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3856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一朵杏花》ppt课件3(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第 一 朵 杏 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 (下),竺可桢,浙江上虞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对台风及物候的关系有深刻的研究。,20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镌刻着这样一个名字竺可帧。这位早年留美的气象学博士,以其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为中国自己的气象学研究和应用的宏伟大厦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严谨的学风、坚韧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楷模。,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创始人之一。1910年考取我国第二批赴美留学公费生。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2、,从事气象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49年前,曾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有“品格和学问的伟人”之美誉。 几十年对大自然的观察,练就了竺可桢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从千树万枝中发现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从喧闹的城市噪音中听出第一声蛙鸣,透过空中密如蛛网的电线看到第一只燕子,从春风中辨认出第一丝柳絮他把看到的都记录在大自然日记里:“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花。”“4月20日,燕始见。”“5月1日,柳絮飞。”“5月23日,布谷鸟初鸣。”冰融花放,絮飞鸟来,都是物候学的信号,它们

3、同气候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可桢 他也正是通过这样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明媚 院墙 竺可桢 绽开 习惯 遗憾 皱纹 精确 一株 淡淡的 靠近 错过 郑重 科学 估计 推断,一朵杏花 一个中午 一株杏树 一片粉红 一个声音 一些字眼 阳光明媚的中午 淡淡的粉红 盛开的杏花 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 气候变化的规律 美丽的杏花 精确的时间 不同程度地绽开 微笑着点了点头 天真地问 习惯地问 遗憾地说 疑惑地问 郑重地记下 不止一次地说,走进 走近 数了数 花瓣儿 光阴似箭 忽然=? 赶忙=连忙 大概=?

4、 也许=? 估计=? 推断=?,1、 图上画的什么花? 2、 画上的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第一朵杏花主要讲了( )在邻居家( )的帮助下,( )次观察杏花开放的时间,最终掌握了( )杏花开放的确切时间。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 )观察,才掌握了( )的规律!,竺爷爷,小男孩,两,第一朵,精确,气候变化,分段提示,1、想一想: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段(1-5),竺爷爷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知道原因。,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花的时间。,竺爷爷通过常年的

5、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第一次,16第一朵杏花,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第一次,“爷爷,您 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 , 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觉得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花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又,习惯地,弯下腰来,“弯下腰来”说明了什么?“习惯地问”说明了什么?

6、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第二次,“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给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语,读一读。 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 )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啊?” 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

7、第一朵吗?” 孩子( )地说:“是。”,第二次,给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语,读一读。 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啊?” 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自豪)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肯定)地说:“是。”,第二次,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郑重地记下”说明了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8、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即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你从竺爷爷身上学到了什么?,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杏花哪天开放”,为什么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开放的?”第二朵、第三朵为什么不行? 因为第一朵杏花对竺爷爷的研究有用处,他需要的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就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搞科学研究绝对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摘自大自然的语言,16第一朵杏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