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932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第一章--绪论(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邓昌杰 电话:13399804710 邮箱: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第一章 绪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简称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一门专门研究学前儿童(0-6岁)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是分支之一。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儿童(0-17岁)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主体,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儿童心理的开端。,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学 心理现象(简称心理)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一)心理过程 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每时每刻(甚至在睡梦中)都在从事着形形色色的主

2、观活动,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所以这些活动,构成了人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吧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思维是认识过程的核心。 感情过程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意志过程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二)个性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成熟水平,与其遗传素质、社会关系、所受教育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最终整合成个人总的精神面貌,简称个性。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者不可分

3、割,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形成后又直接影响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共同构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生产心理。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心理

4、具有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为: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发展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最能体现这个发展过程。,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和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发现儿童”,对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有着启蒙作用。 卢梭指出,儿童教育要顺应自然,不能催熟,不应体罚,教育要注意个别差异,不要造就“稚气的博士和衰老的儿童”。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三年观察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儿童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

5、,作为发展心理学的分支,无论在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认识儿童心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个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第二,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主要是回答一下三个理论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或称成熟与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关系;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动力); 3、关于儿童心理的量变与质变、连续发展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发展趋势和揭示发展机制这两大任务是不可分割的,第一任务是基础性的,第二任务是本质性的,两大任务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个体在活动中整个反映结构不

6、断改造更新的过程。 (二)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第二,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最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以时间取向把实证研究法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类型。 横断研究指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测,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纵向研究指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

7、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测(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的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人们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资料,包括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相关的数据。按不同的维度,观察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类型。 从时间上,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从范围上看,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从规模上看,可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2、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四种。 (1)谈话法:研究者根据一定

8、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让儿童作简单的演示,并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简单演示的谈话法又称临床法。 (2)问卷法: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的形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被试回答。 (3)测量法:用编好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 (4)产品分析法:研究者从儿童的艺术作品或学生作业、日记、考卷中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 3、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有计划、有控制的观察。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好周密的计划,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在一

9、定的条件下引发被研究者的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二)理论研究法 理论研究可以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理论研究法是元分析研究,就是运用测定和统计的技术,对某一领域中所有的研究记录和发现作综合的处理,以寻求更为一般的结论的方法。元分析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层次。 第二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发展理论的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概括和总结。每一个理论都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作出理论的阐释,具有特定的贡献。,三、个体的心理发展 (1)胎内期,从受孕到出生,生命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历时9个月, 快速演变为人类胎儿; (2)新生儿期,从出生至1个月(医学上定为28天); (3)婴儿期,从出生后1个月至1岁; (4)幼儿早期,1-3岁; (5)幼儿期,3-6或7岁; (6)童年期(学龄初期),6或7岁至10岁或11岁。 (7)少年期(学龄后期),11或12岁至14或15岁。 (8)青年初期(学龄后期),14或15岁至16或17岁。 从(1)到(5)统称学前期。 在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如何认识个体心理发展,形成了许多理论派别。 但无论持什么观点,其研究的主题总是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 (一)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三) 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四) 发展的机械论和机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