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931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技能操作流程(2014.5)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技能操作流程,护理部 2014.5,目录,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及操作规程,【操作评估】 1. 迅速、准确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不能少于5秒,不能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2. 用物准备 呼吸气囊、合适的面罩、供氧设备、抢救用物及抢救药物。 3. 操作者自身准备 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熟悉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方法;操作手法熟练。,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步骤】 1. 摆好体位 患者去枕仰卧、头后仰,清除口腔异物,如有活动性义齿应取下

2、。 2. 开放呼吸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 3. 将简易呼吸气囊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 4. 一手以“EC”的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气囊,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每次送400600mL,频率1020次/min。 5. 观察、记录病情并做好解释工作。 6. 整理床单位、用物,患者取舒适体位。,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1. 面罩的选择决定最佳使用效果。 2. 应用氧气储气袋调节氧流量致使其鼓起。 3. 随时观察应用效果。 4.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5. 适当的的呼吸频率。 6. 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7. 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连接稳固

3、。,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8. 如果操作中单身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 9. 简易呼吸气囊的清洁与消毒 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10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储氧气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特殊感染患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后检查是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做好测试工作,完好备用。,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及操作规程,【健康指导】 1. 安抚患者,促进情绪稳定以配合治疗。 2. 交代患者应用简易气囊辅助呼吸后必须继续氧疗。应用氧气筒吸氧时,应注意防火、防油

4、、防热、防震。 3.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 【效果评价】 1. 操作熟练,手法正确,实施有效。 2. 患者呼吸平稳,缺氧症状改善。 3. 呼吸气囊挤压力度和频率适宜,动作精炼。 4. 患者无病发症。,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心脏电除颤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亦称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的方式有同步和非同步两种。同步电复律是利用患者心电图中R波触发同步装置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常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非同步电指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可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放电,常用于心室颤动的转复。,电

5、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操作评估】 1. 评估患者 (1)病情状况:患者病情是否符合电除颤适应证,有无禁忌。 (2)意识状态:患者是否有心脏停搏、意识丧失。 (3)心电图状况:有无室颤波出现,要排除心电监测的电极脱落或心电波形受到干扰而产生的假性室颤波形。 (4)除颤部位:是否有伤口、潮湿,有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2. 评估用物 (1)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完好,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操作评估】 2. 评估用物 (1)使用前应检查除

6、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完好,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 (2)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心肺复苏所需的器械,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心电监测设备、呼吸机等,并建立静脉通道。 3. 评估环境 操作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 操作者自身评估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步骤】 1. 迅速携除颤器及导电糊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至患者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 将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充分暴露胸壁。 3. 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糊或者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 4.

7、 监测患者心律,判断心律失常类型,确认电复律方式为同步或非同步,选择合适的能量。 5. 正确安放电极板位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部,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压力适当。 6. 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充电后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7. 放电后将电极固定原位片刻,观察患者心电图的改变,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步骤】 8. 如复律未成功,立即重新选择能量充电,重复以上步骤。 9. 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0. 清洁皮肤,安置患者于合适体位。 11. 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12. 记录抢救时间及过程。,电除颤技术及操作

8、规程,【注意事项】 1. 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位至少10cm。 2.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者间接与患者接触。 3.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4. 运作迅速,准确。 5. 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6.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皮肤烧伤:因多次电除颤或电极板未紧贴患者皮肤所致。患者皮肤可有轻度的红斑以及疼痛,35日能自行缓解。如有出血、肿胀、破损皮肤消毒即可,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必律失常:除颤后可能发生多种一过性心律失常,室颤患者可能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阴滞

9、等,应立即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和电起搏治疗。 (3)心肌细胞损伤:多次电击除颤对心肌有直接损伤,放电能量越大,次数越多,损伤越重。可出现ST-T改变与心肌酶升高。放电对应的心脏位置早期病理表现为变性、肿胀,与热损伤的结果基本类似,后期可出现纤维化。 (4)肌肉疼痛:电击时局部皮下组织或骨骼肌热损伤导致,无需特殊处理。,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健康指导】 1. 患者除颤前若意识清楚,应向患者作必要的说明,尽量放松,避免紧张。 2. 嘱咐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效果评价】 1. 患者除颤部位皮肤完好无损伤。 2. 自主心律或窦性心律恢复,无并发症发生。 3. 情绪稳定。,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环

10、甲膜穿刺术仅仅是呼吸复苏的一种急救措施,不能作为确定性处理。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以及喉头水肿、颈部或面部外伤所致呼吸道阻塞需立即通气急救者。,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操作评估】 1. 熟练掌握环甲膜穿刺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注射表面麻醉药。为喉、气管内其他操作做准备。注射治疗药物。导引支气管留置给药管。缓解喉梗阻。湿化痰液。3岁以下的小孩不宜做环甲膜切开者。 (2)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 2. 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有无外伤手术史、气管有无偏移。 (3)心理状态:有无恐惧、

11、焦虑等,以及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与其环甲膜穿刺技术的认知程度。,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操作评估】 3. 评估环境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无菌,符合穿刺要求,根据情况做好环境准备。 4. 评估用物 包括用物准备(79号注射针头或用作通气的粗针头,无菌注射器,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以及所需治疗的药物,T管,必要时准备支气管留置给药管,氧气和氧气管道)。以等渗盐水配制注入药品,pH值适宜,以减少对气管黏膜的刺激。 5. 操作者自我评估 评估操作者对环甲膜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操作者穿戴整齐、洗手、戴口罩。,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步骤】 1. 术前准备 核对患姓

12、名、年龄、床号、诊断,向患者说明施行环甲膜穿刺的目的,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检查穿刺用品是否齐全。 2. 摆好体位 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头后仰,环甲膜前的皮肤按常规用碘酊及乙醇消毒。 3. 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甲膜处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皮肤、筋膜及环甲膜,到达喉腔时有落空感,回抽注射器有空气抽出,确定针尖在喉腔内才能注射药物,注意进针不要过深,避免损伤喉后壁黏膜。注射速度宜快。,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步骤】 4. 固定注射器手垂直位置,注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1mL,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注射器及针头,以消毒干棉球压迫穿刺点片刻,针头拔出以前应防止喉部上下运动,否则容易损伤喉

13、部的黏膜。 5. 再按照穿刺目的进行其他操作。 6. 可通过T管的上臂一端与针头连接,T管的下臂接氧气瓶而输入氧气。T管接气口必须紧密不漏气。 7. 穿刺点用消毒干棉球压近片刻。如穿刺点皮肤出血,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当延长,避免血液后流到气管内。 8. 若经针头导入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则在针头退出后,用纱面包裹并固定。 9. 穿刺完毕后,整理用物,安抚患者,交代注意事项。,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1. 穿刺时一定要准确定位,定好解剖位置,否则易操作喉部。肯定刺入喉腔后,才能注射麻醉药或治疗药物。发生皮下气肿和少量咯血,可予以对症处理。 2. 患者如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局部肿痛

14、等症状,可能为穿刺针刺气管旁侧所致,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告知不必紧张,一般可在数小时后症状消失。 3. 剧烈咳嗽患者,各种止咳效果不佳时,不能应用此疗法。 4. 环甲膜穿刺通气用的针头及T管,需常规消毒并备用。接口必须紧密不漏气。,环甲膜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健康指导】 1. 嘱患者注射药物时勿吞咽及咳嗽,以免损伤喉部黏膜。 2. 如患者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嘱患者勿紧张,一般均在12日内即可消失。 【效果评价】 1. 操作熟练,穿刺一次性成功。 2. 患者满意,无不良反应,局部无疼痛肿胀,无并发症发生。 3. 患者能掌握注意事项,并很好的配合穿刺手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操作评

15、估】 1. 评估PICC置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PICC是为补液、静脉营养、抗生素治疗、疼痛治疗以及癌症患者化学治疗所设计的静脉输液法。 (2)禁忌证:局部皮肤或静脉有感染。 2. 评估患者 (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询问患者是否安装过心脏心搏、曾有无静脉血栓形成史。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插管途径有无外伤手术史、插管侧有无放疗史。 (3)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以及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与中心静脉置管的认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操作评估】 3. 评估环境 是否清洁、符合输液要求,根据情况做好环境准备,置管前

16、半小时停止卫生工作。 4. 评估用物 包括用物准备:PICC置管包(内有无菌巾3块、孔巾1块、纱布3愉、弯盘2个、不锈钢药杯2个各装4个棉球、血管钳2把、无菌剪刀1把)、无菌手套2副、20mL注射器2个、5mL注射器1个、皮肤消毒剂、压脉带、皮尺、生理盐水500mL2瓶、无菌敷贴、透明贴膜、绷带、笔、置管记录单、肝素注射液、可来福接头。仔细检查各种物品是否在灭菌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 5. 操作者自身评估 评估操作者对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操作者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实施步骤】 1. 征求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患者良好沟通,做好患者教育。解释置管目的、方法及优点,解释置管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 2. 患者准备 将患者准备好,协助排便,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与患者交流。 3.静脉选择 选择合适的静脉,测量定位,于穿刺手臂下铺一次性治疗由,扎压脉带再次选择血管,推荐选用肘前的血管,穿刺点最好在肘正中线下2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