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593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等国家为例,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大危机、大萧条,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二战剩下的只有废墟,原子弹的爆炸,大型计算机的主机,(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理论:凯恩斯主义,3、结果:黄金时期(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2、特征:国家干预经济,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5、评价:,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凯恩斯主义,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

2、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材料一: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材料二: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材料三:在发达国家,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政府采购税收调节,材

3、料一: 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材料二: 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原因之一:是为了应付战争或经济危机,原因之二: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材料三: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材料

4、四: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原因之三: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原因之四: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果,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战后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国债大增,财政赤字

5、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1)积极:,(2)弊端:,评价:,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资本 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什么?,提示:不能。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探究:此图表说明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何种经济现象?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产生了何种结果?,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经济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70年代的经济“滞胀”现象,表现:,特点:,调整:,(1)、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 2、实质: 3、发展历程:,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渐兴起:二战后 日渐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