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52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限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临沂调研)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葡萄糖、氨基酸 24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项错误;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B 项错误;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项错误;Na、HPO、葡萄糖、氨基酸 24 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 项正确。 答案:D 2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 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 p

2、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碱制剂可选用 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中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碱制剂可选用 NaHCO3、Na2HPO4作缓冲物质,可以与乳酸反应,提高 pH,A 项正确;丙酮酸在人 体细胞中无氧呼吸只能转变为乳酸并不产生 CO2,B 项错误;病人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补充胰岛素 通过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达到降血糖的目的,C 项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出一定限度 后会导致稳态失衡,D 项正确。 答案:B 3(2017江西

3、赣州统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突触间隙中的液体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C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解析: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A 正确;饥饿时肝糖原会 水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故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B 正确;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 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 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 发挥作用,D 错误。 答案:D 4(2017江西师

4、大附中期末)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 2 C服用 ACEI 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 ACEI 的调节 解析:高血压本身不能直接引起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因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A 项错误; 高血压患者因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所以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 内胰岛素水平偏高,B 项错误;由题意可知,该患者靶细胞对

5、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发生了障碍,服用 ACEI 后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说明服用 ACEI 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C 项正确;胰岛素的合 成和分泌受血糖浓度和下丘脑的相关神经调节,D 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关于免疫细胞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 T 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 B 细胞能够产生记忆细胞 D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解析: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 错误;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细胞中的 麻风杆菌,需依赖于效应

6、T 细胞,B 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 细胞和 T 细胞都能够产生记忆细胞,C 错误;HIV 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D 正确。 答案:D 6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 T 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 T 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麻疹病毒减毒形成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

7、胞识别,A 错误;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效应 T 细胞和抗体,B 正确;再次接种该疫苗 后,记忆 B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 错误;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 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 错误。 答案:B 7下列各选项与图示所给模型不符的是( ) A若 X 表示血糖含量,则由胰岛 B 细胞分泌 B若 X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C若 X 表示人体的体温,则可能是立毛肌收缩 D若 X 表示排出的尿量,则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解析:若 X 表示血糖含量,则可能是由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

8、转 化,从而升高血糖,A 错误;若 X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正确;若 X 表示人体的体温, 3 可能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等可升高体温的生理活动,而 可能代表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等可以降低体温的生理活动,通过体温调节,体温可保持相 对稳定,C 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D 正确。 答案:A 8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 X 神经元的小鼠模型,以研究 X 神经元对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用三组模

9、型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开始光刺激后,测量 15 分钟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 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B实验中的 A 组比 B 组小鼠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多 CA 组实验小鼠的下丘脑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 D光激活 X 神经元所诱导的饮水与口渴程度无关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 X 神经元对水平衡具有调节作用,而下丘脑中有水平衡调节中枢,所以 X 神经元应位 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A 正确;实验中的 A 组进行了 48 小时限水处理,细胞渗透压会升高,所以比 B 组释放抗利尿激素多,B 正确;实验小鼠产生渴觉在大脑皮层,C 错误;由图分析可知没有限水的 C 组小

10、 鼠用光处理激活 X 神经元饮水量增加,D 正确。 答案:C 9如图为某健康的学生血糖变化情况,他在 13 时前仅吃了早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A 点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二者共同调节血糖浓度 B图中 B 点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此时内环境稳态失调 C图中 C 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糖原分解 D图中所示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 解析:图中 B 点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但此时内环境稳态没有失调,B 错误;图中 C 点时血糖偏高,不 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C 错误;血糖平衡调节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D 错误。 答案:A 10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

11、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4 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 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 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图甲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 解析:由于图甲中细胞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疫为体液免疫,细胞分别是 T 细胞、B 细胞和 浆细胞。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免疫反应既快速又强烈,这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在初次受到抗 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 B 细胞。丧失T 细胞,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图甲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 原。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

12、(2017湖北五校联考)人体内体液调节广泛存在,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意义 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_,该激素作用于_(填“胰腺”或 “胰岛”),引起胰液的分泌,该激素还可抑制胃酸的分泌。 (2)严重呕吐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通过刺激位于_的感受器,引起_分泌增加,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乙醇可抑制该激素的分泌,故饮酒后尿量会_。 (3)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受垂体的调节,而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调控,说明甲状腺激 素的分泌存在_调节。机体通过_作用,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

13、 水平。 解析:(1)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该激素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 的分泌,该激素还可抑制胃酸的分泌。(2)严重呕吐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通过刺激位于下丘脑的 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乙醇可抑制该激素的分泌,故饮 酒后尿量会增加。(3)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受垂体的调节,而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调 控,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体通过反馈(负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维持在正常 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答案:(1)促胰液素 胰腺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增加 (3)分级 反馈 12

14、血糖浓度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请回答: (1)体检测量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 _。 (2)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是:胰岛素能使骨骼肌等细胞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数量增加,且这些 5 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则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方式是_。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范围不同:前者的靶细胞包括_(填“肝脏” “骨骼肌” “脂肪”或“全 身大部分组织”)细胞;后者的靶细胞主要是_细胞。 (4)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这是因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_。 解析:(1)如果进食后测量血糖,则食物中的糖经过消化吸收

15、进入血浆,导致血糖含量升高,影响测量。(2)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时,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3)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的分解 利用,作用的靶细胞是绝大部分组织细胞;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因 此它的靶细胞主要是肝脏。(4)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因此作用范围广泛。 答案:(1)血糖浓度受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或进食后血糖浓度的波动较大或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 (2)协助扩散 (3)全身大部分组织 肝脏 (4)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13正确用药不仅能消除或减轻病症,还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作用;不正确的用药方法,既不能发挥全 部的药效,又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菌酶含片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该药物对进入人体内环境的细菌_(填 “能”或“不能”)起作用。人体自身的某些细胞也能产生溶菌酶,它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_,其 在人的体液中与吞噬细胞一同构成保卫人体的_防线。 (2)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适用于甲状腺激素缺乏的替代治疗药物,该药物对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