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5661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5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物理模拟(四) ---精品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四)标准仿真预测卷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可产生a光;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可产生b光,a光和b光的波长分别为a和b,a、b两光照射逸出功为4.5 eV的金属钨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则()AabBUaUbCa光的光子能量为12.55 eVDb光照射金属钨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b7.59 eV答案:

2、D解析:本题考查光电效应方程和玻尔原子理论,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a光,a光的光子能量haEaE4E112.75 eV,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b光,b光的光子能量hbEbE3E112.09 eV,a光的光子能量高,则a光的频率大,波长小,即aUb,B项错误;EkbhbW07.59 eV,D项正确1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加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tan,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tan,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滑过程中A、B间弹力的大小为()A0 B.mg

3、sinC.mgsin D.mgsi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gsinAmgcosBmgcos2ma,解得agsin,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NBmgcosma,解得Nmgsin,故D项正确162019 辽宁省实验中学段考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假设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MC地球赤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aD加速度之比答案:A解析:月球围绕地球转,根据万

4、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a1,得地球质量M,A正确,B错误;在赤道处的物体,Gmgma,解得ga,C错误;对月球有ma1,对地球赤道上的物体有Gmgma,D错误;故选A.17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AC为该圆的直径,O为圆心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垂直磁场水平射入圆形区域,离开磁场时,其速度方向恰好竖直向下已知该粒子从A点入射时与直径AC的夹角45,不计粒子重力,则有()A该粒子一定从O点正下方离开磁场区域B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C该粒子的比荷为D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答案:C解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5、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一定从C点射出磁场区域,A错误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由几何关系可知2r2(2R)2,解得rR,B错误由qv0Bm,可得,故C正确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D错误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自感现象之后设计了一个实验:用4节干电池串联后组成电池组,已知该电池组的电动势E6 V,内阻r1.0 ,让电阻约为R1.0103 的学生用两只手分别去接触电池组的正、负极,学生无电击感觉然后将电池组与电阻为R05.0 的自感系数较大的自感线圈串联,如图所示,然后让这位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接触自感线圈两端,断开电键K瞬间,该学生突然有被电击的

6、感觉下列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学生用两只手分别去接触电池组的正、负极,无电击感觉说明没有电流通过学生B断开电键K瞬间,该学生有被电击的感觉说明通过学生的电流大约为6 AC断开电键K瞬间,该学生有被电击的感觉是因为学生两手间所加电压接近1.0103 VD断开电键K瞬间,因为自感线圈电流变化极快,有无穷大的自感电动势产生答案:C解析:学生用两只手分别去接触电池组的正、负极,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16.0103A,电流很小,所以A错误;当电键K闭合,电路稳定后,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约为I21.0 A,断开电键K瞬间,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通过学生的电流大约为1.0 A,自感电动势的大

7、小E0I2(RR0)1.0103 V,学生两手间所加电压接近1.0103 V,所以C正确,B、D错误19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阴极K和阳极A封闭在真空管中,光通过小窗照射到阴极K上,在光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K逸出,把单刀双掷开关S分别接到1、2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如图乙、丙所示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图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图丙是开关S接2位置时的图线B图乙是开关S接2位置时的图线C图乙中的Im由光的强度决定D入射光的波长越长,图丙中的电压U2越大答案:AC解析:从题图丙可看出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路中接的是反向电压,开关S应接2位置,同理题图乙是开关S接1位

8、置时的图线,故A对,B错误;题图乙中的Im表示饱和电流的大小,由光的强度决定,故C正确;U2表示反向截止电压,由公式eU2mvhW0知,越大,U2越小,故D错误20.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凹槽,半径OA水平,半径OB竖直,半径O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处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B点;若将该小球从A处以初速度v2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C点,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小球刚到达C点时重力的功率与刚到达B点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3:2C小球刚到达C点时的速度与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D小球从抛出开始运动到C点与运动到B

9、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答案:AC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到B点的情况下,有Rv1t1,Rgt,解得t1,v1;落到C点的情况下,有RRcosv2t2,Rsingt,解得t2,v29;可得,A正确;小球刚到达C点时重力的功率与刚到达B点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B错误;小球刚到达C点时的速度与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C正确;小球从抛出开始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1,小球从抛出开始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大小2,得,D错误21如图所示,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在光滑的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等边三角形水平导轨OPQ上,导轨在O点断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宽度为d的条形磁场区域边界a、b均与PQ平行,

10、质量为m的导体棒中点接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导体棒始终与PQ平行,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弹簧处于原长时,导体棒停于M处现将导体棒拉至N处后自由释放,若M至O点的距离、M到磁场边界b的距离以及N到磁场边界a的距离均为d,导轨和导体棒的阻值均忽略不计,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为Ep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则()A当电阻R中有电流时,电流方向为PQB导体棒第一次穿越条形磁场区域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Bd2C导体棒最终静止在M处D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不会超过4kd2答案:BD解析:当导体棒向右通过磁场区域时,由右手定则可判断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PQ,当导体棒向左通过磁场区

11、域时,同理可判断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QP,A错误;在导体棒第一次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tt,式中S由几何关系可求得S3d22d2d2,故qBd2,B正确;通过对导体棒受力分析知,最终导体棒会在无磁场区域内往复运动,且在磁场区域的右边界b处速度为0,故电阻R中最多能产生的焦耳热Qk(3d)2kd24kd2,C错误,D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小题,共47分)22(6分)某同学做“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光电门

12、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保持小车(含遮光条)质量M不变,改变所挂重物质量多次进行实验,使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 cm;(2)实验中认为小车所受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测出多组重物质量m和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作出v2m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3)在满足条件_的情况下,v2m图象是线性变化的,说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此时图象的斜率k的表达式为k_(用题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1)1.050(1分)(2)1(2分)(3)mM

13、(1分)(2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d1 cm100.05 mm1.050 cm;(2)根据本实验原理和动能定理有mgLfLMv2,变形得v2m,v2m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由题图丙可知v20时,m0.1 kg,由m0,解得fmg1 N;(3)根据模型的实际受力分析,由动能定理有mgLfL(mM)v2,则v2与m的函数关系为v22gL,故v2与m不是线性关系,所以只要满足mM,函数关系就变为v2m,v2m图象是线性变化的,说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图线的斜率k.23(9分)某课外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

14、的实验装置,将一灵敏电流表改装为温度计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灵敏电流表(量程为1.0 mA,内阻为300 ),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U2.0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3 000 ),单刀双掷开关,用防水绝缘材料包裹的热敏电阻RT,导线若干已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2.5t15(),实验步骤如下:a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b为不烧坏灵敏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整到a端;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c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灵敏电流表指针指在_(选填“中央刻线”或“满刻线”)位置,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使滑片P_(选填“位置不变”、“置于a端”或“置于b端”);c在容器中倒入适量热水,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d端,随着热水温度的下降,记录若干个灵敏电流表的示数;d根据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计算出各个电流对应的温度,重新制作灵敏电流表的刻度盘,改装成温度计(1)为使改装的温度计的量程足够大,将实验步骤b补充完整(2)根据实验过程,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_(填“R1”或“R2”)(3)灵敏电流表的电流I与热水温度t之间的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