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4045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人的身心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身体发展与教育,一、遗传和胎期环境的影响 二、婴儿的身体发展与教育 1、婴儿感觉的发展 (1)视觉和听觉 (2)味觉和嗅觉 2、婴儿动作的发展 三、儿童青少年身体发展与教育 1、儿童身体发展速度的比较 2、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发展模式 四、青春期提早所引起的教育问题 1、身心失衡导致青少年情绪困扰 2、在两难困境下性教育推行的步履维艰,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在此,发展是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胎期环境的影响 1、出生前的环境影响 (1)母亲的营养: 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影响胎儿的发

2、育: A、直接影响胎儿的营养构成(如缺碘); B、影响胎儿发育的基本生理指标(如营养不良)。 (2)母亲的服药:A药物成分直接透过胎盘影响胎儿对胎儿产生效应;B药物在母体、胎盘或胎儿体内形成药物代谢物,影响胎儿的发育;C药物引起母亲生理上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子宫环境,因此影响胎儿的发育。 (3)尼古丁和酒精(4)母亲的疾病 (5)母亲的情绪状态 2、生产过程的影响,遗传的影响力 首先,遗传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产生影响作用。 其次,遗传特征对儿童后来的发展有着“有利的”、 “不利的”和“一般正常的”影响这三种情况。 从教育角度看待遗传影响力的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儿童个体发育发展的起源是遗传

3、,遗传直接影响儿童个体体质方面的发育发展;由于心理或行为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体质因素,所以遗传间接地成为儿童许多方面的心理发展或行为发展的基础。 第二,说遗传是发展的基础,这包含着遗传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的涵义。个体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达到遗传提供的发展范围的尽头,因此我们才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儿童通过遗传而继承到的特征,同这些特征的实际表现程度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的。,3022,身体各部位发展速度比较,身高发展模式,体重发展模式,青春期生长陡增现象,青春期提前,第二节 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动力 人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有顺序的变化过程

4、 (如:遗传、环境)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量变到质变) 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顺序的,而且遵循着某些共同的模式。 3、每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共同性,又有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 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发展到成熟所需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 5、人的心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具有各自质的规定性和相对一致的年龄区间。,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一)有关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理论 1.遗传决定论 :柏拉图 和笛卡尔 ;英国的高尔顿;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5、 2.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华生 3.会合论和成熟论: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美国心理学家盖塞尔 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四、研究遗传和环境作用的方法,1.家谱分析和血缘分析 2.双生子研究 五、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一、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 第二,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

6、 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一节 遗传与早期营养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结束,第一节 遗传与早期营养的影响,一、有关遗传的证据 二、遗传影响力 三、早期营养,一、有关遗传的证据,高尔顿的家谱调查 双生子的研究 血缘与智力的相关研究,图表2,二、遗传影响力,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2、遗传提供着极广的发展可能范围, 因而儿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3、遗传特征的实际表现程度受环境的制约。,教育角度的基本看法:,三、早期营养,“在某种意义上说,智力是吃进

7、去的。”,“民族的命运是取决于他们吃什么和怎么吃。”,营养对胎儿发育的两种影响方式,营养对脑的生长有着特殊的影响,直接影响胎儿的营养构成 影响胎儿发育的基本生理指标,第二节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1),二、家庭环境因素,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一、家庭教育功能的特点,三、儿童与成人的双向模式,二、 家庭环境因素1),2、家庭刺激环境,家庭经济条件,1、家庭客观因素,3、家长的影响,4、出生顺序与独生子女,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家庭气氛与父母榜样,亲子关系,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儿童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受教育的差异,从而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发展。,家长如何利

8、用家庭经济资源,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演变,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残缺家庭对儿童的消极影响,离异家庭,家庭的刺激环境,日本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指出:“婴儿生长的环境,是由母亲准备的,但必须认识到,整天都在照料并同婴儿说话的母亲本身,也是重要环境之一。”,对低刺激环境的干预研究,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儿童价值观的内涵:,儿童价值观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儿童价值观是父母行为的出发点,家长期待的儿童满足他们需要的不同方面,亲子关系,儿童在父母那里寻求安全和温暖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母爱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婴儿的未来而言,母亲的存在,家庭生活方式是无法估量的重要。”,父亲常以与母亲不同的方式将儿童引

9、向外部世界,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使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出生顺序与独生子女,阿德勒的“排行与性格理论”,出生顺序的不同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影响了父母的态度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与成人的双向模式,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这样的结果:当男女婴孩在啼哭时,哄男婴使他们停止哭闹,比哄女婴的时间长得多。很多母亲,因为一哄女婴,她们马上就不哭,所以母亲抱女婴的次数慢慢地增多,而由于哄男婴的效果小,所以母亲们往往让他们去哭,不管他们。这样的区别在婴孩出生三个月时就出现了。这个研究表明,即使是新生儿和母亲之间也有这样的相互作用。这是双向模式的最初表

10、现。,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1),二、学校教育因素,一、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一、学校教育主导作用1),正确的培养目标 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 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 良好的环境条件 充实优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 学校教育因素1),2、教师的影响,1、教学内容,3、班级集体,4、各种活动,教师的正面引导,教师的管教方式,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教学内容的影响1), 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传递专门的知识技能, 而且向儿童揭示特定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 并为儿童提供仿效的榜样。,举例, 教学内容是一种严格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反映了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举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

11、义,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据统计,教材中,男性多数以领导人或救人解困的英雄角色出现,女性则多从事服务性的工作,或扮演被救护、被帮助的角色。,教师的管教方式,学生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民主的管教方式:,专制的管教方式:,放任的管教方式:,学生情绪紧张、冷漠或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时毕恭毕敬、不在时秩序混乱缺乏自制。,学生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班级集体的影响,班级气氛,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教师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中挑选出在班级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要他们担任班委,并且给予指导。6个月后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自尊

12、心、责任感和安全感等性格特征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班集体的形成与良好的班级气氛,第四节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一、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个体社会化),二、社会文化影响的途径,一、个体社会化,1、文化是凝聚在一个社会、民族或国家的 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2、社会化是生物个体通过与社会环境的 相互作用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3、儿童期是个体社会化的的关键时期。,“野生儿”,溶洞与窑洞,三类“野生儿”,“狼孩”,阿威龙的野生儿,巴登大公国的王子,二、社会文化影响的途径,1、民族、地域、习俗、时尚的影响,2、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3、家庭、学校的影响, 报纸、电台、电影电视、网络 电视与攻击性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 “沙袋育儿” 土著部落的孩子与洋娃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