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5354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7.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概述(第一章) - 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C概述 南煤集团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监测监控信息中心编制 李建军主讲,第1章 PLC概述,1.1 PLC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领域 1.2 PLC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1.3 PLC的功能、分类和特点,2,继电接触器 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PLC,PLC是专用于工业现场的智能控制器,3,1、PLC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领域,传统的生产机械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控制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低廉、容易操作 。 缺点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接线复杂、故障率高、可靠性及灵活性差 。 应用比较适用于工作模式固定,控制逻辑简单等工业应用场合。 这类系统对于生产的适应性很差,一旦生产任务或工艺

2、流程发生变化,就要改变硬件结构,重新设计。这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的需求。,4,用户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控制系统,先进自动控制系统,5,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等; 在扩展时,原系统只需很小变更; 用户程序存贮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GM10条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出现的直接原因:,6,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的产生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一设想

3、,于1969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由于当时主要用于顺序控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7,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 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8,PLC与传统的继电器逻辑相比 1 工作原理不同 PLC采用的是逐行扫描的

4、方式 2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不同 3 控制功能不同 4 相应速度不同 5 定时与计数功能不同 6 设计与调试方法不同,9,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 PLC继承了继电器系统的基本格式和习惯,对于有继电器系统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人来说,尤其是现场的技术人员,学习起来十分方便。 PLC一般是由电气控制器的制造厂家研制生产,各厂家的产品不通用。工业控制机是由通用计算机推广应用发展起来的,一般由微机厂、芯片及板卡制造厂开发生产。它在硬件结构方面的突出优点是总线标准化程度高,产品兼容性强。 PLC的运行方式与工业控制机不同,微机的许多软件不能直接使用。工业控制机可使用通用微机的各种编程语言,对要求快速、实时性

5、强、模型复杂的工业对象的控制占有优势。但它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10,PLC和工业控制机都是专为工业现场应用环境而设计的。 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PLC一般具有模块结构,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组合和扩展。,11,PLC的优点,可靠性高(平均无故障时间3-5万小时) 编程简单 通用性强 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12,PLC的缺点,主要是PLC的软、硬件体系结构是封闭而不是开放的:如专用总线、专家通信网络及协议,I/O模板不通用,甚至连机柜、电源模板亦各不相同。 编程语言虽多数是梯形图,但组态、寻址、语言结构均不一致,因此各公司的 PLC互不兼容。 SIEMENS等公司已

6、经开发出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在Windows平台下,结合IEC11313国际标准的新一代开放体系结构的PLC。,13,PLC的应用领域,PLC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 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电力、电子、食品、 交通等行业。经验表明, 80 以上的工业控制可以使用PLC来完成。 在日本,凡8个以上中间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都已采用PLC来取代。,14,1. 开关逻辑和顺序控制 开关逻辑和顺序控制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最广的领域。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与”、“或”、“非”等逻辑运算能力,其内部还有计时器/计数器,因此可以实现逻辑运算,用触点和电路的串、并联代替

7、继电器进行组合逻辑控制,实现定时控制与顺序逻辑控制。数字量逻辑控制可以用于单台设备,也可以用于自动生产线,其应用领域还涉及微电子和家电行业。,15,2. 运动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通过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或灵活运用指令,可以使运动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变频器、电动机起动器的普遍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可以与变频器结合,运动控制功能更为强大。此外,PLC还广泛地用于各种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装配机械、机器人、电梯等。,16,3. 模拟控制 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接收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并对被控模拟量进行

8、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闭环控制。现代的大中型可编程控制器一般都有PID闭环控制功能,此功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加热炉、锅炉等设备,以及轻工、化工、机械、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中。,17,4. 数据处理 新型的可编程控制器多具有数据处理能力,不仅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数据传送、转换、排序和查表、位操作等操作,还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是运算的中间参考值,可通过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上进行保存、打印。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柔性制造系统),也可以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

9、一些大型控制系统)。,18,5. 通信联网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包括主机与远程输入/输出单元之间的通信、多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可编程控制器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变频器)之间的通信。可编程控制器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19,PLC的国内外状况,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以后,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相继研制了各自的PLC。 70年代中期,PLC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PLC进入了成熟阶段。,20,PLC的国内外状况,美国PLC发展得最快:

10、 1984年有48家,生产150多种PLC; 1987年有63家,生产243种PLC; 1996年有70余家,生产近300种PLC。 著名厂家有AB(AllenBradley)艾伦一布拉德利公司,MODICON莫迪康公司,GEFSNUC公司,TI(Texas Instrument)德州仪器公司,WESTHOUSE Electric西屋电气公司, IPM(International Parallel Machines)国际并行机器公司等。,21,PLC的国内外状况,欧洲PLC的厂家有60余家: 西门子(Siemens)于1973年研制出第一台PLC。 金钟默勒 (Klockner Moeller

11、 Gmbh), AEG 法国的TE(Telemecanique)(施耐德) 瑞士的Selectron公司等。,22,PLC的国内外状况,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PLC技术,由日立公司研制成功日本第一台PLC。 日本生产PLC的厂家有40余家: 三菱电机(MITSUBISHI),欧姆龙(OMRON), 富士电机(Fuji Electric),东芝(TOSHIBA), 光洋(KOYO),松下电工(MEW), 和泉(IDEC),夏普(SHARP), 安川等公司。,23,PLC的国内外状况,我国在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开始引进PLC。我国早期独立研制PLC的单位有: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12、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 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 中科院北京计算机所及自动化所, 长春一汽, 上海起重电器厂, 上海香岛机电公司, 上海自力电子设备厂等单位。 以上诸单位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24,PLC的国内外状况,辽宁无线电二厂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生产PLC; 无锡电器和日本光洋合资生产的 PLC; 中美合资的厦门 AB公司生产的PLC; 上海香岛机电公司引进技术生产的PLC; 上海OMRON公司; 西安Siemens公司等。,25,PLC的发展趋势,(1)向高速度、大存储容量方向发展 (CPU处理速度nS级;内存2M字节) (2)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和提高可靠性 (超大

13、型和超小型) (3)产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硬件、软件兼容的PLC) (4)分散型、智能型、与现场总线兼容的I0 (5)加强联网和通信的能力 (6)控制的开放和模块化的体系结构OMAC(open Modular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26,近年来PLC发展迅速,PLC集三电(电控、电仪、电传)为一体、性能价格比高、高可靠性的特点,已成为自动化工程的核心设备。 PLC成为具备计算机功能的一种通用工业控制装置,其使用量高居首位。 PLC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后,美国AB、GE、MODICON、TI,日本

14、OMRON、三菱、富士,松下、德国西门子等厂家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并在各行各业的工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27,(一)大型化 大存储容量、高速度、高性能、增加I/O点数方向发展。,发展趋势,1、增强的网络通信功能 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DCS); 现场总线及智能化仪表控制系统(Field bus Control System, FCS)。 2、发展智能模块 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功能部件。 3、外部故障诊断功能 自诊断技术、冗余技术、容错技术。 4、编程语言、编程工具标准化、高级化 高级语言,个人计算机。 5、实现软件、硬件标准化 6、编程组态软件发展迅速,(二)小型化 分散的、中小型工业控制场合。

15、,增强通信联网能力,PLC三大流派,30,欧洲: 西门子(Siemens); 法国的(Telemecanique) 美国: A-B(Allen-Bradly)、GE(General Electric) 日本: 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 欧姆龙(OMRON)、 FUJI、松下(日本主要发展中小型PLC,其小型机性能先进,结构紧凑,价格便宜),三菱PLC外形图,2006-3-3,31,Q系列PLC,FX2N系列PLC,FX1N系列PLC,FX1S系列PLC,31,西门子PLC外形图,2006-3-3,32,S7-200系列PLC,S7-300系列PLC,S7-400系列

16、PLC,32,欧姆龙PLC外形图,C200H系列PLC,CPM1A、CPM2A系列PLC,33,2、PLC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PLC的基本结构 PLC的工作原理,34,PLC的基本组成结构,PLC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和编程器等六部分组成,PLC的基本结构,36,SIEMENS S7-200CN PLC基本结构,37,可编程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硬件,软件,存储器,CPU,I/O口,编程器,电源,系统程序,用户程序,38,1、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CPU由控制电路、运算器和寄存器等组成,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器、I/O接口电路连接。,39,CPU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