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784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政治导学教材必修2:人教版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13高考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 之一。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主干知识整合,基础梳理,国情,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基本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内在联系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具体要求 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自觉履行维护 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温馨提示 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等于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历史遗留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我国各民族在享有各项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平等,但各民族间仍然存在事实上的差距。,国家统一,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要点

3、,聚居,自治权,(2)基本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人民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 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3)决定因素:适合国情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立法,变通,大杂居、小聚居,依存,(4)显著优越性,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概况 (1)我国是多宗教国家,信教人数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 (2)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认识、心理根源,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将 存在。,长期,2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信仰宗教,正常,人权

4、,团结,(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内容:国家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目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 ,抵制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内涵: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 的支配。 要求: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支持宗教界在 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渗透,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犯罪,外国势力,平等友好,(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原因: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和我国宗教对自身的要求。 实质: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 ,而是要求他们保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 多做贡献。,宗教信仰,祖国统一,

5、3弘扬科学精神 (1)原因: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要求必须科学对待宗教。 (2)要求 国家:巩固 的指导地位,进行科学世界观和 的宣传教育。 中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的有机统一。 3民主 与 的统一。,依法治国,内容,形式,简要归纳,“新疆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联席会议召开 2011年9月27日,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的“新疆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联席会议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李建声签署协议,决定在

6、2012至2015年期间跟进启动新一轮合作计划,继续推进新疆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培养任务项目、委派新疆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合作项目等。,探索发现,问题生成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温馨提示 (1)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坚持了党的领导。 (5)发达地区的援助等。,核心问题突破,疑难点拨,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二、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的异同,误区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提示 观点错误。我

7、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都不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三、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1民族、宗教与国家密切联系,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各民族又都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因此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多种宗教流传、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教,因此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必须正确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误区 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民族宗教问题不重要。 提示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8、因为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问题的解决。,1(2011安徽文综) 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 B C D 尝试 选_。,体验高考,考查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解析】 此题考查民族方面的内容。错,正确的说法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政治保证;夸大其词,落实教育对

9、口支援工作有助于落实但并非能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符合题意。 【答案】 B,2(2010广东文综)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A B C D 尝试 选_。,【解析】 本题以乌鲁木齐“75”事件为切入点,考查民族团结的有关知识。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点“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不

10、难看出符合题意,与现实不符。 【答案】 A,3(2011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考查点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

11、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解析】 本题需分两小问进行解答:第一小问答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第二小问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本题结合材料可从下列方面答起:第一,符合国情和西藏实际;第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作用可从下列方面分析:第一,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第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答案】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

12、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4(2011上海综合)玉树地震灾区属藏族群众聚居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使重建工作体现当地的民族和宗教特色,青海省委、省政府聘请了藏学等民族文化方面的专家担任灾后重建顾问,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体现了我

13、们党和国家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巩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全 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维持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原状 A B C D 尝试 选_。,考查点三:,我国的宗教政策,【解析】 本题考查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使重建工作体现当地的民族和宗教特色,青海省委、省政府聘请藏学等民族文化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这是党和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现,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 【答案】 B,5(2010全国)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价值的

14、推广是基于 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 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失 A B C D 尝试 选_。,【解析】 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故不选;宗教有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不是完全消失,故不选;均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A,1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往往与社会热点联系

15、比较密切。 2考查的方式及特点:高考在本课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试题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较直观。,命题启辿,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3周年见证西藏的进步与繁荣 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隆重举行活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3周年。西藏废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现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热点话题评说,社会洞察,【命题角度1】 西藏废奴后进步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西藏人民的努力奋斗和中央政府及其他地区的支持和帮助。,命题视角,【命题角度2】 在西藏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重要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