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554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24-有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解析28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其中的个体。常绿阔叶林组成的是一个群落。 马尾松林中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构成了一个群落。 答案:D2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消 费者,自养生物草食动物,异养生物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自养生物,

2、初 级消费者 A B C D 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 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答案:C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自 己利用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

3、再利用;蚯蚓不是微生物,但属 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而是生产者。 答案:D4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 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解析:从图中无法判断a、b、c哪个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 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 答案:C5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

4、有4条食物链 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解析:根据食物网简图,可计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 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 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 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 答案:B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要使最高营养级生物的产量最高, 把能量较多引向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和生物E和C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 ABCE、捕食和竞争 B. AEC、捕食和竞争 C. AD、竞争 D. ABE、竞争和捕食 答案:D7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

5、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 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答案:A8下图表示对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人所含能量进行统 计所得的数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 A甲只能是农田生态系统,乙可能是草原生态系统 B甲可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乙可能是森林生态系统 C甲可能是农田生态系统,乙一定不是湖泊生态系统 D甲可以是湖泊生态系统,乙也可以是湖泊生态系统 解析:图甲中人含的能量比植物、动物多,所以图甲可能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如农 田生态系统或城市生态系统;图乙中植物所含能量最多,因此图乙是自然生态系统,如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 答案:B9. 某生态

6、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甲、 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相对比值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种群乙的有 机物总量的相对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下图的 () 解析:先根据图示确定四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丙甲乙丁,乙增加会引起丁增 加、甲减少,丙会因甲的减少而增加。关键是要明确推理至此为止,不能继续无休止地 推理下去。而答题时,要紧扣种群乙的增加来考虑答题。 答案:D10如图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鸟类的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相 互关系。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能体现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的空间特征 B该图中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7、C如果由于环境污染,苔类大量死亡,则人工白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D该图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掌握程度。垂直结构是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的分层现象,是指不同 生物分布在不同的层次,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判断出A是正确的。该图中所有生物不能组 成一个完整的群落,因为没有分解者。如果由于环境污染苔类大量死亡,则人工白杨林 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弱。在食物网中,每条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食物网中的最 高营养级生物,该图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A和I。 答案:A11对一个受到农药轻度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得该湖泊内

8、具有食物关系的甲、乙、 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多选) ()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 A. 从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 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 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甲、丁两个种群 解析:根据表中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数据分析,乙为生产者;甲、丁两生物种群能量相 近,不是捕食关系,应都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能形成两条 食物链;除乙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根

9、据生物富集原 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越多,如题中的丙种群。 答案:ABC12. 2008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 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 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 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 解析:福寿螺以水稻为食,属植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生物;根据图中的食物网可 知,福寿螺急剧

10、增多的原因是食物(水稻)充足,或没有天敌或空间条件充裕等。根据能 量传递效率,至少要消耗水稻(1505)20%725(克)。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 养级的生物是蛇(第三、第四营养级)。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 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 竞争关系的是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 是因为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

11、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 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 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 _。 答案:(1)7I、D、AA和D(2)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或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3)C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 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14(26分) 右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 (2)在此食物网中,_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最高营养 级的生物是_。 (3)在此食物网中,可以占有两个及以上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有_。 (4)猫头鹰在此食物网中可以占有_个不同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草_kg。 (5)兔和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食物链 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_联系。 (6)在此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共有_个营养级。其中生产 者是_,是第_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_,是第_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是_,是第_营养级。 (7)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会_。 (8)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