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45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必修3-稳态与环境 夯基提能作业本 2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与反射弧 第第 2424 讲讲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A A 组组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 考点一 反射 1.(2016 山西大学附中第一次诊断,33)现象:小明因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 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 A 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 与 可以不需要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 量 多少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 2.(2014 安徽理综,6,6 分)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 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

2、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3.(2014 海南单科,15,2 分)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2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4.(2016 山东淄博一中期中,3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3、是( ) A.由 a、b、c、d、e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结构的存在保证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D.当以适宜电流刺激时,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由正转负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5.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6.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 A 处,刺

4、激 B 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 B 处,刺激 C 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3 7.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8.(2016 河北衡水中学期中,48)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V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5、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B B 组组 提升题组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2016 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考,2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 H 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2.(2016 河南八市联考,2)下列与人体下丘脑功能无关的是( ) A.睡眠与觉醒相间出现节律 B.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含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 D.调节某些激素含量相对稳定 4 3.(2017 河北沧州一中月考,24)关于神经

6、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4.(2014 上海单科,17,2 分)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 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 Na+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5.(2016 课标全国,4,6 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

7、是( )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 6.(2017 山西临汾一中月考,2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维持不需要消耗能量 C.神经纤维可支配和调节特定的腺体 D.神经递质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等直接相关 7.(2015 江苏单科,18,2 分)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 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5 A

8、.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 Cl-同时内流 8.(2015 浙江理综,4,6 分)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二、非选择题 9.(2016 课标全国,30,9 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

9、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C 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A”、“C”或“E”)。除乙酰胆 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 A-C 通过 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 ,再到 达突触后膜。 6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 10.(2016 江苏单科,26,8 分)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 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

10、 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含量 NaCl6.5 KCl0.14 CaCl20.12 NaHCO30.2 NaH2PO 4 0.01 葡萄糖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其 Na+/K+比与体液中 的 Na+/K+比接 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 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 。 7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

11、释 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 8 答案全解全析答案全解全析 A A 组组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1.B 小明因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 手缩回属于条件反射,两者的反射弧结构均完整,A 错误;非条件反射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一定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 正确;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于参与非条件反射的,C 错误;两种反射中,效应器相 同,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相等,D 错误。 2.C 由题干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12、A 错误;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 射,B 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以促进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 正确;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 件反射,故与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D 错误。 3.C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 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 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 正确;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 正确;从 a 到 d 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 反射弧,C 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 正确。 4.D a 是感受器、b 是传入神经、c 是神经中枢、d 是传出

13、神经、e 是效应器,由 a、b、c、d、e 组成了一个 完整的反射弧,A 正确;结构是突触,结构的存在保证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 正确;若 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兴奋能够传到效应器,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 正确;当以适宜电流刺激时,该 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应该是“由负转正”,D 错误。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5.C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则作用部位最可能在突触间隙。 6.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要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 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操作时将药物放在

14、B 处或不放药物,刺激 C 处,效应器 2 都会有反应,C 符合题意。 7.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通过 K+外流维持“内负外正”的电位,A 错误。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 人脑的高级功能 9 8.A 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 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V 区为 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B 错误;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C 错误;血糖调 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 错误。 B B 组组 提升题组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D A 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 和 C 均为仅由高级

15、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 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排尿而有意识的人 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故 D 正确。 2.C 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在脑干,C 符合题意。 3.C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A 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 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B 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来完成的,C 错误;在神经纤维膜外, 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至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的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二者相反,D 正 确。 4.C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使得神

16、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一直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C 正确。 5.B 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 ATP,A 正确;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神经递 质通过扩散的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移动,不需要消耗 ATP,B 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C 正确;神经细胞 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 K+外流和排钠吸钾(钠钾泵)过程,其中后者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 ATP,D 正确。 6.C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错误;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维持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神经 纤维可支配和调节特定的腺体,C 正确;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 错误。 7.D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因突触小泡膜的保护而避 免被细胞内水解酶等破坏,A 正确;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 正确;根据题图 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