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578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幻灯片:-一、通史纵横---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42张ppt)(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模块二,模块能力培养,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 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 变革与转型,一、通史纵横 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二、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近代中国觉醒与探索,三、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 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 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五、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 明:文明多样性、世界 更加丰富多彩,时空、史实、特征一线贯通,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政治、经济、文化交相辉映,一、列强侵华和农民阶级的抗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签订中英南京

2、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3太平天国运动 (1)前期: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 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1864年,太平

3、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4甲午中日战争 (1)1894年7月,日本军队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二、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1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 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三、“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1林则徐 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 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时空、史实、特征一线贯通,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政治、经济、文化交相辉映 一、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1深重的民族危机

5、(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义和团运动 1898年,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3辛亥革命 (1)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 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成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国号“中华民国”。 (3)建政: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4)颁布中华民国

6、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5)意义: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变化。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 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领导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

7、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三、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传播 1维新思想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主张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成为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共和思想 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民主与科学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4社会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时空、史实、特征一线

8、贯通,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政治、经济、文化交相辉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27年) 1五四运动 1919年的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 折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

9、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4国民大革命 (1)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2)“四一二” 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3)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5毛泽东思想萌芽 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革命道路的开辟 (1)“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红军

10、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由于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新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2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日本局部侵华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1抗日战争 是一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民族工业的萎缩 抗战时期,由

11、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掠夺和国统区的战时体制,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3毛泽东思想形成 (1)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形成。 (2)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2)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解放战争胜利 经过

12、战略防御、反攻、决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历史结束。 3民族工业 由于美国商品排挤、官僚资本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等因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时空、史实、特征一线贯通,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相辉映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和拓展 1新航路开辟 (1)葡萄牙:探寻绕过非洲南端到达东方的航线。 1487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开辟欧洲到达东方的新航线。 (2)西班牙:向西寻找到达东方的航线。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15191522年,麦哲伦

13、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2殖民扩张 (1)荷兰:以优越的地理环境,通过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广占殖民地,到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2)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形成“日不落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2)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 权利法案:用法律形式确定议会主权至上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形成。由国王任命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进行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

14、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君主统而不治。,2美国总统共和制确立 (1)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三权分立体制确立。 (2)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3法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三、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6世纪) (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15、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2)成就: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3)历史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宗教改革(16世纪) (1)原因:中世纪教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2)成就:马丁路德等。主要观点: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3)影响: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启蒙运动 (1)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核心:理性。 (3)成就: 启蒙思想家: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主

16、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等。,(4)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成为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四、经典力学的出现 1背景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时代。 (2)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3)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成就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影响 (1)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3)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