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957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教授)职业卫生统计培训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统计业务培训,刘宝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Email:L 联系方式:64941319;13910587042 2019/4/22,2,一、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统计指标 二、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统计报表 三、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统计分析报告编制,主要内容,3,(一)指标总体情况 (二)绝对和分类指标 (三)相对数指标,一、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健康统计指标,4,(一)指标总体情况,(1)前期预防类: 职业病危害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企业基本信息类,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统计指标,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类,(2)劳动过程中防护与管理类: 合同

2、告知、警示标识设置、职业卫生培训、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病危害接触情况类,企业规模 企业行业类别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从业人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分危害类别) 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数,职业病发病情况类,5,(一)指标总体情况,6,1、所属行业,(1)释义及填报 指企业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11)中所确定的行业类别。 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行业类别,按照工矿商贸职业卫生统计制度(试行)中确定的行业类别进行填写。 同一单位跨行业生产时,以其主要从事的生产行业进行填报。,

3、(2)指标应用 该指标可用于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统计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情况、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等。,(二)绝对和分类指标,7,1、所属行业,工矿商贸企业行业分类和代码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所确定的行业类别,(二)绝对和分类指标,由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自动汇总生成,8,2、登记注册类型,按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将企业划分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类型 。,企业注册类型代码表,指标应用 该指标可用于按照登记注册类型进行分类统计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情况、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等。,(二)绝对

4、和分类指标,9,3、企业规模,(1)释义及填报 指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等指标的集中程度。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企业规模划分为“大型:01”、“中型:02”、“小型:03”和“微型;04”四种规模。,(2)指标应用 该指标可用于规模进行分类统计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情况、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等。,(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0,3、企业规模,(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由工矿商贸企业自行根据划分标准填报,数据的审查应注意规模与人员数的对应; 2.利用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填报时,会有相应划分标准的提

5、示与逻辑验证; 3.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11,4、从业人员数,报告期内在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从业人员平均数。 (1)从业人员范围:包括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 (2)人数计算:采取月度平均的方式,对于月度内变化较大的工矿商贸企业,月度人数取月初与月末的平均值。 n=(n1+n2+n12)/12,(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2,5、职业病危害因素,(1)释义及填报 指企业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性质分为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 按照职业病危害

6、因素分类表中相应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及代码填报,不包括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写明因素名称可参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GBZ2.2) 。,(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指标应用 可用于按照危害因素的类别分类统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人数、检测与达标情况等。,13,5、职业病危害因素,(二)绝对和分类指标,高毒、极度和高度危害化学物质分类,其汇总统计由信息统计系统自动实现。,14,6、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1)释义及计算 报告期内企业作业场所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计平均人数。 a.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粉尘、化学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

7、b.人数计算:报告期内月度平均值。,(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单一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的计算 接触某一单一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报告期内月度平均值。 接触水泥粉尘人数 接触矽尘人数 接触苯人数 接触噪声人数 ,15,6、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二)绝对和分类指标,(3)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的合计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的合计(包括某一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计,即粉尘类、化学毒物类、物理因素类和生物因素类),不能采用对接触单一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简单相加合计计算的方式。 可采用从业人员数减去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的简单计算方法。,16,(二)绝对和分类指标,7、合同告知职业病危害

8、的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在其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中写明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等内容的平均人数。,17,(二)绝对和分类指标,8、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人数,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报告期内企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其建立了完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平均人数。,特别说明: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建档不完整的从业人员按照未建立档案计算。,18,9、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存粉尘、化学毒物、物理性有害因素等

9、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总数。 作业岗位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作业地点。,(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9,(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0、设置警示标识岗位数,指企业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报告期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等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了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作业岗位总数。,20,(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0、设置警示标识岗位数,特别说明: 同一作业场所内多个岗位存在相同或类似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共用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按照该场所内多个岗位均设置了警示标识进行统计。 例如,一个作业场所存在3个粉尘作业

10、岗位,该场所设置了1个共用的粉尘危害警示标识,则按照3个粉尘作业点均设置了警示标识进行统计,即设置警示标识的岗位数为3个。,21,11、应职业卫生培训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应进行岗前和定期职业卫生培训的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岗前应职业卫生培训人数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12、实际职业卫生培训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内应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人数中,实际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作业人员数。,(二)绝对和分类指标,特别说明 报告期内企业作业人员多次参加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的,按照1人统计。,22,13、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的专门

11、负责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总数。,14、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配备的兼职负责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总数。,(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3,(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5、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数量。,16、实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数量。,24,(二)绝对和分类指标,17、应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项目数,告期内对于已经完成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设计审查的

12、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项目数量。,18、实际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项目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数量。,25,19、职业病危害申报,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48号)要求申报其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0、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指报告期内企业主要负责人按照职业病防

13、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接受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的情况。,特别说明 主要负责人:一个单位或组织主持本单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决策权并对本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的单位主要领导。 (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者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 (2)非公司制的企业: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企业行政“一把手”。,26,21、应职业健康检查人数,指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的要求,在报告期内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中应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 分为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三种类型。,22、实际职业健康检查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接触职业病

14、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在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实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 分为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三种类型。,(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7,23、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指报告期内企业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所列新发职业病人数。,24、累计职业病病例数,指企业从投产至本报告期末,该单位职工工作期间被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为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所列职业病的累计人数。,(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8,25、检测点数,指按照有关法规标准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的规定,报告期内具有国家认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

15、素检测的作业点数。,特别说明 对于选用个体采样方法进行检测的(包括放射线的个人剂量监测),所选定的采样对象的个数为检测点数,与定点采样的检测点数合并统计; 对于同时测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1个粉尘的实测点,应按1个实测点数统计。,(二)绝对和分类指标,29,26、达标点数,指报告期内具有国家认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规定限值要求的作业点数。,(二)绝对和分类指标,特别说明 对于选用个体采样方法进行检测的(包括放射线的个人剂量监测),检测结果达标的采样对象的个数为达标点的个数,与定点采样的达标点数合并统计; 对

16、于同时测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1个粉尘实测点,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才可以确定为达标,且应按1个达标点数统计。,30,1、职业病危害申报率,指报告期内申报职业病危害的工矿商贸企业数占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矿商贸企业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内申报职业病危害企业数报告期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总数)100%。,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率,指报告期内工矿商贸企业实际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项目数占应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项目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内实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数报告期内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数)100%。,(三)相对数指标(所有指标经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自动生成),3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率,指报告期内工矿商贸企业实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项目数占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项目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内实际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