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220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老年常见疾病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第一节 一般概况 1、who 关于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 不仅是没有具体缺陷或疾病,还要有完善的心理,生理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是指以上各方面的完善和安逸的状态 。 2、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第一大杀手? 美国心脏病学会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全球人口死亡构成已从1992年的25%增加到1996年的29%,目前增加约33%。我国资料表明:高血压1.3亿,脑中分超过650万,每新增加150万;冠心病超过1000万,而手术者不到9000人,老年性痴呆超过360万人,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中留新发病超过160万,当年死亡100万左右;糖尿

2、病超过7000万,每年递增35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1.5亿,发病者3700万人,骨质疏松超过8400万人。,2007年过家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华预防医学会 资料显示: (1)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者约1.6亿,血脂异常人群1.6亿,肥胖者6000万人,40岁以上人群中,62%的人存在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2)高血压患病率18.8%,与1991年相比上升了31%。 (3)我国心脑血管病占死亡人口的1/3,平均15秒种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4)亦是人们贫困的新源头,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我国在22秒钟内就有1人残疾,“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

3、亡率逐年上升,治愈率低,估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3、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1)关心病、风心病、先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其表现为胸闷、憋气、乏力、心慌、呼吸困难、水肿、柴绀、头晕、晕厥、胸闷、恶心、呕吐等。 (2)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血栓、脑血塞、脑出血、脑萎缩等。 (3)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压、动脉硬化。其表现为痛头晕、头痛、胸闷憋气、记忆里下等。 4、动脉粥硬化是怎样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内、外有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下形成的疾病。经过近百年的不懈努力,人们已找到一些与动脉粥硬化形成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

4、酗酒等等。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说,其中以损伤修复学说较为重要。认为多种因素(包括机械、化学、免疫等等)的刺激对皮肤细胞造成损伤、剥离,使动脉的内膜受到破坏;血液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即可从受损处进入并沉积于内膜下层;,5、血脂的正常范围地多少? (1)以胆固醇水平衡量,血脂总胆固醇水平可定为3个范围,理想值小于5.2mmol,边缘升同值5.2-6.25mmol/,升高值大于6.2mmol/。 (2)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衡量,也可分为3个范围:理想值:小于3.12mmol/,边缘升同值:3.12-3.25.2mmol/ ;升高值:大于3.64mmol/ 。 (3)以甘油酯水平衡量,分为二个范

5、围:理想值:小于1.7mmol/ ,升高值:大于1.7mmol/ 。 6、高血脂症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危害? 据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血脂升高日益增多。目前,中老年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在30%-50%之间,我国约有1.6亿人患有高血脂症,此症人们知晓率、治疗率低,故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因为轻度血脂升高,没有任何不适,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资料表明,高血压症还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重大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周围血管疾病,大动脉炎,高尿血酸症。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堵塞,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第二节 高血

6、压,1、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是动脉内血压对血管壁的测压。其表达单位毫米汞柱(mmhg)和千帕,1Kpa=7.5mmhg。收缩压(高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内最高压力,舒张压(低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的最低压力。 2、测量血压是应注意哪些问题? (1)周围环境保持安静; (2)受测者心情保持平和,测前最好静做10分钟以上; (3)如第一次测量值高于预期值,应间隔几分钟后测量第二次,因与心情紧张有关; (4)上壁、心脏和血压表在同一水平上; (5)气囊充气要病比收受测者以往的血压略高10-20mmhg。有的病人在收缩有的声音暂时消失,以气压力低时易落在这一无声区。,3、各种血压水平

7、的定义和分类是怎样确定的?,4、降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1)血压降至135/85mmhg,有糖尿病时降至额120/80mmhg; (2)逆转对心、肾 、 肺、等器官损害 (3)减少心血管对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4)提高生活质量 5、高血压应怎样进行一级预防? 1、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指未发生高血压的整个人群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以缓解或防止高血压出现。 2、 限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内摄入量6可克; 3、增加饮食中钾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 补充钙、多食奶制品,豆制品等,5、 增加优质蛋白质,主要是动物蛋白,但应防止脂肪摄入过多 6、 戒烟、限酒 7、加强健康

8、教育,尤其是儿童,防止不良习惯。 6、常见的降压药有哪些? (1)利尿剂:代表药物为双氢克尿噻,与其它药物合用 (2)-受体阻带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氨酰心安等 (3)罗芙木类:代表药物为利血平、复方降压片、以利血 平为主,血管扩张剂等的药物。 (4)钙拮抗剂:代表药物如硝笨地平(心痛定)、尼莫地平等,(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等 7、什么是高血压的阶梯疗法?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方法,即从低剂量的作用温和,副作用少的第一种药物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如血压未能控制,则逐步增加另一种降压药物,可同时连用2-3种药物此应考适用于缓进型高血压。 第一阶梯

9、的药物有: ( 1) 利尿剂(2)钙拮抗剂(3)受体阻滞剂(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第二阶梯为两药合用,通常的组合方式:1+3或1+2,2+3,2+4. 8、在高血压症治疗中存在哪些常见问题? (1)因无明显症状长期不测血压也不治疗。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一是为了缓解症状,而更重要的是预防其严重并发症,因此必须定期检查血压,以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2)用药“十年一贯制”不做增减或变更药物,自以为已经治疗了,至于效果不去考虑。高血压的治疗必须按照阶梯方法的原则,不轻易更换药物 ,但一旦证明无效则必须更换或联用药物。 (3)血压的诊断标准仍沿用老标准,新的诊断标准与年龄无关。 (4)血压一旦降至正

10、常就喊停药物。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怕血压低了会有不良反应。 几乎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降压药也不例外,尤其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这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常用降压药的毒副作用是比较小的,而且目前没有根治高血压症的药物和方法,,用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利显然不小于弊,血压降低血流减慢,会不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这是以往一直顾虑的问题,但实验证明,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降压目标没有下线,问题在于长期高血压降压不能过快,一面不适应而产生头晕、头昏等症状,病人的血压降至正常是药物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果停用药物,血压势必回升甚至反跳,这是应该避免的。 (5)晨起降压药服用过晚。 夜间

11、血压都是偏低的,但在晨起时血压会骤然升高,这对老年人是危险的,所以高血压病人晨起服药要早,最好服药后再起床,但有些病人习惯于早餐后服用,所以先晨练,到市场买了早餐。吃了饭再吃药。这是很错误的。,第三节,冠心病,1、冠心病的定义是什么?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完整命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又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一般简称冠心病。 2、冠心病有几种表现形式或分型? (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 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又称心肌梗化(5)猝死 3、冠心病有哪些易患(危险)因素? 最重要的易患因素有:高龄

12、、男性、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其次为脑力活动多而体力活动少,食物含热量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高而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A、C、E少,肥胖,A型性格、家族史等。,4、心绞痛常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典型表现是什么? 心绞痛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时也可以诱发。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有的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好友硝酸甘油1-2分钟(很少超过5分钟)后消失。 5、预防心肌梗塞应注意什么? 首先贯彻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还应坚持:禁止

13、过劳及搬重物;精神放松,心情舒畅;不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之一气候变化,注意保暖,气压低不适时加服扩冠药物;保持大便通畅;识别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并及时处理。,6、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的内容是什么? 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是对没有冠心病的人群,对形成冠心病的人群危险因素及病因采取干预措施而进行的预防,一般预防必须从幼年开始,其内容包括:(1)控制血压(2)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超重(3)戒烟限酒(4)积极预防冠心病(5)避免长期精神紧张(6)积极参加适合的体育锻炼 。 二级预防是指已患有冠心病者,控制其发展和预防并发症,使其更好地康复,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 三级预防是防止

14、意外情况发生,注意合理用药,防止药物不良作用,防止心肌梗塞或猝死。 7、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1)硝酸酯类:为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首选药物,其作用为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2)钙拮抗剂:解除冠状动脉 痉挛等,为治疗自发性心绞痛首选药物,代表药物硝苯吡啶(心痛定)、异博定(兼治心律失常)等。 (3)肠溶阿司匹: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4)受体阻滞剂:降压、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代表药物新安的、陪他乐克、氨酰心安等。 8、为什么冠心病患者有胆固醇降不下来?有的人甘油三酯不降反而高呢? (1)保持大便通畅 ,要少吃肝脂肪, 高热量的食物,多吃素菜、粗粮,吃饭要吃7

15、分饱,感到不饿即可,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加运动量,能做到这些,胆固醇就将下来了。 (2)这关键在肠道,是因为肠道不净、粪便多,肠内压力大,血液中甘油三脂不能透过肠壁粘膜进入肠道排除体外,所致。所以要净肠,减少肠内的压力,多吃木耳、香菇、香蕉、苋菜、海带、白菜、鱼木瓜、芦荟膏等,通便即可。饮食一定要吃7分饱。这样甘油三脂就有可能降下来。,第四节 脑血管病,1、何为急性脑血管病?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脑中风、脑血管意外。除少数由局部因素引起者外,都是全身血管病变或系统疾病在脑部的变现。 短暂脑缺血发作:曾被称为脑血管痉挛,是因脑血供障碍所致短暂的局部性脑功能障碍,通常持续数分

16、钟到半小时, 24小时内完全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但可做为脑梗塞先兆。 脑梗塞:又称脑血栓形成,是因脑部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官腔狭窄,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脑栓塞:是指出自身体各部位的栓子(血栓剥离)阻塞了脑血管造成供血区的脑梗塞及脑功障碍。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为脑实质内出血,一般指局部性、,原发性脑性出血。其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病发脑内小血管病发,当血压聚然升高时破裂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55岁以后增高更明显; (2)家庭史 (3)高血压啊: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压高低与中风发病率呈正相关; (4)糖尿病: 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者高数倍 (5)高血脂症: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6)吸烟饮酒; (7)急性脑血管病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