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7143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上课版剖析(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六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法等四个方面。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并赏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效果。,考点透视,【例1】 (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名题导练,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_ _ 解析:本题考查鉴

2、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全诗并没有直接写“梅”,而是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如“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就用大雪来对梅进行烘托。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借题发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应先把握全诗所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联系所积累的诗歌常用技巧,从手法、运用、作用及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例2】 (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 杭 四 月 (元)白珽 四月余

3、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 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 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诗歌中体现出来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D级。颔联对仗工整,色彩映衬,采用意象叠加的名词组合方式,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乡村安乐的田园生活。 答案: 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朱樱青豆酒”既从视觉上写“朱”和“青”之色彩,又从嗅觉写酒的香味。“绿草白鹅村”从视觉写草之绿,鹅之白,白绿相衬,

4、颜色明丽喜人,烘托出四月乡间清新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闲适之情。颔联运用了名词组合的方法,巧妙地将樱桃、豆、草、鹅等乡间的独特物象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乡村图景,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的情怀。(回答出一点即可) 借题发挥: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作用及效果。解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例3】 (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 朴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

5、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_ 解析: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答案:(答案要点)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借题发挥:诗歌的关键是情、景的关系,这是解开诗歌意境和感情的钥匙。诗人缘情写景,景随情迁。要准确答题,

6、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抒情手法。以景衬情是最常见的一种景与情的关系,主要手法有以喜景衬喜情,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喜情。答题时先要给出一个名目,然后再结合诗句指出用什么景衬什么情,最后指出表达效果,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衬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四大部分的内容。 一、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

7、达效果。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泛泛地指出其共性作用。 二、鉴赏诗歌运用的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抒情、描写、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一)抒情方式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1直接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

8、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 园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_,解析:此诗清新俊爽,明快自然,在李贺诗中是风格独特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宪宗削藩事业的拥护和投笔从戎的愿望,也含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对唐王朝重武轻文的国策不无微词。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2间接抒情 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1)借景抒情。 指的是借

9、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闾 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的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_ _,解析: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三闾庙,是奉祀屈原的庙宇。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含蓄的诗句,抒发了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前两句是抒情,后两句是写景,要回答此题,就必须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本诗凭吊屈原。用沅湘长流不尽的江水比喻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表达了对他的极大同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落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

10、了屈子的哀怨,寄托了作者的同情。,(2)触景生情。 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_ _ 解析: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的变化,耐人寻味。问题是“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是从什么转到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愁”,第四句中的“悔”。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才能准确作答。,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

11、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3)寓情于景。 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_ _,解析:这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诗的前两句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

12、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两句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派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4)借古讽今。 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手法。 【例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

13、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呢?请作具体的分析。 _ _,解析:作者是唐代的人,写的却是三国的人和事,很显然不是为写古而写古那么简单。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叙事

14、,后四句主要是抒情。刘禹锡写此诗时,正处于藩镇势力意欲抬头之时。刘禹锡此诗确有他指。 答案: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无情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它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5)托物言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例6】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 狱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解析:诗的开头两句点题,分别从蝉和己两方面写起。蝉最喜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