗后抗体水平可持续保持二十年,因此,预计在十年内甲肝在我市都会处于低发状态。,图11 1999-2013年甲肝发病率情况,图12 2013年与五年平均值甲肝发病率月分布,防控建议: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进一步做好“病从口入”的防病知识宣传,提醒民众注意个人卫生,同时继续做好甲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和监测工作。,(2)痢疾,2013年全市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56例,无阿米巴性痢疾报告,无死亡病例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数位居全市第8位,发病率11.76/十万,较去年下降17.68%。从1999-2013年痢疾发病情况可见,痢疾发病2000-2005

16、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2006年因发生一起菌痢暴发疫情而突现一个高锋,随后几年一直在相对低位平稳运行。,图13 1999-2013年痢疾发病率情况,图14 2013年与五年平均值痢疾发病率月分布,流行特征:2013年我市57.14%的镇乡发现有病例报告,其中:富新镇、汉旺镇和绵远镇为痢疾高发地区,发病年龄在0-85岁以上,主要集中在0-2岁和35-65岁人群居多;发病职业主要是农民,占48.21%,其次是散居儿童,占21.43%,男女发病基本持平,有明显的季节分布,6-10月发病数明显多于其它月份;2013年与五年平均值比较:1-6月走势基本一致,2013年7月明显增多,达到全年最高值,也高出五年平均值,8-9月又明显低于五年平均值,随后的10-12月走势与五年平均值基本一致。 流行趋势预测:痢疾是我市常见传染病,多年来基本位于我市甲乙类传染病的前5位,今年排名第5位。 5.12地震后,加强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全市农村房屋基本都进行了重建和加固维修,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环境饮用水得到很大改善,预计今后十年我市痢疾发病仍在一个相对低位运行,局部地区不排除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