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292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绪论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临证方法; 2.熟悉中医内科学的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辨证论治概要; 3.了解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与方法。,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临床专业课,基础课

2、: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黄帝内经 临床基础课: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 临床专业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疾病,外感病,内伤病,伤寒,温病,脏腑病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病证,肺系病证 心脑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肝胆病证 肾系病证,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现演变为:,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殷商甲骨文记载:“疾首”、“疾腹”、“疾言”、“疟疾”等; 商代创制汤液治病; 西周将医学分科为:“食医”、“疾医”、

3、“疡医”、“兽医”。,萌芽时期,中医内科学,脉法五十二病方 治百病方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龙本草经,奠基时期,中医内科学,附: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1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 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对 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 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 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 下了基础。,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 六经辨证论

4、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中医内科学,病因学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 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症状学 诸病源候论记述病候784条,对许多疾病的症状学特征描述得详细、准确。 千金要方指出消渴易发疮疡 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形成时期,绦虫,甲状腺肿大,结核病,麻风病,恙虫病,中医内科学,治疗学 肘后备急方:青蒿治疗疟疾,海藻昆布瘿病。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常山、蜀漆治疗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疗痢疾,槟榔治疗寸白虫,谷皮治脚气。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了大量内科方药。 学术理论创新 金元四大家:

5、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形成时期,倡火热而主寒凉,主攻邪,善用汗吐下,首创脾胃内伤学说,主张滋阴降火,中医内科学,明代 薛己内科摘要首用内科命名著作 王纶明医杂著“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张介宾景岳全书阴阳互补学说 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 王肯堂证治准绳 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完善发展时期,淡渗法,升提法,清凉法 疏利法,甘缓法,酸收法 燥脾法,温肾法,固涩法,中医内科学,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辨证录证治汇补医学心悟 医林改错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完善发展时期,首创卫气 营血辨证,首创三焦 辨证,中医内科学,现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内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医疗、教学到科研,均取得了巨大发展。 一、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内科学,出现较多专著和科研成果; 二、中医内科临床诊治规范方面,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三、探讨中医内科学继续发展、创新之路。,完善发展时期,中医内科学,三、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有不同看法。 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是黄帝内经,按病因、病位进行分类。 伤寒杂病论按病因病机将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感热病,统称伤寒;另一类是非外感热病,即所谓内伤杂病。,太 阳,阳 明,少 阳,太 阴,少 阴,厥 阴,脏腑病

7、机,中医内科学,三、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病因、病机、脏腑,中医内科学,热病,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证,三焦病证,杂病,脏腑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病机,中医内科学,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肠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脏腑,肝胆病证,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以病因命名:伤风、中暑、虫证等; 以主症命名: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以特殊临床表现命名:消渴、哮证、癫狂等; 以主要体征命名: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以病机命名: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位病机命名:肺痈、肺痿、胸痹等; 以病位主症命名:胃痛、胁痛、

8、腰痛、心悸等; 以病因病机命名:瘀血、痰饮等; 以疾病的传变性命名:疫痢、传尸痨等; 综合病证命名:虚劳、中风等。,中医内科学,四、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概要 (一)病、症、证的含义与关系,病,即疾病,指在特定的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 阴阳失调,出现特定的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 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全过程。,中医内科学,包括症状与体征。症状指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 某些病态变化,如发热、咳嗽。体征是能被觉察 到的客观表现,如面黄、目赤。,症,中医内科学,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 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 依据。,证,中医内科学,病、症、证的区别与联系,

9、症-点,病-块,证-面,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医内科学,(二)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与方法 1.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 从整体观出发 (1)全面动态分析病情 动态观原则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2.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方法 (1)脏腑辨证(核心): 肺系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 (2)气血津液辨证 (3)风寒暑湿燥火辨证 (4)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三)治疗原则与常用治法 1.治疗原则 (1)先期治疗未病 (2)分清标本,权衡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整体论治,调理阴阳 (4)审证求机论治,中医内

10、科学,(5)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 (6)动态观察,分段论治 (7)知常达变,圆机活法 (8)重视调摄护理,中医内科学,2.常用治法 (1)解表法 (2)清热法 (3)攻下法 (4)和解法 (5)温阳法 (6)补益法 (7)消导法 (8)理气法,(9)理血法 (10)固涩法 (11)祛湿法 (12)祛痰法 (13)安神法 (14)解痉法 (15)开窍法,中医内科学,五、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一)四诊:全面、规范、真实、简明 (二)辨病结合辨证 (三)论治,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择主治方或基

11、础方,再明确药物组成、剂量、煎法、服法、调养宜忌。,中医内科学,辨病,也就是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中医诊断为二级诊断,一是中医病名诊断;二是证候,证候名或证型名的诊断。 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观出发,将四诊所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病势,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病机),概括、判断出某种证候的过程。 二者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疾病的本质特征,制定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内科学,完整的临证方法,四诊,识病,定性,探因,定位,求本,遣药,选方,立法,医嘱,中医内科学,六、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与方法,: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

12、临证方法,掌握和理解中医内科各个常见病、多发病的病证含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临床选方用药,了解预防调护,逐步形成能对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诊断和辨证论治的技能和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方法,复习思考题,1.最早的内科医生称为。 2.金元四大家分别是,倡导论。 3.首用内科命名的专著是。 4.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是,著作是。 5.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是,著作是。 6.伤风、黄疸分别是以命名。 7.中医内科具体临证方法。,中医内科学,复习思考题,1.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中医内科疾病常用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有哪几种? 3.中医内科疾病的临证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 4.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有哪些? 5.结合实际,谈一谈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方法。,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