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872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81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八讲 语用逻辑-会话含义(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 代 逻 辑 导 引,Introduction to Modern Logic,第八讲 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 会话含义的类型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 新格赖斯理论 会话含义的推导 会话含义与外显性提示,“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 H. P.)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时率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与其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观点有关。,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We might then formula

2、te a rough principle which participants will be excepted to observe, namely: make your 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 such as in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One might label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Logi

3、c and Conversation,pp.45-46,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这便是“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一条普遍原则,为使会话顺利进行,往往具体体现为几条会话准则或次准则。 格赖斯借用康德在“范畴表”中列出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范畴的名称,在合作原则下构建了四条相应的会话准则。,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1. 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提供适量的信息。 (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主题所需要的信息。 (2)

4、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 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3. 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要关联,说话内容切题。 (有多少类的“关联”?谈话的重心和话题又如何在会话过程中转换?格赖斯认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表达清楚明白。 (1)避免晦涩; (2)避免歧义; (3)简练(避免罗嗦); (4)井井有条。,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对于上述准则,格赖斯作了进一步解释: (1)

5、这些准则各自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例如“质”准则的第一条是首先要遵守的,然后才谈到其他。 (2)还有一些准则,比如美学、社会和道德性质的,它们也能产生某种含义。 (3)谈话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行为,除了谈话之外的其它活动领域,上述准则至少有一部分也适用。,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格赖斯在充分阐明“合作原则”在交际中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情况进行了梳理,概括为四种: 说话一方悄悄地、不让听话人发觉地违反合作原则,从而将听话人引入歧途,使对方上当受骗。如“说谎”。 说话人宣布不愿合作,不遵守准则。如“我不想回答你这些问题”,“我只能说这一些”。,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

6、,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顾此失彼的“冲突”局面,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其他准则。,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A:他们什么时候去火车站的? B:快中午了吧。,B的回答违反了量的准则,没有给A提供出“他们”去火车站的准确时间,但B的难处在于他确实不知道他们动身的“准确”时间,而又不愿违反质的准则。因此为求遵守质的准则,他只好放弃遵守量的准则。实际上B在更高层次上遵守了合作原则。,说话人可能有意地不去遵守某一准则,但他相信听话人会觉察出这一点,并会认为他仍然是合作的;而听话人也知道,说话人并不存心让他受蒙骗。 这第四类的情况实际上也不应当算作违反合作原则,因为只要听话人了解话语的含义所在,

7、谈话就可以继续下去,说话双方就能相互配合,达到预期的目标。,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会话含义理论的主要兴趣不在于提出并要求人们遵循这些原则和准则,而在于如何利用这些原则,来解释为什么话语的意思似乎常常超出人们所讲的内容,即传递出某种“会话含义” 。 会话含义理论着重探讨的是第三、四类情况。其主要论点是:我们只有假设人们是遵守这些准则的,至少遵守合作原则,我们才能了解说话人是怎样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把讲话的意图赋予某一话语,而听话人又是如何以特定的方式来理解这一话语的。,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A:现在几点了? B:好象刚放完“每周一歌”。 A:噢,那

8、快10点了。,B似乎没有回答A的问题,而A却领会了他的意思。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A的思路: B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但可以设想他是遵守合作原则的,那他的话语一定包含了A可以从中推出近似时间的信息。 因此B的意思是:我不知道现在的确切时间,但我能为你提供一些信息,我相信你可以从中推出近似时间。,会话含义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 传统的话语理性意义; 假设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同时设想听话人也这样认为; 有关的背景知识; 非正式的推理。,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可以得出什么是会话含义: 说话人S说出话语U隐涵p(即U的会话含义是p),当且仅当, (i)假定S遵守会话准则,或至少是遵守合作原则; (

9、ii)为了遵循假设(i),S意识到当他说U时,p是U中应有之义; (iii)S认为(并且希望听话者认为S认为)p为U中应有之义是在听话者能够理解或自觉把握的范围内。,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8.1 “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A.昨晚我看见经理和一个女人一块看电影。 B.真的吗?他老婆知道吗? (p:那女人不是经理的老婆。),(i)A没有明确指出这个女人的身份,他提供的信息比需要的少,所以A似乎违反了量的准则,但是又没有理由认为A不遵守合作原则。(ii)如果不是为了更高层次地遵守合作原则,A是不会破坏量的准则的。如果A不知道那个女人的身份,那么情况正好如此,他将违反质的准则,而A不可能不认

10、识经理的妻子(背景知识),所以,那女人不是经理的妻子。(iii)A认为B能够理解步骤(ii),所以,A的会话含义是“那个女人不是经理的妻子”。,8.2 会话含义的分类,首先,根据说话者是否遵守会话准则,可以分为标准的会话含义和非标准的会话含义。,A:怎么啦? B:我的自行车胎破了。 A:前面拐角正好有一家修车铺。,说话者遵守会话准则,听话者在此前提下扩大他所说的话,这样得出的会话含义就是标准的会话含义。,8.2 会话含义的分类,首先,根据说话者是否遵守会话准则,可以分为标准的会话含义和非标准的会话含义。,儿子:噢,打球去啰! 母亲:你的作业做完了吗?,说话人利用违反准则来让听话人推导出所说话语

11、的会话含义 ,这样的会话含义就是非标准会话含义。,8.2 会话含义的分类,其次,根据会话含义的得出是否依赖特殊的语境或必需的说明,可以把它分为一般的会话含义和特殊的会话含义。,S:有些人迟到了。 p:不是所有的人都迟到了。,一般会话含义是不需要特殊的语境或说明,在话语中通常带有的某种含义。,8.2 会话含义的分类,其次,根据会话含义的得出是否依赖特殊的语境或必需的说明,可以把它分为一般的会话含义和特殊的会话含义。,A1:早晨买的鲫鱼呢? B:肥肥(猫)刚才去了厨房。 (p:肥肥把鱼吃了。) A2:厨房里怎么一塌糊涂? (p:肥肥到厨房里去捣乱了。 ),必须依赖特定的语境才能产生,这被称为特殊的

12、会话含义。,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可取消性 不可分离性 可推导性 非规约性 不确定性,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可取消性,这是会话含义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如果有可能在原始前提上附加某些前提,则原会话含义就会被取消。 可取消性一般由两个因素引起: 一是说话人在原先的话语上附加一个分句来表明(或暗示)自己要取消(或废除)原来话语的会话含义; 二是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表明(或暗示)说话人意欲取消(或废除)话语中的会话含义。,A1:没有几个大龄姑娘会来参加舞会。 (p:有几个大龄姑娘会来参加舞会。 ) A2:没有几个大龄姑娘会来参加舞会,事实上没有一个会来。,8.3 会话

13、含义的语用特征,不可分离性,会话含义是利用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让对方根据话语的语义内容推导出来的。因此,它依附于话语内容,而不依附于话语形式。如果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语用含义,则无论替换什么样的同义结构,含义始终存在。,A1:张三真是个天才。(反话) A2:张三是个智力奇才。 A3:张三是个卓越的人。 A4:张三有超常的智能。,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可推导性,听话人根据话语的字面意思和合作原则及各项准则,在假设遵守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有限的步骤推导出会话含义。,非规约性,会话含义是通过合作原则及各项准则,越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推导出来的,因此会话含义不是字面意义,也不是字面意义的

14、一部分。,A:这儿好冷啊! p1:请关窗户。(或打开空调。) p2:我们回去吧。 p3:请抱紧我。,8.3 会话含义的语用特征,不确定性,同一表达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同一语境中,相关的含义也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一个。,8.4 新格赖斯理论,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 新格赖斯理论 霍恩的QR两原则 莱文森的QIM原则 利奇的礼貌原则 斯帕伯与威尔逊的关联理论,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为话语交际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给话语交际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对“言外之意”现象给予了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使得语法学

15、家和语义学家一筹莫展的问题有了新的解题思路。 二,使学术界将研究的视角从静态的语形语义分析转移到动态的语用分析,使得语言学的研究更接近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在得到普遍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客观批评: 一些重要术语未能明确界说。 “合作原则”比较含糊笼统。 含义类别的区分不够缜密。 含义推导缺乏具体的运作机制。,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合作原则”比较含糊笼统。 第一,合作原则的各个准则过于笼统,以至于在某种场合任何东西都能够根据意义推出。 第二,合作原则不能解释所有的语用交际现象,例如语言学家范代克(Van Dijk)就明确指出

16、合作原则不适合文学语言。 第三,对什么是“合作”表述得不够清晰具体,对什么是“不合作”概括得不够严密充分。,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第二种不合作情况:公然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和准则,如不回答对方的问题或不予理睬。,A:请问贵公司生产该型号的产品需要多少成本? B:“我想,作为一名员工有责任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 C:“对不起!我不能说。” D:“无可奉告!”,只有D不合作,为什么?,8.4.1 古典格赖斯理论的不足,第一种不合作情况:故意说谎让对方上当。,编造善意的谎言和倾听美丽的假话,少么?,第三、四种不是不合作。,文化背景不同,交际无法继续进行? 缺乏相应知识,无法回答、沉默、支支吾吾等。,8.4.2 新格赖斯理论,针对不足,学术界主要出现了三种匡谬正误的做法: 一是基本肯定它,对它的准则尤其是量准则做更具体更精细的形式化分析。 二是在认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别的原则。 三是完全抛开“合作原则”而另立原则。,8.4.2 新格赖斯理论,霍恩的QR两原则,霍恩认为,会话含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