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5671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县一中高第三次诊断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 选择题(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一丧葬制度表明先秦时期A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B古人轻视丧葬礼仪C宗法分封制等级森严D丧葬制违反宗法制25尚书始置于秦,“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主发书:负责起草、发布诏书),故谓之尚书”,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在禁中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这表明西汉时期A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断

2、提高B国家决策权力日趋集中C宦官集团严重威胁专制皇权D尚书成为最高行政机构26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27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 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 )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D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28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

3、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这说明( )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29下列选项,对表1的正确解读是( )表1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1890 年1908 年1920 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洋货所占比例子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

4、设厂限制D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30.龙太江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中说:“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实践中能体现妥协精神的是A.南北战争的爆发 B.重庆谈判的举行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不可抵抗政策”的制定31.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8个陆军师集体转业,改编为建筑师。这一决定的目的是A.推进中国的城市化 B.强化国防力量的发展C.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D.减轻军

5、费支出的重负32.“雅典国家与法律是在氏族内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政治与法律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从而法律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如果说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还不如说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A.雅典的法律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国家 B.雅典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典范C.雅典通过法制来确立民主政治 D.西方法律权威性的历史根源33.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 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34下表

6、反映了美国 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 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35.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ISGA)成立于1960年,由来自巴西、美国等国的种植者以 及行业代表组成,是世界大豆生产与销售的主要组织。1971年成立的国际农业研究磋 商组织(CGIAR)由国家、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致力于为全球创造公共福利 并让所有人共享。这表明 A.经济外交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单边贸易主义已退出历史舞台 D.发达国家主导农业生产消费第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7、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重商主叉,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基本观点包括:一是国家主叉观点。主张振兴国家经济,要求国家利用进口税、产品价格补贴、垄断外贸等手段来控制和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外贸。二是价格观点。主张根据人口和市场价格情况,管制商品进出口贸易。三是货币财富观点。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四是积累金银观

8、点。认为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国家要取得金银,盐须积累贵金属,禁止金属货币输出,加强外汇管制。五是贸易差额观点。主张实行保护关税、限制商母进口、鼓励商品出口政策等。 摘编自史件文、胡晓林世界全史等 材料二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寸期达到了顶峰.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清政府、地方大变

9、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 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的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异同并指出不同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60. 70年代的晚期重商主义相比,概括20世纪初新政时期重商主义的特点,并筒析其意义。(11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全球化也许受到普遍的欢迎,更多的贸易创造了繁荣,然而,全球化的好处分布不均。相对来说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有不成比例的分量。美国,能够在需要之时

10、要求别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但却为本国的企业保留保护性关税或补贴。这种对待全球化的实用主义态度,使得世界经济延续了旧殖民地格局,贫困国家的农民和血汗劳工给富裕的国家提供廉价的商品,导致贫富差距变成了贫富沟壑。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美国与经济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3.(10分)【地理一选修3:

11、旅游地理】新疆杏花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这是一片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占地3万多亩花开绝美,漫山遍野。草原的新绿搭配杏花的粉嫩,再点缀以牧民的毡房和悠闲的牛羊,完美的呈现出大自然的魅力。结合材料,为新疆杏花沟发展旅游业出谋划策。(10分)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澳大利亚悉尼的维多利亚公因社区是占地24公顷的综合开发项目,包括高密度住宅、商务及零售设施,图7为该社区根据雨水的自然循循环过程设计的雨水利用方案示意图。这样的设计使社区道路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还是路面雨水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根据图文材料简述图7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并指出该设计衍

12、生出的新功能。(10分)该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且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

13、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

14、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5月,美英苏中四国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国会晤,具体商讨筹建事宜。中国代表团指出:维持和平与安全必须根据正义与国际公法之原则。这一原则后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开幕,美苏两国在会议主席的设置上产生了分歧,中国代表团坚持在两国间居中调停的立场。中国代表“善于幹旋调解”,得到各国代表的好评。针对联合国宪章草案,中国代表团提出出,国际间如有危害和平事件发生,安全理事会应有权采取临时办法。中国国代表团还建议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应考虑地城平等分配的原则,要给欧美以外的小国、弱国更多更公平的机会。这些提案最终荻得大会通过被列入联合国宪章。摘编自金光耀国

15、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1)根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贡献。(8分)(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得以建立的历史条件。(7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于成龙,出生于乡绅之家,二十三岁参知科举考试,始登仕宦之途,他为清朝著名清官,政绩卓著。广西任县令期间,每天召吏民来“从容问所苦”,宣谕朝廷慰抚之意。康熙六年,提升于成龙任四川合州知府。到任后,立即着手整顿经济,招集百姓开垦荒芜土地,由当地官府贷给种子和耕牛,退速恢复生产。康照十三年(1674)再调任武昌知府,配合朝廷参加平定三藩之乱他以“招抚”为方针,查清事件原委后,发出安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