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104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要领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2,1,糖 尿 病 流 行 病 学,2019/4/22,2,主要内容,糖尿病简介(了解) 糖尿病流行病学(熟悉) 糖尿病危险因素(掌握) 糖尿病预防策略与措施(掌握),2019/4/22,3,教学大纲要求,掌握1型和1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熟悉1型和2型糖尿病的各自流行病学特征 了解糖尿病的临床分类和诊断标准,2019/4/22,4,第一节 概述,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病生理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治疗,2019/4/22,5,一、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

2、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主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临床症状主要有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糖尿病为慢性终生性疾病,易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2019/4/22,6,二、糖尿病的病生理及临床表现(一),胰岛素可促进机体充分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脂类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其分解,降低血糖。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的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靶器官受体受体后信号传导体系发挥代谢调节作用,2019/4/22,7,二、糖尿病的病生理及临床表现(二),2019/4/22,8,三、糖尿病的分类,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

3、对缺乏) 1.自身免疫性 2.特发性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95以上的、病因至今未明、以不同程度胰岛素分泌缺 陷和胰岛素抵抗共存所致原发性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胰岛细胞基因功能异常 胰腺外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 感染 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 其它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仅指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而在妊娠前后糖耐量基本正常者。,2019/4/22,9,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019/4/22,10,五、糖尿病的治疗,治疗控制血糖的三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治疗 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五大措施: 糖尿病教育 饮食控制

4、 运动疗法 降糖药物治疗 病情监测,2019/4/22,11,第二节 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199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1.43亿,以2型糖尿病为主(90%)。糖尿病已成为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的第三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人数都在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国、印支次大陆及非洲等国家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更快。预测2010年和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分别达到2.39亿和3亿,发达国家将增加45%,发展中国家增加200%。 我国1996年20-74岁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21%,全国共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接近1亿。

5、印度、中国以及美国是三大糖尿病大国。,2019/4/22,12,一、地区分布,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地区分布 城乡差别,2019/4/22,13,1型糖尿病地区分布,国家之间有差异 发达国家高于不发达国家 最高 芬兰(45/10万)和撒丁岛; 中等 欧美3-19/10万; 最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0.5-1.3/10万 我国是世界上报道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约为0.5/10万 同一洲内各国有差异 芬兰(45/10万)和希腊(4.6/10万)相差10倍以上。 南北差异 纬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我国以长江为界,北高(0.65/10万)南低(0.5/10万),2

6、019/4/22,14,2型糖尿病地区分布,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发展中国家中生活方式西化地区高、保持传统生活方式地区低。,2019/4/22,15,我国糖尿病的地区分布,东北的黑龙江、华北的北京、西北的青海、华东的福建和华西的广州最高,内蒙和贵州最低。,2019/4/22,16,城乡差别,城市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印度、斐济),2019/4/22,17,二、时间分布,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2019/4/22,18,1型糖尿病时间分布,季节性 1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秋冬季发病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饮食、运动有关。 长期趋势 美国和日本年度变动较小。欧洲国家(芬兰、

7、瑞典、挪威、荷兰、奥地利、英国)增高。以芬兰为例: 1953年为12/10万, 1987-1993年维持在36/10万, 1994年为40/10万, 1996年为45/10万,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10万。,2019/4/22,19,2型糖尿病时间分布,发达国家2型糖尿病居高不下,有些国家还在增加,主要与人口老龄化、诊断灵敏度提高有关。 发展中国家2型糖尿病增加迅速。增加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较贫穷的国家,经济发展越快,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越快。 我国糖尿病增加速度也很快。,2019/4/22,20,各国糖尿病患病率时间变化趋势,2019/4/22,2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时间变化趋势,1

8、980年14省市30万自然人群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 据19941995年全国23个地区25万人口的调查,全国大部分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为2.51。 1996年随机抽样调查全国11个省市42000人,患病率为3.21。 在15年间上升速度最快的是广州(9.4%),最慢的是宁夏(2.2%),2019/4/22,22,1979-1998年我国糖尿病调查报告,2019/4/22,23,三、人群分布,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2019/4/22,24,1型糖尿病人群分布,年龄 10-14岁发病率最高,青春期后开始急剧下降。女性发病高峰比男性早1-2岁。 性别 在非白种人中女性高于男性,白人中男性高

9、于女性或男女接近。 种族 美国白人高于黑人。 科罗拉多非西班牙语种人高于西班牙语种人 以色列不同种族之间有差异,2019/4/22,25,2型糖尿病人群分布,年龄 性别 职业 民族 家族史 移民研究 社会经济地位,2019/4/22,26,年龄,随年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增高。40岁以后急剧升高。调查显示,每增加10岁,空腹血糖增加0.1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增加0.44-1.11mmol/L。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与器官功能衰退,肥胖等因素有关。 也有研究显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糖尿病发病率开始下降(出生组群效应) 1996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患病率为11.37%,而小于40岁组患病

10、率为1%。另外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之比随年龄增高而下降,说明糖尿病在我国有年轻化的趋势。,2019/4/22,27,全国11省市不同年龄组DM和IGT患病率(%)1997,2019/4/22,28,性别,欧洲与美国:女性高于男性(美国2倍40-69岁) 韩国和日本:男性高于女性 我国:女性(3.79%)高于男性(3.40%)。 各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及行为因素造成的,而与种族因素无关。,2019/4/22,29,职业,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大,糖类可被充分利用,肥胖者少见,不加重胰岛负担,因此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前三位分别是干部、知

11、识分子、职员,较低的有渔民、农民、牧民,2019/4/22,30,民族,不同地区、国家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不同 患病率最高 美洲本土的比马印第安人、亚太地区岛国(瑙鲁、斐济)、非裔美国人 患病率最低 爱斯基摩人和Athabansca印地安人。 同一地区、国家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亦不同 如美国土著比马印第安人30-64岁患病率高达40-50,而美国白人为6-8。美国65-74岁黑人26.4 白人17.0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高于其他民族,同一地区中回民高于汉族,低于汉族。,2019/4/22,31,同一省市不同民族糖尿病患病率比较(%),2019/4/22,32,家族史,2型糖尿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有糖尿病

12、阳性家族史者糖尿病患病率比无家族史者高3-40倍。糖尿病一级亲属患病危险更高。,2019/4/22,33,移民研究,来自不发达国家的移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原本土居民,甚至高于移居地居民。 住在不同地区的华人2型DM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中国大陆1,夏威夷1.8%,新加坡4,马来西亚7.4%,毛里求斯16。,2019/4/22,34,社会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在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中更常见,高收入者文化和卫生知识水平高,膳食合理,能得到较好的医疗保健; 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地位高或生活富裕的阶层更常见,可能与他们摄取更多的能量及饮食西方化有关。 因此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与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似乎可分为发

13、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型,前者已失去收入多糖尿病亦多的规律,后者则仍为富有者的多发病。,2019/4/22,35,第三节 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共同促成了糖尿病的发生。,2019/4/22,36,1型糖尿病危险因素,1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免疫调节和化学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和其他环境因素。,2019/4/22,37,1型糖尿病之 遗传因素,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同卵双生子发生1-DM的一致率为25-30%,异卵双生子为5-10% 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发生1型糖

14、尿病的危险性增加(5%vs0.2%-0.4%)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有关。 HLA 基因的出现频率与种族、民族有关。,2019/4/22,38,1型糖尿病之 遗传因素,人类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体最为复杂的基因体系。包括三个基因群:、三类基因群。 最早发现与1型糖尿病联系较密切的是类,此后发现类基因群(尤其是DQ、DR亚群)与1型糖尿病关系更为重要。 HLA-DR 具有HLA-DR3 和HLA-DR4的人较常人患病危险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HLA-DR2是保护性因素。 HLA-DQ HLA-DQA1 arg- 52或HLA-DQB1

15、 non-asp-57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高,两者同时存在危险性更高。HLA-DQB1 asp-57 ,具有防止1型糖尿病发生的作用。,2019/4/22,39,1型糖尿病之自身免疫,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常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如胰岛细胞胞浆抗体、胰岛细胞表面抗体,这些抗体和补体结合,通过细胞免疫破坏胰岛细胞,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如英国糖尿病学会登记的16岁以下新发糖尿病中ICA阳性率达85%。 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019/4/22,40,1型糖尿病之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证据 1型糖尿病的季节分布特点和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流行季节一致,冬季高发。 50%的1型糖尿

16、病发病前或发病中有急性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20患有先天性风疹的儿童会发生1型糖尿病 实验室研究结果 近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血清中有抗病毒的抗体。 1型糖尿病的患者胰腺中分离出病毒,接种动物发生糖尿病。 致病病毒有 柯萨奇病毒B4(CVB4)、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心肌炎病毒。病毒可直接损伤胰岛细胞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间接发挥作用。,2019/4/22,41,1型糖尿病之其他因素,饮用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基胺可能对1型糖尿病有致病作用。 早期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容易发生1型糖尿病,可能与牛乳清蛋白多肽有关。 噻嗪类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避孕药等也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维生素、抗氧化剂有保护作用。,2019/4/22,42,1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小结,HLA决定了个体对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在病毒感染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直接造成胰岛细胞的损伤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发胰岛的损伤和破坏,发生糖尿病。,2019/4/22,43,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 遗传 环境(肥胖、体力活动、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