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051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课件_图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测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 (3)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

2、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等到,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要出门去打水,因此(他家)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的,顺接连词,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代词,他,告诉,这里指“节省”,停留,等到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

3、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空闲的人力。”,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听到,译文: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谈论,使听见,向、对,翻译2,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传播,得到,这里指“发现”,这件事,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向,这件事,回答,的,劳动力,在,翻译3,派遣,这里指“节省”,这里指“发现”,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得到了一

4、个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1、说话要防止歧义。,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3)一词多义,闻之于宋君 。 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宋君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故东迁 。 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代词 ,这件事,助词,的,听到,使听到,认为,因为,在,之,闻,以,

5、于,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hn dn),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庞葱 一作:庞恭),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寓意 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流言,就会让人犯错误。,努力学好文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