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611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苍溪县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四川省苍溪县三校四川省苍溪县三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第 第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n) 弥散( m) 惧惮(dn) 怠慢(di) B行辈(hn) 撺掇(cun duo) 踱来踱去(du) 诣太守(y) C翩然(pin) 孕育(yn) 风雪载途(zi) 炎热(yn) D俨然(yn) 阡陌(qin m) 垂髫(tio) 刘子骥(y) 2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

2、字的一项是( )。 A嘱咐 行辈 踊跃 皎洁 B眼眶 羁绊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C海棠 萌发 消声匿迹 周而复始 D凋零 枯燥 天衣无缝 海枯石烂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B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是否努力。 C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D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 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氛围中,使人叹为观止。 C元旦期间,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

3、之乐。 D他在大会上的即兴演讲,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2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 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 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 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 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4、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 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 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 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 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 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

5、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 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 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 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 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 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 充满了各种

6、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 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 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 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 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 当中所占的

7、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5.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 间过得越快。 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

8、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喝新的事 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 经意就过去了。 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 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 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你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 似箭的问题。 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的原因,结果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

9、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 现“相对论”的。 D.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 读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 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列各项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4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9下面加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 B从选文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花源人。 第卷 非选择题(共 90 分) 四、(11 分)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

12、行,欲穷其林。(2 分) 译文: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 分) 译文: 12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2 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关雎,回答问题。(5 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2 分) (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五、(14 分) 14默写(任选六句)。(6分) (1)小石潭记

13、中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 是: , 。 5 (2) ,白露未晞。(蒹葭) (3)溯洄从之,_ 。(蒹葭)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以向张九龄含蓄表达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的诗句是: , 。 (5)请你用诗句“ , ”表达朋友之间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 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走进名著。(4 分)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 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 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

14、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 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的,“书”指的是_。(2分) (2)傅雷在第一份家书中说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2 分) 16.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4 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 为一种时尚。学校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 (2)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答: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5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