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7098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山行》课件 (共32张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山,山 行,杜牧,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 李白和杜甫。,走进作者 了解常识,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春,夏,秋,冬,因为有了春、

2、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季的名诗。,同学们去过北京的香山吗? 到了深秋,香山上满山遍野,一片火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山上的红叶,那就随我到北京香山公园一游吧。,情境导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有累累的硕果。王勃把秋天写得十分壮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把秋天写得十分清幽: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李白则把秋天描绘得十分苍凉: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毛泽东把秋天写得改天换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看杜牧把秋天写得多么的富有生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3、月花。,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1、诗歌的朗读很讲究,那么,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请你来试一试。 2、听读山行掌握正确的读音,并学习划分朗读节奏。,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杜牧,xi,小组合作 疏通意思,1、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2、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形成共识。,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 寒山: 石径: 斜:,向山的远处伸展。,深秋时节的山林,石头小路,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句解: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 路伸向远方。,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 “白云生处”和“白

4、云深处”比较:,深: 生:,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句解: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浓厚,浓郁,生出,存在,“生处”和“深处”都给人有点朦胧飘渺,产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动人的。但“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更为高远、更为飘渺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 枫林晚: 霜叶: 红于:,因为,傍晚时候的枫树林,比还红,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句解: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 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鲜花。,理解诗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

5、“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

6、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杜牧,远景,近景,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白云飘浮 人家居住

7、,喜爱枫林 难抑惊喜,点明原因 揭示中心,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歌颂了枫叶不畏严寒的精神。,合作学习,1、山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2、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请用“我觉得 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仿佛让我看到了 ”或“我觉得 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 ”句式说话。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句?其它各句与这句诗构成怎样的关系? 4、“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其它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 5、古人云:“诗言志。”请你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6、你能给这首重新拟一个标题吗?,1、山行

8、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明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2、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请用“我觉得 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仿佛让我看到了 ”或“我觉得 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 ”句式说话。,(1)我觉得“生”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让我看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了山很高。又因“有人家”居于此处,“白云”亦可理解为“炊烟”,一

9、个“生”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机,使人倍感温馨。,【示例】,3、“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其它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对比、比喻新异。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一般人的心理是不容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的。诗人不仅将经霜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花朵还要鲜艳。 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 。落脚在红色,强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烈,红得有生命力”。并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发的新春之红。诗人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咏秋诗的“悲壮”之调,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

10、机。诗人的情感是独特的。,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重要特点。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枫叶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诗人激赏的正是枫叶的这种独特品格。在“霜叶”与“二月花”的比照中表明,美不美,不在于是否有天生的丽质,更在于能否经受住后天的磨练。 ,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4、古人云:“诗言志。”请你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明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感悟画意诗情,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11、?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远处的寒山;近处的石径;飘动的白云;寂静的人家;傍晚的枫林;红色的霜叶。有远景有近景,有动画有静美,红白相间,色彩艳丽,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鉴赏诗歌中的词语妙用: 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好于“深”,“深”只是体现了远、浓,“生处”为云之源头,云腾雾涌,有动感美。 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秋景胜春景,色彩更鲜艳,生命力更强盛,更耐寒,体现了秋景的生机勃勃,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景语即情语。情由景生,境由心生。诗的前两句客观描述远景,后两句却渗透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成就了诗的个性化立意,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1、课外搜集有关写秋天的诗词名句,并把它们摘抄到笔记本里。 2、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词。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的美景。,迁移拓展,意境延伸,作业,背诵并默写山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