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52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四)(有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阶段检测卷(四)(综合测试一)1.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第卷共6题,共52分,第2528题为必做题,第2930题为选做题。第卷(选择题)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能提供反应所需的能

2、量,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催化化学反应B.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只要有相应的底物,酶就能催化反应快速进行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D.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4.某一基因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4个碱基对5.下列关于人群中白化病发病率的调查叙述中,

3、正确的是()A.调查前收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B.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随机调查C.先调查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计算发病率D.白化病发病率=(患者人数+携带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6.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C.豌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有关D.在人体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中会有ATP的合成8.大

4、肠杆菌的某生理活动中,核酸分子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理活动是DNA的复制B.甲链和乙链的“G”代表同一种核苷酸C.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密码子一定改变D.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9.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内表皮为材料,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观察DNA和RNA的分布B.以内表皮为材料,可利用龙胆紫溶液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C.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利用0.5 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D.以外表皮为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任何一种细胞器10.下列关于细胞代谢与

5、酶、ATP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B.酶、ATP都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D.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节作用后并不失活11.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条件下,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D.用18O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不能检测到18O12.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6、.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D.显微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13.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研磨、搅拌、加压过滤后得到的提取液仍可以进行呼吸作用B.缺氧时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无法进行,但是第一、第二阶段不受影响C.细胞呼吸包括一系列的放能反应,但仅有少部分能量储存到ATP中D.细胞无线粒体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有线粒体时仍可进行无氧呼吸14.下列有关公鸡体内细胞分裂后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4个染色体组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

7、1条Y染色体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115.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16.下列对果蝇某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复制时,不会出现差错B.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均以氢键连接C.全部碱基中,若C占30%,则A占20%D.转录出的mRNA只能指导一条

8、肽链的合成17.如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的A、B、C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B.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D.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翻译,提高了合成肽链的效率18.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1

9、9.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年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20.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

10、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1.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来源之一是生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B.大气中CO2

11、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H、O、N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核酸、酶、果糖、脂肪中都含有这四种元素D.20世纪以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22.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膜内K+Na+的值增大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相同23.同

12、位素标记法可应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机理的研究,在利用18O标记法研究相关机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C6H1218O6C3H418O3C18O2B.C18O2C3化合物C5化合物C.H218OC3化合物C6H1218O6D.C18O2C3化合物C6H1218O624.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

13、时,AFP合成会增加B.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123456789101112得分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第卷(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25.(8分)下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 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 h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细胞利用D的具体场所是,EF过

14、程的中间产物是。(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若能,最大值为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2小时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是h,实验12小时后绿藻干重变化情况是。(4)图丙实验过程中46 h平均光照强度(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 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26.(7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胰岛素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胰岛素是在该细胞的和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2)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4)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和。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27.(8分)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