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544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中化学-第1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时幻灯片-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子反应,你知道在烧杯中加入什么溶液灯泡才会亮吗?为什么?,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实验】把碳棒插入成有NaCl的烧杯中,仔细观察烧杯中灯泡是否变亮? 如果烧杯中盛有纯水,观察详细做好记录。最后将NaCl固体逐勺 加入纯水的烧杯中,观察装置中灯泡的变化,。,【问题】怎么样解释上述现象? 1.没有离子,有离子但不移动 2.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太小 把氯化钠加入到纯水中灯泡变亮的原因是氯化钠溶于水后在水的作用下 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动画】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过程 【结论】氯化钠固体中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但氯化钠溶于水后在水 的作用下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问题】分析总结什么

2、是电离? 一、电离 1.电离: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理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问题】纯水中也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为什么不能导电?,【问题】同学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物质也能像氯化钠一样溶于水后导电? H2SO4、NaOH、NaCO3,2.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弱电解质:,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存在电离平衡。,(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常见的电解质: 酸、碱和绝大多数的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溶于水和熔融两个条件只具备

3、一个即可 3.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氨气、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 4.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5.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影响,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注意】,常见的CH4,C2H6O,NH3有机物和酸酐属于非电解质 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化合物才是非电解质 不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 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u,石墨,氯化钠溶液,做一做:,例1: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NaCl溶液 氯化氢 硫酸 SO3 BaSO4 乙醇 金属钠 石墨 MgCl2 C

4、aO, ,p33第3题,2.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如何用化学用语讲氯化钠理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表示出来?,3.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电离的条件:溶于水或受热熔融 (1)大多数盐和强碱: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例如:NaCl晶体中存在Na和Cl,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NaCl晶体不导电,溶于水后,在水分子作用下,Na、Cl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当NaCl受热熔融时,温度升高破坏了Na和Cl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变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2)大部分含氧酸和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而发生电离,液态不电离。 例如:HCl气体不导电,溶于水时

5、,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 2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离子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2)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3)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即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电解质溶液显中性。,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2(SO4)3=2Al3+ +3SO4 2-,B.MgCl2 = Mg2+ + Cl2-,C.Ba(OH)2 = Ba2+2(OH)-,D.Na2CO3 = 2Na+CO3-2,A,p34第4题,写出下列物质

6、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HCO3- NaHSO4 = Na+H+SO42- KMnO4 = K+MnO4-,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1.质量守恒: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3.原子团不能够拆开,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类别、种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其他分法,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分析实验2-1(P31),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进行离子反应的实质是:,SO42- + Ba2+ = BaSO4,

7、像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 示反应的式子.,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1、写出化学方程式:,例:2AgNO3 + CuCl2 = 2AgCl+ Cu(NO3)2,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 式表示。,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3、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4、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 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2Ag+ + 2

8、Cl- = 2AgCl,Ag+ + Cl- = AgCl,3、离子反应的书写:,“写”,写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氧化物、弱酸、弱碱等。 “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基础,关键,途径,保证,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练习:把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1.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2.Br2+SO2+2H2O=2HBr+H2SO4,Br2+SO2+2H2O=4H+2Br-+SO42-,3.KClO3+6HCl=3Cl

9、2+KCl+3H2O,ClO3-+5Cl-+6H+=3Cl2+3H2O,下列几种不同的酸与不同的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HCl=NaCl+H2O,KOH+HCl=K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2KOH+H2SO4=K2SO4+2H2O,H+OH-=H2O,H+OH-=H2O,H+OH-=H2O,H+OH-=H2O,虽然反应的化学式不同,但离子方程式是相同的。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由酸电离出来的H+与由碱电离出来的 OH-结合生成了水。,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只表示某一具体的反应,而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 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

10、表示同一类型的 离子反应。,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2)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3)氢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4)大理石加入稀盐酸中,OH-+H+=H2O,Ba2+2OH-+2H+SO42-=BaSO4 +2H2O,Cu(OH)2+2H+-=Cu2+2H2O,CaCO3+2H+=Ca2+H2O+CO2 ,二.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 离子方程式。,(2)对于微溶物的处理:,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微溶物用化 学式。,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 (稀溶液),应写成

11、离子形式。,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 态,应写化学式。,(3)单质、氧化物、气体、弱酸、弱碱(NH3H2O) 、难溶于水的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HF 、 HClO 、 CH3COOH 、 H2CO3 、 H2SO3 、 H2S 、 H3PO4,钾钠铵硝皆可溶、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碳磷酸盐多不溶,,(4)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 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HCO3-、 HS- 、 HSO3- 、 H2PO4- 、 HPO42-等),例:1、NaHCO3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2、NaHSO4与NaOH反应:,H+OH-=H2

12、O,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硫酸, 浓热硫酸与铜反应,CO2 + OH - = HCO3-,2CO2 + Ca(OH)2 = Ca(HCO3)2,2Cl2 + 2Ca(OH)2 = CaCl2+ Ca(ClO)2 +2H2O,作业: 1.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2.硫酸与氯化钡反应 3.碳酸钙与硝酸反应 4.碳酸钠与硫酸反应 5.铁与稀硫酸反应 6.氧化铁与硫酸反应 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8.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碳酸氢钾与硫酸反应 10.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二、离子反应发

13、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弱酸、弱碱),(3)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注:离子反应只要能具备上述三种条件之一便可进行,AgNO3+NaCl=NaNO3+AgCl ,Ag+Cl-=AgCl ,H2SO4+NaOH=NaSO4+2H2O,H+OH-=H2O,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a2+H2O+CO2 ,三、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的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是否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若符合则不能大量共存。,(1)看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微溶物,(2)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气体,(3)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或水),离子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