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347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5.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灭菌监测方法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 xxx 2018.2.7,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 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 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 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 菌质量的重要措施。,热力灭菌效果监测:包括,压力蒸汽、干热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2、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内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分类: 根据排放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可分为: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包括: 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生物监测,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必须每锅进行) 物品的包装体积、重量: 下排气式:30cm30cm25cm 预真空: 30cm30cm50cm 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不超过5kg 快速蒸汽:一般无包装,工艺(物理)监测(程序监测),按照经过试验所确定的灭菌工艺和有关参数进行检查,以判断灭菌是否按

3、照规定的条件进行,排气情况: 灭菌温度 灭菌时间 压 力 每次灭菌应做详细记录 包括: 每锅锅号、压力、温度、时间、 灭菌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压力蒸汽灭菌所需压力、温度、灭菌时间,B、化学监测,包括:包内指示卡(121、132)、 包外指示胶带 要求:指示胶带每包外必贴; 指示卡每包包内必放。 结果判断:灭菌包,指示卡(带)由米色变成黑色,表示达到灭菌条件,注意事项:,包外化学指示胶带 : 根据变色情况,只能代表物品是否已经灭菌 ,仅仅起到一个鉴别作用,不能代表灭菌是否彻底。 包内化学指示卡: 可以准确反映灭菌的时间、温度和饱和蒸汽的综合变化,是鉴定每一个包裹内部的情况,指示卡(米黄色区域)

4、与对照色块颜色相符,表示灭菌彻底。,C、生物监测 1)压力蒸汽灭菌器: 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每台灭菌器进行一次(指示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2)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在投入使用前,应 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以投入使用。,【方法】 1、 使用时,将生物指示剂放入标准检测包(16条41*66cm全棉手术巾叠放成23*23*15cm)的中心或待灭菌物品包的中心,置于灭菌器的难消毒的位置按规定的灭菌温度和时间进行灭菌处理。 2、 灭菌完毕,即刻将生物指示剂取出,盖朝上垂直握于手中,用专门工具夹碎管内安瓶,让培养液流出浸没菌片,置于56恒温培养箱内或配套的微型培养器内培养24小时观察初步

5、结果,48小时观察最终结果。,生物监测,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必须进行: A、 日常监测 B、 化学监测 C、 生物监测,日常监测:使用时 记录 :新灯管启用日期、灯管使用照射时 间、累计照射时间、擦管时间、化 学及生物监测结果记录,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清洁,一般每周一次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该及时擦拭;,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B、化学监测及方法 要求:每季度1次主要监测使用中灯管的照射强度 。新灯管要进行抽样监测。,监测方法: 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强度监测化学指示卡(必须经过卫生部批准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 注意擦干净紫外线消毒灯管并将其打开5分钟; 将紫外线消毒灯强度监测化学指示卡垂直平放于灯管一米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与其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结果判定: 普通30 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 W / 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W / cm2 ,为合格; 30 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 W / cm2,为合格。,C、生物监测: 经紫外线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 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达到90.00%。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空气培养 表面消毒

7、效果的监测:物体表面采样,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后国家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 或20cfu /100cm2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 200cfu/g 或200cfu /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 必须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 进行 生物和化学的监测。 使用中的消毒剂国家卫生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应 100cfu/ml,致病性微生 物不得检出。,三、消毒灭菌剂监测,化学监测要求 应该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

8、定期监测。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作为消毒剂使用) 等:应该每日监测浓度,并做好记录;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戊二醛(作为灭菌剂使用):每周不少于1次监测浓度;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含氯消毒剂浓度测试纸: 测定时,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的有效成分浓度值。 时间超过1分钟,颜色即逐渐消退。,化学监测 戊二醛浓度测试纸操作方法: 从小瓶中取出一条试纸,并旋紧瓶盖; 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并及时取出; 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液体; 横置于瓶盖上,

9、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 等候3 8分钟的颜色变化,判读结果。 (低于3分钟,颜色变化不彻底结果不正确; 超过8分钟,颜色逐渐褪去,也使判读困难),化学监测 戊二醛浓度试纸操作操作结果判定: 指示色块变成均匀黄色时,说明溶液的有效浓度高于所测最低有效浓度。 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说明溶液的有效浓度低于最低有效浓度。,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 A、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B、定期进行物体表面培养 C、定期进行工作人员手培养,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环境分类: 类: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 类

10、: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 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 通病房和房间 类:传染病科及病房,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 医院应每月(季度)对手术室、产房、母婴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时,怀疑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该及时进行监测。,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A、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或空气采样机)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 30m2 ,

11、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肪平板(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监测: (用直径9cm平皿),空气监测: (平皿打开方式),4、判断结果: 非洁净手术室、产房、烧伤病房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5、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 情况下

12、,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 用浸有(或含有相应中和剂)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 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的无菌洗脱液试管中,立即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直接用棉拭子涂擦采样。,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3、检测方法: 1)细菌总数检测: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 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

13、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 样本接种2个平皿; 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 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置36 1 温箱培养48小时,计算菌落数。,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2)致病菌检测: 原则:致病菌的检测依据污染情况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常规检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4、结果判定: 儿科、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及其病房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数总数10cfu/(5min直径9cm平皿)

14、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 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C、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手采样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或含有相应中和剂)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 将棉拭子投入10ml的(或含有相应中和剂)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C、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3、检测方法: 1)细菌总数检测: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

15、0次; 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 样本接种2个平皿; 内加入已熔化的45 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 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置36 1 温箱培养48小时,计算菌落数。,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C、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3、检测方法: 2)致病菌检测: 原则:致病菌的检测依据污染情况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C、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4、结果判断: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 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D、皮肤粘膜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皮肤粘膜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肤处; 用浸有(或含有相应中和剂)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 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 (或含有相应中和剂)无菌洗脱液试管中,立即送检。 不规则的粘膜皮肤处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D、皮肤粘膜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3、检测方法:同工作人员手。 4、判断结果:参照工作人员手的卫生学标准 5、注意事项:皮肤粘膜采样处,若表面不足 5cm5cm 可用相应面积的规 格板采样。,四、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