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942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第8章审计计划--重要性(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第一节 审计计划,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第一节 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含义作用 审计计划种类 审计计划编制人 审计计划形式 审计计划的实施,一、审计计划含义和功能,含义: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两部分。,审计计划的功能,1为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明确方向 2.减少重复审计工作 3.为审计考核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4.为审计控制工作提供标准 5.提高审计效率和社会效益,二、审计计划种类,总体审计计划:是就预期审计范围和实施方式做出的规划,是审计人员从接受委托到出具报告

2、整个过程的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实施审计总体计划所需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的详细的规划与说明。,三、审计计划的内容,总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时间、费用在新准则里换了个新名词叫审计资源,注册会计师必须明白审计资源是多少?如何分配这些审计资源?审计资源还包括审计人员。(5)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包括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这里说的是客观风险。客观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同向变动。主观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是

3、反向关系。(7)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8)其他有关内容。,具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审计目标。 (2)审计程序。 (3)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5)其他有关内容。,四、审计计划的编制,(一)编制人: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二)更改:审计计划仅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预先规划,审计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常常会产生预期计划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整个审计过程。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应当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三)记录的内容: 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另外就是人员的分工,

4、预计审计工费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 预计审计工费表 单位名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度 索引号:X7-2,编制人: 复核人: 日期:,审计人员工作安排表,(四)记录的形式 1.表格式 2.问卷式 3.文字叙述式,(五)审计计划编制步骤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初步确定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 3.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及进一步审计程序,将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五、审计计划的审核,总体审计计划的审核事项: 1、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 2、时间预算是否合理。 3、审计小组成员的选派和分工是否恰当。 4、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信赖程度是否恰当

5、。 5、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是否恰当。,具体审计计划的审核事项: 1、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 2、审计程序是否适合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 3、重点审计领域中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 4、重点审计程序的制定是否恰当,六、审计计划的实施,执行分析 性程序,初步评价 重要性水平,了解被审计 单位内部 控制,制定初步 审计策略,考虑审计风险,确定检查风 险及设计实 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 及评估内部 控制风险,了解被审计 单位经营及 所属行业的 基本情况,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概念 二、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三、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 四、报表层次重要性水

6、平的确定 五、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六、性质上的考虑,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把握三个要点:,重要性可视为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能否 对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产生误导的金额临界点。

7、,重要性水平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一般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概念 ,即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估计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是指相对于每一个被审计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将会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判断或决策的重要性水平。它是会计报表本身的重要性水平,且具有客观性和不可确知性两个显著特点。 计划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所做的初步判断数。 估计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 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后两者是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过程的结果。,二、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计划阶段:用以确定各报

8、表项目所需收集的证据数量。 实施阶段:用以确定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以及是否 需要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报告阶段:结合性质上的考虑,用以确定签发审计意 见的类型。,三、重要性水平衡量标准,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审计人员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标准来实现的。 重要性标准是衡量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尺度,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来衡量。因此,重要性标准有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两种。,(一)重要性的性质标准,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是确认各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具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审计中抽查出的每一笔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

9、 它通常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己以往的审计经验,从每项审计项目的实际出发,自主判断确定的。 通常认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现金和资本账户中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等等。,(二)重要性金额标准,重要性的金额标准,是确认会计报表及其各个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在总金额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总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总体的错报或漏报总额以及各报表项目总体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是否重要的标准。 它是由审计人员根据被审单位实际和被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构成,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是会计报表及其项目可以

10、存在的,不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也叫重要性限额。其中,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叫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报表项目(也称“账户”)中可以存在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叫账户(或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四、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即总体重要性水平,用以确定对报表整体的 评价和签发审计意见的类型, 用以确定各账户或交易所需收集的证据数量,五、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确定量化基础和量化标准,(1)税前净利润的 5 10; (2)资产总额的 0.5

11、 1; (3)净资产的 1; (4)营业收入的 0.5 1; (5)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百分比。,前四种方法统称为固定比率法,后一种方法又称为变动比率法 (1)固定比率法.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固定百分比(%) (2)变动比率法。其基本原理是: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相对数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2.确定原则: 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定量分析时应把握如下三个原则:选择的判断基础要合理。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净利润为0,则不能选择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本年利润变动较大,则不能选择本年利润作为判断基础

12、,而应以近三年的平均净利润, 作为重要性水平的量化基础; 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则不能选择资产总额或净资产作为判断基础。,选择的判断比率要合理。大规模企业的重要性水平比率要比小规模企业的重要性水平比率要低。 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根据 谨慎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整个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例如,A企业是一间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上市公司,2010年其净利润为100元,营业收入为20000元,资产总额为100万元,净资产为50万元。 根据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原则,我们可以选择营业收入作为确定利润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比率为8%,选择资产总额作为确定资产负债表

13、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比率为0.5%,于是判断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1600元(20000*8%)、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5000元(100万元*0.5%)。又根据判断原则,我们应把整个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定为1600元。,六、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分配的方法: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报表 中各账户或交易之间进行分配。,该方法下,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 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的方法包括,同比例分配,不同比例分配,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Case 1】 采用分配的方法确定各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单位:元,【Case 2】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以

14、存货项目为例,假定存货账户账面总额为450000元,样本总额为50000元,则存货账户错误总额估计数应为:,【Case 2】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单位:元,【Case 2】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单位:元,【Case 2】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单位:元,【Case 2】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单位:元,各账户错误额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若各账户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额的汇总数超过重要 性水平,则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若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 汇总数仍然超过重要性水平,且被审

15、计单位拒绝调整 会计报表,则应当考虑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若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 汇总数不再超过重要性水平,则仍可发表无保留意见。,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因为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汇总错报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是局部的还是总体的,从而确定是发表保留意见还是否定意见。,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

16、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 报,以降低审计风险。,两者区别,(一)概念上: 扩大审计程序实质上就是扩大审计范围,执行扩大审计程序一般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不能考虑特定因素,原审计范围过小使得所执行的审计程序不能达到原定审计目标,还需要执行更大范围的审计程序。 追加程序是指对个别审计事项追加测试,追加程序是在原来审计程序仍然有效之后有迹象表明原程序没有达到预定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需要执行其他审计程序,也就是在原基础上追加程序。,(2)在运用上: 扩大审计程序是在已发现的错报异常重大,对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异常重大(性质上比如发行异常重大的舞弊行为,金额上比如汇总错报超过报表层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必须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