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981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9.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新哲学课件2:世界的统一性(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专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学习与思考: 1、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思考物质 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2、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说明时空的有限与无限、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4、说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问题。 5、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思维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6、说明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发展 1、世界统一于什么?,一 元 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一元论,唯物一元论,唯心一元论,二 元 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笛卡尔,多 元 论,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世 界,物理世界 世界1,心理世界

2、 世界2,知识世界 世界3,波普尔 1902-1994,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泰勒士:,“水”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 “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空气”,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约公元前460前370),德谟克利特:“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物质具体的实物 特点:直观性、猜测性、缺乏抽象,水,火,土,气,无限者,四根说,原子论,中国的“五行说”、 “阴阳说”和“八卦说”,“五行”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火,木,水,金,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

3、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伯阳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传,阴阳 八卦说,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基本观点,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原子,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物质=原子 把“原子”的广延性、不可分性成了万物的不变属性。 把在质上无限多样的事物的区别仅仅归结为某种简单物质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否定了物质在结构上的无限可分性,看不到原子的质的多样性和不可穷尽性; 把原子的个性看成物质的共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等同于哲学上的

4、物质范畴; 难以说明社会的物质性。,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范畴的含义,“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恩格斯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列宁的定义,动 物,水 果,科学物质观的意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哲学是从整体、总体、一般的意义上来把握世界的,不同的物质形态、特定的领域以及它们的特

5、性,则是由不同的具体科学来研究的。这种专门的研究为哲学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提供了基础,否则,哲学就无法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即是说,哲学要从一般、总体的意义上去认识世界,离不开具体科学对特殊领域的认识。,如果哲学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世界,那么它就不仅要了解整个世界总体的画面,同时也要了解世界的细部,因为不了解细部,总画面总是模糊不清的;但如果只注重细部,则又难以从总体上把握总画面。这就涉及到方法论问题和思维方式问题。,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部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一切都在运动、变

6、化、生成和死亡。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总画面,其中各个细节还或多或少地隐在背景中,我们注意得更多的是运动、转变和联系,而不是什么在运动、转变和联系但是,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得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逐个地加以研究,如果忽视了事物与事物之间无穷无尽的联系,忽视了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把事物孤立起来研究,那么就可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对细节的把握越是精确、越是正确,而得出的总结论、对世界总画面的描绘就越可

7、能是错误的。因此在研究任何现象时,都必须把它看作是处在一个有机系统中的东西、看作是与其他事物、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东西来对待。某物的存在既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同时又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如果把这个事物从无穷无尽的因果链条中抽取出来进行孤立的研究,那么从根本上说,对该事物的研究就不可能是正确的。,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涵义,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 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

8、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恩格斯,形而上学不变论 有不运动的物质,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不变论 有不运动的物质,牛顿,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慧能,旗动!,风动!,唯心主义运动观 有无物质的运动,既非旗动,亦非风动, 仁者心动。,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含义,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万物皆动,没有例外,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相对的。,静止的两种基本情形,没有发生

9、相对位置移动,没有发生质变,相互包含,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飞矢不动,强调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把相对静止绝对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看来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退化

10、方向,进化方向,各种运动形式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空间的定义及其特性 四方上下曰宇 往古来今曰宙 尸佼 过去、现在、将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 佛教,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即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的特点: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时间箭头:一去不复返。 墨汁的扩散、温度的均匀分布、生物的生长 传统经典物理学的时间是可逆的。,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即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位置、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是表示不同物体之间并存或分离的关系,表示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排列次序等特性的范畴,

11、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的特点:三维性,即有长、宽、高三个向度。几何学用三根相互垂直并交于原点的直线建立立体坐标系,以区分和表示前后、左右和上下。 现实的空间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即为四维空间。,、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任何物质都存在于时空中,整个世界在空间上无限,在时间上永恒,时空是客观的、普遍的、无限的,因而是绝对的。 相对性:具体物质形态在空间上总有其大小,在时间上总有其“寿命”,其时空特性又总是随质量、密度、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时空又是特殊的、有限的、相对的。,时空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不同物质形态各有自己特定的时空表现 形式。 不同的几何学反映不同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欧氏

12、几何近似地反映了普遍的、有限的地面空间的特性。非欧几何反映了天体运动的大尺度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空间的特性。,时空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爱因期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会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物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质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就会延长,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这就是所谓的“尺缩钟慢”效应。,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空的绝对性,认为时空是主观规定。,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否认时空的相对性,把时空与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认为时空是绝对不变的东西。,3、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 没有运动着的物质,时空是不可理解的。 时

13、空由物质的运动来量度。 时空特性随物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就是过程、历史。,4、时空的有限与无限,(1)时空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时间的无限性:时间的一维持续性是不可穷尽的,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 时间的有限性: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的。,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庄子齐物论,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万物是由气构成的,宇宙没有一定的形态,是无限的。,佛教认为时间是无限的。一小劫时间为1680万年。20个小劫构成一个中劫。一中劫时间为3.36亿年,四个中劫构成一个大劫。一大劫时间为13.44亿年。阿弥陀经中有“阿弥陀佛成佛以来,

14、与今十劫。”这10就是10个大劫,即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地球已生灭10次了,已有134.4亿年了。,空间的无限性: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整个宇宙之外再没有别物存在, 所以它没有什么外边, 因此它也没有终点。 一个人无论站在任何地方, 在他周围总会有那无限的宇宙 向各方面伸展,” 卢克莱修,()时空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无限由有限组成,并通过有限而存在。,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

15、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2,1/4,1/8,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没有有限就没有无限。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无数有限的时空,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空。 无限通过有限表现出来。离开了一个个具体的有限,无限就是不存在的。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中,事物就由有限融入了无限并以自己的存在体现着无限。,“大爆炸宇宙

16、论”:宇宙最初处于一种“致密状态”,是一个密度极高的“质点”。约在190亿年前质点发生了大爆炸,现在的时空及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是这次大爆炸的产物。 有2种观点:宇宙是无限的,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没有终点;宇宙是有限的,其膨胀有朝一日会停止,然后逆转这个过程,将于500亿年后在一次“大塌缩”中撞到一起而结束,宇宙有终点。,(1)大爆炸之前的“致密状态”是什么?那个所谓的“质点”是不是物质?它存在于什么地方?又是如何存在的? (2)大爆炸总是某种东西的爆炸,而如果说有某种东西爆炸的话,这种东西必定是物质的。如此以来还能够说一切物质和时空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吗?,(3)大爆炸的质点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若是有限的,那么有限的东西如何能够产生无限的宇宙?若是无限的,这个无限的东西又是如何产生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