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件-性病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984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课件-性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微生物学课件-性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微生物学课件-性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微生物学课件-性病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微生物学课件-性病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课件-性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课件-性病(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结核病 第二节:伤寒病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六节: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包括:梅毒、淋病、软性下疳、腹股沟肉芽肿、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AIDS,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细菌性阴道炎、阴虱、疥疮、生殖器念珠菌病、 阴道毛滴虫病、性病性盆腔炎、传染性软疣、 乙型肝炎、阿米巴病、股癣等,新一代的性传播疾病:(30多种疾病),梅 毒 (syphilis),(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基本病变 (四)后

2、天性梅毒 (五)先天性梅毒,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增生性动脉内膜炎、血管周围炎,树胶肿形成,概 述,临床特点:长期性、复杂性、隐匿性,病变特点:,传播途径,性传播(95以上) 输血、 胎盘传播(先天性梅毒) 其它,梅毒螺旋体,梅毒患者,病 因,传染源,病因、发病机制,1.生存能力: 菌体表面粘多糖、唾液酸-抑制体液免疫 分泌PGE2-抑制细胞免疫,病原体的生存能力、扩散能力、致病性,2. 扩散能力: 分泌透明质酸酶,3.免疫原性: 发病靠感染后引起的免疫损伤,发病机制,细胞免疫 和 体液免疫。,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导致血管炎。,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树

3、胶 肿,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围管性、袖套样),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 (见于各期),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光镜:梅毒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肉眼:,灰白色,大小不等,质韧而有弹性,似树胶,所以称树胶肿。,树胶肿(只见于第三期),中央为凝固性坏死,血管轮廓保存(坏死不彻底)。 周围:富含淋巴细胞、浆细胞, (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少且分散)。 极少钙化。 外周有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镜下: 似结核结节,树胶肿吸收、纤维化,瘢痕收缩器官变形,结局:,梅 毒 (syphilis),(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基

4、本病变 (四)后天性梅毒 (五)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感染后3w, 硬性下疳,二期梅毒:梅毒疹 + 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内脏梅毒,后天梅毒,传染性,镜下:溃疡底部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及管围炎。,好发部位: 90%男女生殖器,形态:单个、圆形/椭圆形、直径1-2cm,暗红色 斑丘疹或丘疹,无痛, 溃疡:底干净、 边缘隆起、质硬(软骨样),硬性下疳,一期梅毒:感染后3w,一期梅毒,硬性下疳,淋巴细胞、浆细胞 浸润和血管炎,上唇硬下疳,外生殖器硬性下疳,部位:皮肤、掌心、足心、口腔粘膜、肛周 大体:斑、丘疹,扁平湿疣 镜下:血管周围炎,梅毒疹,二期梅毒:梅毒疹 + 淋巴结肿大(感染后8-10w),二期

5、梅毒(扁平湿疣),部位:皮肤、掌心、足心、口腔粘膜、肛周 大体:斑、丘疹,扁平湿疣 镜下:血管周围炎 转归:30%自愈 30% 隐性梅毒(梅毒血清反应+) 40% 三期梅毒,梅毒疹,二期梅毒:梅毒疹 + 淋巴结肿大(感染后8-10w),累及部位:全身 心血管CNS肝、骨内脏器官,三期梅毒:内脏梅毒,病变: 树胶肿 瘢痕形成,部位: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梅毒性主动脉炎,病变: 中层平滑肌和弹力纤维萎缩,纤维组织增生; 内膜树皮样皱纹,主动脉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扩大(牛心),影响,神经梅毒,脑脊髓膜血管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大脑皮质萎缩麻痹性痴呆,多发脑梗死功能障碍,脊髓后束变性脊

6、髓痨,梅 毒 (syphilis),(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基本病变 (四)后天性梅毒 (五)先天性梅毒,早发性::2岁以内,婴儿梅毒和死产,晚发性::2岁以上,患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先天梅毒,晚发梅毒:,早发梅毒:,皮肤粘膜广泛大疱、 剥脱性皮炎 马鞍鼻 马刀胫 楔形门齿 神经性耳聋 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梅毒,鞍鼻,梅毒(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病理变化

7、(四)临床分期 (五)结局,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本病的特点:免疫功能缺陷 机会性感染 继发性肿瘤,概述,性接触传播70%,血行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职业感染,传播途径,病因,HIV RNA逆转录病毒,发病机制,靶细胞:CD4+: CD4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CD4,构型改变,gp120、CD4、CCR5结合,CXCR5,逆转录,DNA,转录 产生病毒颗粒,细胞损伤,HIV,CD4 T细胞,破坏 CD4 T细胞,数量减少,功能缺陷,巨噬细胞,贮存场所 运输工具,树突

8、状细胞,病理变化,淋巴组织病变 机会感染 恶性肿瘤,淋巴组织病变,中期: CD4+细胞进行性减少, 浆细胞增多、小血管增生 淋巴滤泡破坏,胸腺、脾脏、肠道等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结,早期:非特异性反应性增生,晚期:淋巴细胞消失殆尽,机会感染 (AIDS的主要死亡原因),肺: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菌),多发性机会感染是本病特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机会感染 (AIDS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它:念珠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TB,肺: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菌),中枢神经系统: 弓形虫、新型隐球菌脑炎、脑膜炎; 巨细胞病毒、乳头状瘤空泡病毒进行性多发性白质脑病,多发性机会感染是本病特点,恶性肿瘤,Kapo

9、si肉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宫颈癌,艾滋病 流行型卡波西肉瘤 AIDS.Epidemic Kaposi sarcoma,艾滋病 淋巴瘤 AIDS. Lymphoma,早期(急性期):患者免疫功能好。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中期(慢性期):病毒不断复制、免疫功能基本完好,处于慢性相持阶段。 临床:无明显症状,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后期(危险期):免疫功能完全崩溃。 临床:发热、乏力,消瘦等,临床分期,诊断 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AIDS的诊断标准。 1、找不到其他原因的免疫功能低下 2、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或卡波西肉瘤等条件致病性二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3、辅助性淋巴细胞下降T4:T8 1 4、HIV抗体阳性,结局,治疗: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珍视生命 珍视健康 加强预防 远离性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