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034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课 八年级下册 马说(上课用)(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备好语文书新课程、三色笔,以及听默本!,小组比赛,找找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一马当先、车水马龙、猴年马月 天马行空、龙马精神、走马观花 汗马功劳、老马识途、兵荒马乱 马到成功、青梅竹马、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金戈铁马、千军万马,风马牛不相及 牛头不对马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找找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马 说 韩 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翻译、整体感知全文。 3.熟读成诵。,一、交流感知,环节二:教师点拨(1分钟),特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文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

2、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爱莲说)“马说”即谈马、论马。,韩 愈,韩愈 (公元768824年) ,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创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准确通畅地朗读课文,看谁一马当先!,一、交流感知,环节三:朗读成诵(7分钟),读准

3、生字词:,祗,zh,骈,pin,策,c,槽枥,co l,食,sh 一食或尽粟一石dn,s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石,dn,粟,s,外见,xin,邪,y,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食”字注音并释义。,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Sh 吃(一餐、一顿),S 通“饲”,喂养,Sh 吃,S 通“饲”,喂养,S 通“饲”,喂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4、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听课文录音, 注意下列读音,zh,pin,sh,s,s,sh,xin,dn,s,y,col,s,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5、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跟读录音, 注意停顿,朗 读 时 刻,1.自主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不读错音、破字)(1分钟) 2.师友合作:师友互读(1分钟) 3.全班展示:师友组展示朗读,其他师友组点评。(2分钟) 注意:朗读的同学声音要洪亮。,A 音准通畅、声音洪亮 B 语速、停顿恰当 C 有感情地朗读(轻重缓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

6、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研读共品,步骤及要求: 1、自主学习:在书上圈出PPT上红色字词并写出解释。(3分钟) 2、师友互助:师友交流字词解释与全文翻译。(2分钟) 3、全班展示:学友先讲,学师点评,其他师友组补充。(5分钟) 注意:1.师友交流时,学友注意做好笔记。 2.回答时声音要洪亮,使用闭合语言。,1、师友合作,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二、研读共品,环节一: 师友互助学习(10分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

7、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即使,只是,辱没,饲养马的人,喂牲畜的槽,著称,二、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一(8分钟),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

8、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有时,通“饲”喂,虽然,通“现”,表露,犹,尚且,相等,怎么,倒装句,定语后置,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9、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用鞭子打,正确的方法,竭尽,通“才”,鞭子,面对,表反问,难道,表推测,恐怕,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环节一:师友交流(3分钟),步骤及要求: 1.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本节课中是否还有疑问(1分钟) 2.师友讨论: 师友就疑问进行讨论。(1分钟) 3.全班展示: 如还是不能解决,提出你们的疑问,请其他师友组帮助解决。(1分钟),三、互助释

10、疑,环节一:师友交流(4分钟),任务: 完成新课程P76第16题。,步骤及要求: 1、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填空(1分钟) 2、师友交流:师友交流,整体感知(1分钟) 3、全班展示:学友先说,学师点评补充,其他师友补充(2分钟),四、迁移巩固,环节一:师友总结(4分钟),五、总结归纳,这节课我学会(懂得)了。 这节课我想对学师(学友)说。 友情提示: 1.从知识学法方面和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 2.将总结写在“师友合作记录本”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落实重点字词解释与句子翻译。 2.背诵全文。 3.理解文中“托物寓意”的写作特点。,一、交流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1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 (2)骈死于槽枥之间_并列而死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犹,尚且_ (4)执策而临之_面对_ (5)策之不以其道_用鞭子打_ (6)食之不能尽其材_通“才”,才能_,一、交流感知,环节一:师友互查(2分钟),一、交流感知,2、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食马者 “食”通“饲” ,喂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 (3)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一、交流感知,环节一:师友互查(2分钟),二、研读共品,步骤及要求: 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圈画记录相关字词。(1分钟) 2、师友互助:师友交流,统一答案。(1分钟) 3、全班展示:学友先讲,学师

12、点评,其他师友组补充。(2分钟) 注意:1.师友交流时,学友注意做好笔记。 2.回答时声音要洪亮,使用闭合语言。,复述: 结合文意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二、研读共品,环节一: 师友互助学习(4分钟),二、研读共品,二、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1分钟),1: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2: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原因。,3:总结全文,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提出尖锐批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祇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其真不 知马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环节二:教师点拨(5分钟),

13、二、研读共品,“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是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 “说”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跟现在的杂文相近。 马说即谈马、论马。,二、研读共品,环节四:教师点拨(5分钟),托物寓意,是赋所托着之 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作者仅仅是在写“千里马”吗?结合“说”的托物寓意的写法来分析。,二、研读共品,环节三: 师友互助学习(5分钟),能发现任用人才的人。,有才能的人,常有,难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主旨: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

14、志难酬的愤慨。,二、研读共品,环节四:教师点拨(5分钟),托物寓意,是赋所托着之 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二、研读共品,(6)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表现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

15、子是: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研读共品,环节一:师友交流(3分钟),步骤及要求: 1.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本节课中是否还有疑问(1分钟) 2.师友讨论: 师友就疑问进行讨论。(1分钟) 3.全班展示: 如还是不能解决,提出你们的疑问,请其他师友组帮助解决。(1分钟),三、互助释疑,环节一:师友交流(10分钟),思考: 1、如果你是“千里马”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办? 2、本文表面谈马,实则一轮如何对待人才,它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3、试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步骤及要求: 1、自主学习:思考并写在师友合作记录本(3分钟) 2、师友交流:师友交流,统一答案(2

16、分钟) 3、全班展示:学友先说,学师点评补充,其他师友补充(5分钟),四、迁移巩固,1、如果你是“千里马”尚未被“伯乐”发 现,你该怎么办?,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环节二:教师点拨(5分钟),四、迁移巩固,2、本文表面谈马,实则一轮如何对待 人才,它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提供必要的条件。,3、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 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希望封建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试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各抒己见,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毛遂自荐,“千里马”:,“伯乐”:,太宗纳谏 1 (1)计算、列举 (2)、轻视、看不起(3)取消、解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